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秦思慧的試探
- 重返1976從赤腳醫生做起
- 幽州大麓
- 2074字
- 2024-06-20 16:16:11
婦產科的事情已經算是初步告一段落了,現在已經讓中醫科的年輕醫生去開方,等到抓好藥,再熬藥,給到患者服藥,再快,也要等晚上才能看有沒有一點效果。
不過張維民開的方子是守方,起效不一定有那么快,服用的療程也是有一段時間的,具體還要聯合方世豪一起根據患者的反應去調整藥方。
中醫的診治其實就是這樣,基本上都是根據病人的情況去個性化地定制,這樣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除非是對一些大規模的疫病,那也是因為分身乏力,所以不得不根據大體的病癥去制定統一的方案。
特別是對于一些需要好幾個療程的患者,一般來說最好就是定期復診,及時地根據病情的變化去差異化地調整藥方。
當然,也有許多人自己覺得,吃中藥,本身就繁瑣了。
吃完一兩個療程,效果不錯,再繼續用不就行了,說不定用著用著就好了,還搞那么麻煩,方子一個療程換一個。
何必呢?不換方子難道就不行了嗎?
事實上,調方用藥本身就是利于患者本身的。
尤其是一些病情復雜的病人,因為發病的原因和機理都較為復雜,身體的各種情況也隨著用藥的改變,從而發生了不同的變化。
再加上人基本上都是吃五谷雜糧的,每個人吃的也是不一樣,生存的環境也不同,那么在服藥的過程中,病情的變化也是有差異的。
中醫的治療是以人的整體為基礎的,而每一張藥方,都是中醫人思考和權衡的結果。
之所以會隔一段時間調整,一個是因為如果藥對癥了,但是病情有變化,調整會更對癥;二是因為如果初診有些不對癥,那么用藥必然也會不對癥,這時及時調整也是及時止損。
秦思慧雖說是外科的醫生,但是在醫院干的時間久了,對醫院的其他科室也多多少少有些了解。
所以秦思慧對中醫的診治過程,也算是基本上心里有些數。
在張維民開方的時候,他就一直看著的。
張維民思考的時間較長,但是思考完畢后,便立即寫下藥方,寫的過程流暢無比,沒有絲毫停頓。
這無疑是胸有成竹的表現,再加上方世豪一看藥方,便道出了張維民對癥的事情,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方世豪對張維民的認可。
不然,按照方世豪的性格,哪怕你地位再顯赫,開出來的方子,錯了就是錯了,他也不會給什么好臉色看的。
秦思慧跟張維民并排著走在回去的路上,秦思慧忍不住先開了口:“維名,看不出你中醫的底子還是可以的,能讓方世豪那個老小子看藥方而沒有改動的,可不多啊。”
張維民心中暗想:“這后世早就對這一類的病癥不知道對比了多少次,這方子要是他方世豪能講出個不是來,那還了得,怕是省會醫院都容不下他這尊大神了。”
不過張維民想是這么想,嘴上卻謙虛著:“主要也是剛好以前聽叔伯有過教誨,跟著診過此類的患者,病情也差不多,所以算是運氣好。”
“哪有這么多運氣可言,醫學領域,我最不信的就是運氣這個講法了,沒有扎實的基本功,豐富的診治經驗,哪怕是碰到類似的患者,都多多少少會有些畏首畏尾,不會像你這么利索地開方的。”
秦思慧這話一出,立馬讓張維民有些警覺了。
果然,還是漏出了一點馬腳,表現得太篤定,過程太順利,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張維民的內心也在糾結著。
不表現出來實力,又得不到認可,把實力展現出來,又引得秦思慧這些主任有所懷疑。
看來這謊言編得還不夠真實,得好好思考一下才行。
想到此處,張維民便說道:“秦主任,你也是正值壯年啊,這一手開刀的功夫,跟你比起來,我都自愧不如,什么時候也把這些屠龍技傳授傳授給我們啊。”
“屠龍技?”秦思慧有些不明白。
“一個比喻,就是絕招,秦老師你的拿手絕招。”
“嘿,你小子不安好心啊,你才來幾天,就想學我這絕招了,別好高騖遠啊!”
秦思慧想都不想就說出了口。
道理是這么個道理,雖然張維民的縫合技術確實可以,但是上了手術臺,那是要親自給患者動刀的,這隨便一臺小手術,哪怕是比較輕的闌尾炎,沒個幾十臺的手術經驗,也不敢讓他單獨上啊。
這要是不小心出了差錯,自己倒是沒什么大的影響,但是張維民這個年輕小伙子可就把前程毀于一旦了啊。
“也不知道張維民這小子對手術的天賦如何,既然他這么想了,到時候也不是不可以考慮讓他當助手試一試,哪怕是動手術不行,以他這一手縫合的手法,關腹也是不錯的嘛。”秦思慧內心想道。
“維名,以前有沒有上過手術臺?”秦思慧問道。
面對秦思慧的詢問,張維民卻沒有立即回答,先前的開方已經讓張維民生出了足夠的警惕心了,現在可不能重蹈覆轍了。
“沒上過,不過以前跟著看過,一般的手術,應該難度也不大。”張維民回答道。
“哦?這么有自信?到時候我看有什么難度比較低的手術,看一下你到底有沒有吹牛。”秦思慧一臉笑意。
要是張維民沒有上過手術臺,哪怕是最簡單的切除手術,相信也夠他學得了,至少也得讓自己好好指正一下他的不足之處。
張維民的天賦雖好,不過在秦思慧看來,張維民這個天賦也就局限于中醫和急診這方面了。
天賦可不是什么大街上隨便拎一個人出來就有的,何況他也沒上過臺,不過要是自己好好教導一下他,說不定也能夠勉強給自己當個助手。
一想到外科那幫年輕的醫生,一個個地眼高于頂,總想著做大手術,卻連最常見的手術都沒有做熟練,秦思慧內心就有些煩躁,每次碰到復雜一點的病情,哪怕是常見病,都要自己上。
“什么時候才能培養出一個拿得出手的外科醫生呢?”秦思慧回去的路上,一邊走,一邊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