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收了兩個人
- 大明:我的父皇是道長
- 尖叫的老丁
- 2102字
- 2023-10-02 18:01:02
李偉突然的下跪除了讓朱載圳猝不及防,也讓自己的一雙兒女吃了一驚。
“爹爹!”
“爹!”
李彩鳳靠得近一些,直接蹲了下來,輕輕地從背后扶住了老爹,而李文貴則快速從門口沖到了李偉跟前,想將他拉起來。
但李偉掙了一下兒子的手,還跪在那沒動,李文貴見老爹執意如此,也沒了辦法,就彎著腰,半蹲著,和姐姐一樣,雙手輕輕搭在老爹的身后。
這個時候怕只有被求者才能拉起他了。
朱載圳忙上前用雙手從下方握住了李偉的胳膊,“有什么起來說!”
朱載圳用力一托,才感覺到李偉壓著力不愿意起來。
“公子,請先聽我說完!”
拗不過他,朱載圳只得點頭同意。
“丁公子,丁恩公,我說的一事相求是他們!”李偉看了看一旁的兒女,命令道,“給恩人跪下來!”
孝道是明朝乃至整個封建王朝時期非常注重的一項品質。
漢初,薄太后病了,漢文帝劉恒親奉湯藥,三國時,被諸葛亮罵死的王朗“初舉孝廉入仕!”魏晉時期的王祥也靠著孝順出山做官,上到天子下到官吏百姓,都注重這個孝,明朝更是如此,丁憂,官員都要回去守喪。
兩個子女聽到爹的吩咐馬上就跟著跪下了。
三人齊刷刷跪在那里,朱載圳心里很不舒服,膝下有黃金,用現代人的思維來看,這是到了多難得地步,才會這般。
李偉說著眼含熱淚,“這兩個孩子都是好孩子,我這女兒還不滿十五,這要被抓到宮里去練什么丹,那就完了!去年我的長女就是被騙過去的,官府美其名曰召宮女,許諾我們選上有銀子拿,每個月還有固定俸錢,家里本就難,孩子懂事,不顧我們擔憂,就跟著去了,結果不但一個銅板沒有,我后來才得知孩子被弄去以后是...”
荒謬無道的行徑讓李偉都難以恥齒,他憤憤地繼續道,“現在說什么也不能讓這個孩子再去了!”
真是苦*的人各種苦*,這一家子也太慘了,還好今天遇到了我,朱載圳安慰道,“老伯不要擔心,我會幫你們幫到底!”
晁銘也是苦難人家出生,聽了這些很有共鳴,也在一旁正經道,“對,這點小事,我家少爺輕輕松松就能給辦好!保證以后不會有人再來騷擾你們!別說這些小吏了,就是搞定他們上司,上司的上司也不在話下!”
李偉聽得都有些迷糊,上頭,還上頭的上頭,這得多大的譜啊。他自然是不太相信的,這兩個白凈的少年能是多大的官,或者有多少的錢?
無非是城里的一些權貴或者富人的二代,此刻他即便有這份心,那后頭還有他們的老爹,怎么可能為了這京城中命如螻蟻般的人去得罪官家呢。
現在想求的無非是能收了他的兩個子女,避過這場禍事,到家中做做下人,打打雜差就行了,而有錢人家的公子,買一兩個下人還是可行的,何況他不是賣兒女,沒想要錢。
“多謝公子,多謝這位小哥,雖然我不知道你們身份何許!但我活了一把年紀了,也見了不少人,我知道你肯定不是一般人!從你愿意出手幫我們,到你對付那些官差,再到你不嫌棄,愿意跟隨我們到家中來,和那些京師的年輕公子哥完全不同!”
“我想...我想...”李偉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道,“我想把兩個孩子托付給公子!他們很聽話懂事!又能干活,很是勤快,只要給一口飯吃就行了!就當養一只阿貓阿狗吧!現在我們一家沒有活路了,我只要他們活著!”
李偉說著雙行老淚垂下,李彩鳳也跟著低聲抽泣了起來。
“今天這事,官差不會放過我們的!”李偉繼續道,“可能明日他們又會再來,新賬舊賬一起算,抓到了牢里去,我這一家就要絕后了!我也想過一家溜出城,但現在抓童女抓得緊,我們也逃不出城去!不過現在路引查得松,如果公子收了他們,我一個人還能混著溜出京師。”
朱載圳的實際年齡二十出頭,正是嫉惡如仇,血氣方剛的時候,這般場景,如何拒絕?
就連一旁的晁銘也滿含著期許看著他,自然是希望主子能應了老漢的要求,把這兩個人給救了。
“快起來吧!他們我會妥善安排的!”朱載圳堅定道。
其實他內心早就有拉攏這個少年的意思,不用李偉求,他也會想辦法保他們。
自己現在雖然是王爺,但處境也是危險,多疑的老爹,正統的裕王,誰都保不了自己將來能登上皇帝的寶座。
歷史上的裕王最后做了皇帝,那景王最后的結局是如何的?對這段歷史只知一二的朱載圳心里也沒有答案,但他明白一條,既然做了景王,就要為自己的命運去搏一搏。
這個李文貴給他一種武力上能幫襯的感覺,武說白了,就是兵,計劃再好,文章做得再多,參他參你,但沒有一幫死心塌地跟隨自己的勇士也是白搭,將來奪嫡如果真涉及到兵變的那一步,早些布局和計劃才能多一份贏的把握。
現在,眼前李老漢的想法剛好和自己相碰撞了,一個想要,一個想給,無疑朱載圳是贏家。
屋里昏暗,但聽到朱載圳的應允以后,仍然能看出李偉臉上的喜色,他忙又招呼一雙兒女快快磕頭。
這被朱載圳給攔住了,隨后和晁銘將三人一同攙了起來。
李彩鳳滿眼感激地看著這個翩翩的少年,英俊灑脫,仗義仁愛,內心很是歡喜,這可能是她入京師以來,吃了這么多苦以后,第一次感受到了溫暖,但她的身份...一想到此,她的眼神又暗淡了下去,這種人,豈是自己攀得起的?只能以后靠一雙手多干活來答謝恩人了。
而一旁的李文貴抿抿嘴,眼神堅定,似乎憋著一股勁兒。
“文貴是否有話要說?”朱載圳看著他問道。
帶著一股豪爽之氣,李文貴一字一字鄭重道,“多謝恩公,小子我沒念過多少書,不會講話,今日之恩,他日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這幾句話,讓朱載圳聽得很是激動,而下面要考慮的就是如何來安排幾人的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