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自序

參加工作以來,粗略估算,應該上過不少于8000堂語文課。很多課如雁過無痕,了無蹤跡,但有些課時隔多年依然記憶猶新。初中語文課,到底應該如何上?也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不過是一閃而過,又繼續投入到繁重的教學工作中去了。

2015年秋,我到中山大學封閉學習,龔雄飛老師的一句話讓我豁然開朗:“教學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啊,教學本該如此,為什么要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呢?學生有什么問題,幫他們解決就是了。問題解決了,教學目標也就完成了,老師要做的不過是讓解決問題的過程變得有趣、快樂,乃至于有點詩意而已。

想通這個問題后,再次走上講臺的感覺截然不同,很多課都上得不錯。2017年開通了教學公眾號“宏文館”,每次課后,會寫寫教學手記,總結經驗,反思不足。從2016年開始,每年都會承擔一些指導青年教師和實習生的任務。他們經常聽我上課,每次聽課都會幫我錄音或者錄像,這期間留下了大量的聽課筆記、教學錄像和課堂實錄。課后,我們也會一起探討教學得失,所謂教學相長,我們都在進步。

2018年初夏,應方毅寧老師之邀,為參加廣東省中小學“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的學員做了一場名為“初中語文課堂結構藝術”的講座。在準備講座的過程中,我系統地梳理了這些年積累的課例,發現同樣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課堂結構,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在此基礎上,我進行了“初中語文課堂結構”的課題研究,發現自認為成功的課例大致可以分為“對比式”“插入式”“層進式”“質疑式”“板塊式”五種課堂結構模式,這五種模式相對高效有趣。后來指導青年教師時,我把這些體會和他們分享,他們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也的確如此。

2018年秋,學校舉辦了一次“解課”活動。“解課”要求青年教師賽課,骨干教師解析他們的課堂。我指導的青年教師張雪梅、孫萍慧、向仔均、鄧惠林、王艷芳參加了賽課。我從課堂結構的角度,針對他們的課,做了“有效把控教學節奏,營造良好課堂氛圍”的主題發言,用五組關鍵詞來解析他們的課堂。

首先是“疏”與“密”的關系。所謂“疏可跑馬,密不透風”,次要目標,一筆帶過,是“疏”;重點目標,采用各種手段反復強調,是“密”。其次是“張”與“弛”的關系,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學生上課不可能自始至終精神高度集中,應當給予學生適當的放松時間。第三是“動”與“靜”的關系,動是討論,靜是思考。第四是“收”與“放”的關系,簡單的內容,放手教給學生,重要的內容,老師要及時參與,要放得開,收得回。最后一組關鍵詞是“出”與“入”,不僅要入乎其內,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和風格,還要出乎其外,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在教學中提高課堂效率是永恒的課題,教學過程中注重上課節奏,處理好課堂結構的疏密、張弛、動靜、收放、出入之間的關系,是實現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

善于把控課堂教學的節奏,是我課堂教學的重要特點。這一切都源于我的愛好——戲曲藝術。曾在上海聽過京劇名家夏慧華老師說戲,夏老師告訴她的學生,大多數折子戲都是三刻鐘,演員要在這三刻鐘內抓住觀眾,一定要把握好演戲的節奏。如果把上課看成一門藝術,四十五分鐘也就是三刻鐘。藝術都是相通的,所以我在教學中,特別注意上課的節奏,如何導入,如何設疑,如何激趣,如何總結,一如演員在舞臺上的亮相,展示絕活,吸引觀眾。因此,我的課堂教學帶有鮮明的戲曲印記。

正如優秀的演員都擁有自己的代表劇目一樣,回顧我的課堂,其實也有很多體現個人教學風格的課例,值得我總結提煉。于是,我重新梳理這些課例,回顧當時備課思路,總結課堂得失,基本以時間順序,仿照沈復《浮生六記》的體例,匯集成了這本教學散文集——《那些年上過的語文課》。

本書分為十八記,第一記到第九記主要記錄個人風格明顯的課例,第十記和第十一記是根據工作筆記整理的課堂花絮,第十二記到第十七記是根據我的課例提煉出來的幾種高效課堂模式,包括“對比式課堂結構模式”“插入式課堂結構模式”“層進式課堂結構模式”“質疑式課堂結構模式”“板塊式課堂結構模式”以及“長文短教模式”,第十八記是山村支教筆記。

所選課例由三類構成:一類是競賽課和公開課,如《戲曲大舞臺》《標點符號的故事》《朗讀者》等,這類課多半有上課錄像和教學設計;第二類是我指導實習生和青年教師時所上的示范課,如《雨的四季》《秋天的故事》《驛路梨花》《唐詩二首》《永久的生命》《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太空一日》等,這些課都有他們整理的教學實錄和聽課筆記;第三類是一些常規課的心得體會,如《詠雪》《金色花》《走一步,再走一步》等,這類課留有上課的小結和反思。每一篇教學手記后面都附上了教學實錄或教學設計,每一記的最后都有三位學生的聽課感受,另外還精選了兩張上課照片,盡可能地還原當時上課的場景。

《那些年上過的語文課》是我這幾年上課風格的總結和提煉,盡管這些課例絕大多數不可復制,但提供了一些備課的思路和做法,展示了一些上課的方式和技巧。語文課不僅要傳授知識,它還應該是有趣流暢,開放綜合的。上出一堂精彩高效的語文課,是每一位語文老師共同的追求。本書不僅是個人教學隨筆,也是一本教學案例匯編,希望對初上講臺的老師有所啟發。

本書所選的教學實錄均由我的學生記錄整理,這幾年隨我聽課、幫我整理教學實錄、提出寶貴意見的青年教師和學生主要有:孫萍慧、鄧惠林、張雪梅、向仔均、王艷芳、李婧、林清惠、楊穎賢、金輝、劉海琦、曾萍萍、何運、張大千、楊健、羅家和等人。他們整理的教學實錄是我寫作此書的第一手素材,所以要特別感謝他們。《那些年上過的語文課》能夠順利完成,也離不開學校各位領導和師友的幫助與支持,因為人數眾多,就不一一具名感謝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浮市| 张北县| 秀山| 松阳县| 罗山县| 吴江市| 枝江市| 陆丰市| 霍林郭勒市| 宿松县| 正镶白旗| 泰来县| 普宁市| 茌平县| 三明市| 井研县| 柏乡县| 新巴尔虎右旗| 出国| 安国市| 陇西县| 吴堡县| 江油市| 永州市| 耒阳市| 邹城市| 安图县| 诸城市| 陆河县| 漳州市| 自贡市| 尼玛县| 突泉县| 卓尼县| 漯河市| 朔州市| 临颍县| 蒲城县| 宁强县| 鹿泉市| 丁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