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軍器倉
書名: 明末崛起,從邊軍開始作者名: 干飯忠實者本章字數: 2059字更新時間: 2023-10-07 19:05:04
《明會典》中有記載“軍器造于工部而散則兵部掌行,禁衛營操、內外官軍,莫不有定數”。也就是說,明朝的軍器制造的衙門是工部。明朝的軍器制造分為中央和地方兩個部分。中央的軍器制造占據了中心地位。靖難之役后,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所以,明朝的中央又分為南京和北京兩個部分,兩者都是直隸州。從永樂年間開始,北京的中央軍器制造中心成為全國軍器制造的中心。
掌管明朝的軍器制造業的具體機構是工部虞衡清吏司管轄的軍器局以及內府管轄的兵杖局。而且,軍器制造的倉庫(戊字庫和廣積庫)也是工部管轄的。戊子庫儲藏的是弓箭盔甲等物品,廣積庫儲藏的是硫磺、硝石等物品。李伯重認為軍器局和兵杖局在洪武年間叫做軍器和鞍轡二個局。軍器制造和軍器相關資源的管理都是軍器制造局的職責所在。
在明朝,中央軍器制造業的規模不是變大,而是呈現出越來越少的趨勢。根據他的考察,兵杖局從原來3163名工匠,到隆慶年間只剩了1781名。軍器局原有工匠2947名,但是,到了嘉靖二年,工匠191名。
雖然中央制造武器規模的縮小,但是,與之相伴隨的是地方武器制造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地方武器制造局的所有行動,特別是火器的制造是在明廷的嚴密監視之進行的。地方上進行武器制造的機構是衛所。所以,明朝時期火器有了長足的發展,這種發展主要體現在地方武器制造的發展,而不是中央軍器制造局的進步。制造的軍事上需要的兵器主要有弓弩、火器、盔甲等等。中央軍器制造局縮小以后,其所生產的弓弩、火器制造數量也在不斷的減少。
大明朝承宣布政使司下設軍器局、雜造局、寶泉局、織染局,分別負責兵器鎧甲制造、除兵器鎧甲以外制造、錢幣、紡織衣物,各設一名大使、副大使,大使從九品,副大使不入流。
不僅地方政府有軍器制造,衛所也有自己的制造,只是衛所只有一個軍器倉,將軍器局和軍器倉兼并在一起。
王初仁幾人和杜文宗告別后就來到了軍器倉門前,剛到門前就被一小吏攔住,只見那小吏昂著頭高傲的道:你們是什么人,來干什么的,這里是府庫重地,沒有什么要緊事馬上離開。
軍器倉的人果然都是眼高于頂,自己怎么也是穿著正六品官服,居然都要直接趕人,王初仁走上前道:這位小哥,我乃黃甫川堡正千戶,此次前來是奉參將大人命令前來領取軍需物品,說著趕忙遞上解國重參將文書和自己的身份令牌。
那小吏看了看文書和令牌后嘴里小聲的不知道嘀咕了什么說道:你們進去吧,小聲點,不要打擾到軍器倉大人。
待得王初仁等人進去之后張貴實在是忍不住了道:我呸!什么東西,一個小吏居然這么囂張,還敢自稱軍器倉大人,一個不入流的芝麻小官也敢自稱大人,真是讓人笑掉了大牙。
王初仁趕緊呵斥道:不要說了,我們此次前來有求于別人,怎么都要忍著!
一路走來,并沒有看到幾個軍匠,而且整個軍器倉冷冷清清而且雜亂不堪,經過打聽王初仁才知道軍器倉里雖然全部住的是軍匠,這些人世世代代都是軍匠繼承祖輩的職業。而軍匠不同于軍戶,他們沒有土地,生活來源全靠每月下撥錢糧,軍匠每月下撥的月糧在五斗至一石之間,因地方而異,紗三錠,鹽三兩,活干得多,干得好或許還有些賞銀;但是現在的官員都是貪污成風,經過層層盤剝就真的成剝下來了,實際到軍匠手中能有一半就不錯了,所以很多軍匠的月糧根本不夠養一家老小。
所以造成很多軍匠平時都是出去接私活以補貼家用,更有甚者逃亡成為黑戶。這軍器局原本有八十多戶軍匠,如今也只有五十多家,這還是邊軍管理嚴格,內地缺額更多。
不一會兒,見到一個四十多歲的胖子,小眼睛,躺在搖椅上哼著小曲兒,好不悠閑。
王初仁走上前恭敬道:見過張大使,鄙人乃是黃甫川堡正千戶王初仁,此次前來是奉參將大人命令前來領取軍需物品,說著趕忙遞上解國重參將文書以及批條和自己的身份令牌。
軍器倉大使身體都沒有動一下,瞟了一眼文書和令牌就把東西退還給了王初仁毫不在乎的說道:王千戶,現在軍器倉沒有你所需要的物資,下個月再來吧!
聽到這死胖子這樣說,王初仁強壓住怒火,強忍著不適媚笑道:張大使,這是我的一點心意,邊說邊遞上了五十兩銀子。
那胖子看到銀子,終于從椅子上起來,笑瞇瞇的接下銀子,兩眼放光,趕緊道:哎呀!你瞧我這腦子,前幾天剛剛運來一批軍備,你們跟我來吧!
于是眾人跟著這胖子來到一處倉庫,這里就是軍需庫了,王千戶隨意挑選吧!
王初仁一眼望去,雜亂不堪,里面堆著一堆又一堆的鴛鴦戰襖,根本看不到鐵甲,而且鴛鴦戰襖也是破破爛爛,不知道是倒騰過幾手。火器也全是銹跡斑斑,看那槍管也薄得很,不知道被克扣了多少原料,反正就是誰用誰炸膛,早登極樂。
看到這些軍資后,王初仁的臉色有些難看,便說道:張大使,還有沒有別的。
張守隆帶著一聲不屑說道:沒有了,王千戶要不要,不要的話可以走了。
王初仁深吸一口氣,強壓著怒火,其余眾人眼中也好似要噴出火。張守隆都看在眼里,輕蔑地說道:王千戶,怎么還想打人么,趕緊走。
看到這樣,王初仁只好掏出杜文宗給的總兵府令牌遞上去說道:張大使其實我們還領了總兵府那邊的令來的,還望給個方便。
張守隆聽到總兵府頓時心里一驚,又看了看令牌確實是總兵府令牌,馬上變了臉色,賠笑道:哎呀!王老弟,原來是總兵府的人啊!早說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