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 大明:別鬧了,我真的只是個廚子
- 御烽而行
- 3165字
- 2023-09-25 14:42:12
“你......!”
朱棣以為秦宇會說出什么天大的理由,沒想到居然是因為自己太懶惰了,受不了大明官場每天超負荷的工作強度。
他那張微黑的大臉,頓時就被對方給氣綠了。
“好了,好了......老哥,你就別郁悶了?!?
“我知道你們這些整日在天子近前當值的將軍,確實比一般人勞累,壓力稍微大了那么億點點?!?
“但誰讓你們是陛下的寵臣,肩負陛下的人身安全呢?”
“所以將軍這份辛勞,不是什么人都能替代的?!?
秦宇也知道自己的話,有些太扎人家的心了。
簡直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所以看到面前的御前‘侍衛長’老哥,面色忽然之間變得極為難看。
整個人就好像吃了一百只死耗子一樣,難受,悲傷。
他連忙笑著安慰了對方兩句,轉移話題道:“老哥,知道太祖為什么要撤銷中書省這個部門,取消歷朝歷代沿用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嗎?”
“好像是太祖怕咱們大明再出現,像胡惟庸這樣欺上瞞下的奸臣,權臣......”
“所以才撤銷了中書省這個部門,收回了丞相批紅獨裁的權利?!?
“俺說的沒錯吧?”
自古以來,帝權與相權,都是相對立的。
如若當今天子賢明,自然不用擔心丞相弄權,結黨營私。
可要是天子軟弱無能,那便會出現相權架空帝權的風險。
這也是為什么朱元璋,會借著胡惟庸案,撤銷中書省的真正原因。
同樣也是朱棣為什么都累成狗了,卻依舊沒想過恢復丞相制度,啟用中書省來分權的心理。
實在是丞相的權利太大,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帝權。
“沒想到將軍一個武人,居然還有如此的見識?!?
“一言就道出了太祖皇帝,撤銷丞相制度的初衷?!?
“真是了不起!”
秦宇以前是做銷售的,對于怎么和人聊天,不會引起對方的反感。
他是有過深入研究的。
因此......
聽到朱棣的回答后,當即就給了對方一記響亮的馬屁。
“少拍俺馬屁?!?
“俺有幾斤幾兩,還需要你個小娃娃來夸?”
“說正事。你要是真有兩全其美的辦法,老哥我絕對不會虧待你的?!?
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在恰當時候能夠聽別人吹捧自己,即使是永樂大帝也不會感到反感。
只是他心里還記掛著秦宇的計策,所以才會表現的如此迫不及待。
明朝時期造紙與活字印刷技術,雖然早已經普及全國。
但是依舊不是什么人,都能夠讀得起書的。
秦宇小小年紀不但一眼就看出,自己父親撤銷丞相制度的原因。
還能跟他這個明顯是大官的人,云淡風輕的暢談己見。
單單是這份見識與氣度,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具備的。
這也是為什么剛才還對秦宇不屑一顧的朱棣,會忽然改變態度對他重視起來的原因。
“剛才老哥已經說了,太祖皇帝之所以裁撤丞相一職,是因擔心這個官職威脅到帝權,再出現胡惟庸這樣的奸佞之臣?!?
“對此我也是深以為然的......”
秦宇知道通過之前的言語,已經勾起面前‘侍衛長’的興趣。
他怕把事情弄巧成拙,也沒跟對方繼續再賣關子,直入正題道:“只不過有一點我感覺,太祖皇帝可能有些欠考慮了?!?
“我想當今陛下應該也察覺到了,直接撤銷掉整個中書省,以及裁撤丞相一職的不妥了吧?”
朱棣聞言,面色有點難看。
要不是他知道,秦宇說得在理,且又是個有才華的。
換作其他人這樣非議自己父親,恐怕腦袋直接就搬家了。
“你接著說?!?
屋內忽然變得有些壓抑的氣氛,讓秦宇的話語也頓住了。
他不知道就自己剛才那番話,要不是有前面的一系列鋪墊,腦袋早就被朱棣給砍了。
此刻見對面的御前‘侍衛長’大哥,雖然面沉如水但卻沒有動怒。
秦宇才略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繼續調理清晰的說道:“丞相一職,能夠存在千年之久,必然是有其存在的道理?!?
“一刀切的后果,只會導致原本整個部門的工作,全都壓在一個人身上?!?
“太祖也好,當今陛下也罷?!?
“他們不想啟用中書省,沿用丞相的舊制,說到底還是擔心丞相權利過大,出現獨斷專權,欺上瞞下,相權架空帝權的情況。”
朱棣沒想到秦宇會把話,說的這么直白。
連相權架空帝權,這種犯忌諱的話,都毫不避諱說了出來。
他一時間也是被面前的少年,給搞得有些迷糊了。
不知道對方是猜出了他的身份裝傻,還是真的對這些官場上的東西一無所知。
“那要怎么解決?”
