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9章 打破階層固化

陸天師道:“你是不是在擔心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士子,會與五姓七望這樣的世家高門結成聯盟,進而壟斷官場及權力,進而出現魏晉之時的門閥?”

“稟天師,這恐怕已經不是擔心,而已經成為事實。”李隆基苦笑道,“早在太宗朝時以五姓七望為首的世家高門就已經事實上控制了科舉考試,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出的士子不是世家子弟就是世家的女婿,真正的寒門子弟根本就沒資格參加科舉,或者就算獲得了參加科舉考試的資格也難以中式。”

“正因此,皇祖母一怒之下才首開了以市井之徒為相的先河,藉此壓制世家高門,朕御極四十余年也一直在與世家高門相爭,奈何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全都是他們的人,朕就像被困在了一張大網之中,根本就無力掙脫,所以才會怒而罷了張九齡,并點了宗室子弟李林甫為右相,又點了市井出身的楊國忠為相。”

陸天師道:“還有重用胡人為將也是在提防世家高門,對吧?”

“喏,正是如此。”李隆基點頭道,“只讓世家高門子弟攥取相權,只是失了國政,若是讓世家高門子弟掌握地方藩鎮之兵權,則前朝門閥之禍立時就要重演,李唐只怕是旦夕之間就要易姓,所以朕這么做也是無奈呀。”

陸天師道:“這么說,你也承認自己解決不了世家高門之患,對吧?”

“喏。”李隆基有些無奈的叉手說,“雖然很不想承認,但是朕年輕尚且難以解決,眼下年老體衰,就更無可能解決這一大難題。”

陸天師道:“那你覺得太子李亨有能力解決嗎?”

“他?”李隆基不屑的道,“便是十個李亨也解決不了此事。”

“不只是李亨解決不了,你的子孫當中也沒一個能解決得了。”陸天師搖搖頭又道,“那你想不想知道,世家門閥之害最后是如何被解決的?”

李隆基趕緊一正臉色說:“還請陸天師不吝賜教。”

“很簡單,一個字,殺。”陸天師做了個抹喉的手勢。

“甚?殺?”李隆基道,“天師之意,是全部殺了嗎?”

“對,將所有的世家高門都殺個精光,世家之害也就消除了。”陸天師道,“不妨再告訴你一件事,殺光所有世家高門的這兩個人,也是覆亡李唐的元兇。”

李隆基目光一凜,問道:“便是陸天師之前所說的那位朱姓人?”

“還有個姓黃的。”陸天師道,“這是一個寒家子,參加了三次科舉考試,但是正如你所說的那般,科舉考試就只是個形式,能不能參加考試,參加考試后能不能中,都得世家高門說了才算,那個黃姓士子屢試不中,一怒之下就扯旗造反了,然后每下一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誅殺當地官員及世家高門子弟。”

“原來如此。”李隆基臉上掠過一抹明悟之色,頷首道,“倒也怪不得他。”

“確實怪不了他。”陸天師說道,“如果科舉考試是公開公正的,確保寒門子弟都能參加考試并且也能夠中式,這個黃姓士子絕對不會造反,沒準還會是個忠臣賢臣,大唐恐怕也就不會亡了,你覺得呢?”

李隆基深以為然:“天師說的是。”

陸天師又接著說:“其實要杜絕世家高門之害,也不用殺光殺絕這么激烈的手段,只要保證寒門的上升通道,不讓階層形成固化就可以了。”

“保證寒門上升通道?不讓階層形成固化?”李隆基若有所思。

“對,對于國家來說,階層一旦形成固化,就必然會趨于保守,既得利益者為了守住手中的利益,必然杜絕任何形式的改變,那些寒門出身又能力卓著者由于缺乏上升通道,就會謀求打碎原來的平臺,也即起兵造反。”

“原來如此。”李隆基政治天分極高,一點即透。

頓了頓,李隆基又道:“那么該如何保證寒門子弟的上升通道呢?”

