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身邊的“提燈”
身邊的“提燈”
上周起,同事小朱就咳個不停,經常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我嘲笑他太過柔弱、嬌貴,叮囑他雙休日好好休息。今天上班見著小朱,沒說兩句,他又咳起來。見我驚訝,他說,其實一直在用藥,但未見好轉,白天還行,晚上更厲害,昨晚咳得幾乎一宿沒睡著。
這話說得大家一陣心疼。小朱獨自一人在南京,我們理當力所能及地給予關心。想起班上辰同學的媽媽在附近的省級機關醫院工作,便給她留言,陳述了小朱的癥狀。一會兒,辰媽來電,對小朱進行了仔細詢問,確定了所需用藥。我連忙再三申明,只需告知藥名,我們自己去藥店購買。辰媽誠懇地說,都是家庭常備藥,手頭正好都備著,放著也是放著,不必客氣,中午就送來。既然如此,我不再堅持。
按照約定的時間,中午自習剛結束,辰媽的電話就來了,告知已到校門口。我下樓,接過她遞上的小藥袋,連連致謝。
小藥袋里大概有四五種藥,我邊上樓邊打開,想查看一下。奇怪,一個個盒蓋上都貼著張黃色小貼紙。再一看,每張紙上都寫滿了字。我不由停下腳步,仔細閱讀。第一張,上面是兩行,八個字:保護嗓子,早日康復!看第二張,按平喘、化痰、消炎、抗過敏,列了相應的藥名和用藥方法,其中,特別在兩處地方分別用紅色標示了注意事項。再看第三張,寫的是:多飲水(少喝刺激性的濃茶和咖啡);少食甜食(過甜本來就容易起痰);多休息(提前夜間休整時間,23:00之前);放寬心態(恢復需要至少一周時間)。

話語里,既有專業的囑咐,更有貼心的關懷。看著這秀麗、工整的字跡,我仿佛看到作為醫護人員的辰媽那春風般的笑容,仿佛看到她提起筆,在紙片上字斟句酌,然后滿意地微笑。回到辦公室,我將藥品一一取出,整齊地擺放在辦公桌上,舉起相機,細心地拍了下來。
當我和小朱真誠地向辰媽致謝時,她說:“我的職業關注身體,你們的職業關注心靈,你們更值得尊敬。”
我把這句話看作一種鞭策。我想起近代護理事業的先驅南丁格爾女士,每個夜晚,她都手執風燈巡視,被傷病員親切地稱為“提燈女神”。這燈,其實是一盞心靈之燈,將溫暖、美好、摯誠的人性光輝照耀。這燈,可以平凡到就是一張紙片,就是幾行文字。
2013年10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