朱棣這些天心里其實已經有了一些主意。
可就是沒人給他系統的整理出來,所以才會感覺心煩氣躁的。
此刻被秦宇這個少年一說,他腦子里面的思路頓時就清晰了。
因此......
這一刻的朱棣,心跳都比平時加快了幾分。
那感覺就像三國演義里面赤壁之戰時,諸葛亮與周瑜一起約好把破敵的計策,全都寫在自己的手掌上面。
等待最后解開彼此的謎底一樣。
讓朱棣只感覺自己的毛孔,都興奮的一個個不受控制的冒了出來。
“解決的辦法其實很簡單,我想最多再過一兩個月,等陛下實在撐不住了,他自己也會慢慢找到解決之法。”
中國歷史上,亦或者說整個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內閣制度,好像就是朱棣自己搞出來的。
若是秦宇沒記錯的話,朱棣在今年七月初登基后,撐到十月份就開始琢磨這件事。
首批被他選到文淵閣,協助他處理政務的大臣,好像就是解縉,胡廣,楊榮三人。
從此以后,大明就進入內閣輔政時代。
楊士奇,李賢,楊延和,李東陽,楊一清,徐介,高拱,張居正,王錫爵,葉向高......
等等一批杰出的能臣,才得以脫穎而出,名垂千古。
“最多再有兩個月時間,陛下就能自己找到解決的辦法......”
“你連這些事都知道?”
朱棣聽了秦宇的話,一雙不怒自威的虎目,瞪得老大老大。
對方憑借只字片語,能夠猜到他的心事也就罷了。
現在居然連最多再過兩個月的時間,自己撐不住就會找到對應的解決之法,這種事情都能夠猜測的出來。
這簡直是比他肚子里面的蛔蟲還要厲害!
對方真的只是一個廚子???
“人都是懂得變通的,鳥渴了還知道刁起石頭,往葫蘆里面填充取水喝?!?
“老哥認為陛下還不如一只鳥?”
秦宇聞言沒好氣的,白了御前‘侍衛長’老哥一眼。
“額......原來鳥也能這么聰明......是俺太孤陋寡聞了?!?
朱棣被秦宇冷不丁訕了一記,表情說不出來的尷尬。
他心中既有對方把自己比作小鳥的委屈,又有被一個后輩少年數落的屈辱感。
百感交集之下,朱棣連剛才秦宇話里面,明顯解釋不通的兩個月,這件事情都給忽略了。
“言歸正傳,在我看來天子的權利,真正歸納起來,無非不過三種?!?
“其一,決策權,顧名思義,就是對朝廷大臣們提出來的大小事情,肩負著給予他們最終裁決的權利。”
“其二,行政權,也就是賦予六部,三司官員權利,讓他們按照大明的法律法規,組織和管理天下百姓的權利?!?
“其三,議政權,每天上朝組織底下的大臣商討解決政務,軍務,民生,管理天下的權利?!?
秦宇沒有注意到,對面御前‘侍衛長’老哥,有些尷尬的表情。
他自顧自的把后世的三權論說了出來。
決策權,行政權,議政權。
當秦宇把天子的權利,系統的歸納于這三大類。
朱棣心中最后一絲,對秦宇這個少年的輕視,也瞬間蕩然無存了。
“你是想說.....相權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它從某種程度上,也具備了和皇帝一樣的權利。”
“只需要把這個職務的權利分化出來,相權就很難對皇帝造成威脅了?”
朱棣繼承了自己父親的政治智慧,在軍政上面屬于極為出色的一位帝皇。
所以即便秦宇只說了三權,還沒提怎么用內閣輔政制度,去取代有些不合時宜的丞相制度。
他卻是一下子,就想到了問題的根本。
“沒錯,老哥只需要向陛下建言,從翰林院把解縉,楊榮抽調出來,每日到文淵閣替他分擔政務,就能夠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
“解縉得朱允炆賞識,卻在陛下兵臨南京時,第一個出城投降。”
“他在官場上的名聲已經臭了,除了全心全意為陛下做事,基本上沒有其他道路可選。”
“楊榮在陛下進京稱帝前,勸他先去祭奠太祖皇帝,再繼位大統?!?
“把篡位的影響,降到最低。”
“現在也算是深受陛下的信任與重用?!?
“你建議這兩人去文淵閣,以輔臣的身份參議政事,想來陛下多半是不會拒絕的。”
秦宇聞言,微微點點頭。
按照歷史的發展軌跡來說,最多再過兩個月的時間,解縉,楊榮,胡廣三人就要進文淵閣。
前面解縉,楊榮,都是朱棣的心中人選。
胡廣之所以會一起進文淵閣參議政事,是因為他與解縉兩人是江西同鄉,同年同列三甲的狀元身份。
為了方便打壓楊榮,解縉才向朱棣推薦了胡廣。
秦宇提到解縉,楊榮二人就好,胡廣自然不用他來瞎操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