“這個其實非常簡單。”陸天師說道,“只要保證每個寒門子弟都有資格參與考試,同時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就行。”

“如此簡單?”李隆基有些不相信。

“沒錯,就這么簡單。”陸天師說道,“據我所知,那些世家高門用來籠絡寒門子弟的無非就是聯姻,然而一旦所有寒門子弟都可以參加考試,并且確保考試的公平以及公正,世家高門就再也不可能通過聯姻這個法子來籠絡寒門子弟。”

“為何?”李隆基道,“為何就再也不能通過聯姻籠絡寒門子弟?”

“因為世家高門沒有那么多的小娘子。”陸天師道,“你可以每年開一次科舉考試,每科取中數百人,大唐的世家也就那二十余家,又有多少小娘子可以下嫁?”

陸天師這里說的,其實是明清的科舉,就是采用糊名及謄寫的考試方法。

其實明清的科舉制度,同樣存在缺陷,也一樣會形成一個數量更龐大的士紳群體,東林黨就是其中一個士紳群體,而且這個士紳群體到最后一樣也會形成階層固化,其危害不在世家高門之下,大明就是亡于士紳群體之禍。

所以還要對明清的科舉制度進行修正。

不過現在不著急,當務之急還是先推行明清科舉制度。

“什么,取數百士子?”李隆基愕然道,“這么多士子又該如何安排。”

大唐的科舉考試一次通常只取中數十人,有時候甚至只會取中十數人。

所以一次科舉考試就取中數百人,這對于李隆基來說是完全無法想象的。

“我剛才不是說了么?宰相必起于州縣,所以新科士子必須得下到地方擔任縣令,一任縣令考滿再轉任或者晉升,直到進入政事堂,擔任宰相。”

“可是,地方沒那么多空缺,如之奈何?”李隆基也為難。

“那就罷免掉一些地方官員。”陸天師道,“大唐現在的選官制度存在嚴重的缺陷,地方藩鎮的節度使以及州刺史擁有舉薦屬官的權力,這怎么行?所有官員必須得中央派遣,而且必須是科舉出身才可出任,當然,剛開始幾年沒有那么多科舉出身的官員,可以采取兩套選官制度并行,但是最終選官制度必須得正規化以及制度化。”

“天師,這恐怕不行。”李隆基苦笑搖頭道,“這個制度根本無法推行。”

“怎么?”陸天師道,“你是擔心地方藩鎮的節度使以及州刺史會抵制?”

李隆基道:“藩鎮節度使或者兵馬使大多都是胡人出身,即便不是胡人,基本也是寒門子弟,所以問題應該不大,但是地方上的經略使、安撫使以及州刺史等官員,基本都是各世家高門的子弟,又或者與各個世家高門關系匪淺,所以他們一定會堅決抵制,除非能一次性把所有地方官員都給換掉,否則這一制度根本就不可能推行。”

歸根結底,設計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來執行,而現在大唐的官場又被二十八個世家高門的子弟或者與他們關系匪淺的官員占了所有坑位,這個時候從中央派遣寒門出身的新科士子去擔任地方官,那不是讓各個世家高門拿刀捅自己的心窩子?

李隆基也是因為這個,才始終擺脫不了世家高門的掣肘。

比如裴氏、比如崔氏、比如杜氏,比如薛氏,等等等等,二十八頂級世家的利益已經緊緊糾纏在一起,盤根錯節,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屬實難搞。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雄县| 西吉县| 山东| 五大连池市| 双牌县| 工布江达县| 若尔盖县| 泌阳县| 临颍县| 凌海市| 琼海市| 海丰县| 屏东市| 肃北| 南木林县| 邢台市| 衡阳市| 股票| 台前县| 怀仁县| 城步| 华坪县| 龙井市| 马龙县| 融水| 龙泉市| 京山县| 肇源县| 小金县| 普安县| 金秀| 衡水市| 鸡西市| 新平| 宁化县| 新野县| 许昌市| 望奎县| 清水河县| 孙吴县| 老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