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
一輛很貴的車

第一章
這一次會有不同

關于電動汽車的想法,讓J.B.斯特勞貝爾(Jeffrey Brian Straubel)在2003年的一個夏夜久久難以入眠。那天晚上,他位于洛杉磯的小出租屋里擠滿了斯坦福大學太陽能汽車隊的成員。這些成員剛剛結束一場比賽,從芝加哥歸來。那是一場兩年一度的比賽,是一項正在蓬勃發展的運動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激發青年工程師開發燃油車替代品的興趣。斯特勞貝爾主動提出要接待這支來自他母校的隊伍。長途奔波之后,此刻很多人已經在他的地板上睡著了。

在就讀于斯坦福大學工程學院的6年間,斯特勞貝爾專注于自己的項目,因此從未親自加入過這支隊伍。但他和客人們的興趣是一致的:他也對用電力驅動汽車的想法非常著迷——這種興趣從他在威斯康星州的孩提時代就形成了。畢業之后,他往返于洛杉磯和硅谷之間,努力想找到自己的位置。他看起來并不像是那種一心要改變世界的瘋狂科學家,反而有一種沉靜的氣質,長得也挺帥,就像一般的中西部大學生。但在內心深處,他卻被一種渴望苦苦折磨著。他想要的,并不只是和朋友在谷歌這樣的新興企業謀得一職,或是加入波音、通用之類官僚氣的公司。他想創造出某種可以改變一切的東西,無論這種東西是用在汽車還是飛機上。他想追逐夢想。

斯坦福大學的隊伍和它的競爭對手們一樣,設計了一款靠電池板收集的太陽能來驅動的汽車。小型電池可以把一部分能量存儲起來,供夜間或太陽被云層遮住時使用。但因為這是一場太陽能競賽,所以組織者對如何使用電池做出了限制。

斯特勞貝爾認為,這種限制其實是被誤導了。近年來,隨著個人電子產品的興起,電池技術已經得到了顯著的改進。他想跳出比賽組織者武斷的規則來進行思考。更好的電池意味著汽車可以行駛更長的時間,而無需太過依賴難伺候的太陽能電池板和變幻莫測的天氣。為什么不能把關注點放在電池的電量上呢?不要去管能量來源如何。也沒必要非盯著太陽不放。

他一直在研究一種很有前景的新型鋰離子電池。這種電池在十年前由索尼的便攜式攝像機率先普及,后來又運用到了筆記本電腦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上。與當時市場上大多數可充電電池相比,鋰離子電池的重量更輕,儲存的電量也更多。斯特勞貝爾很清楚老式電池的問題。那些磚頭一樣的鉛酸電池很笨重,儲存的電量也很少。也許車子剛開出20英里,就要找地方充電了。但隨著鋰離子電池的興起,他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而且,他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那晚和他一起熬夜的人中,有一位斯坦福大學隊的年輕成員,名叫吉恩·貝爾蒂切夫斯基(Gene Berdichevsky),和他一樣對電池充滿興趣。在溝通的過程中,斯特勞貝爾的想法讓貝爾蒂切夫斯基激動起來。兩人交換著點子,聊了好幾個小時。如果他們把幾千塊小型鋰離子電池連在一起,產生足以驅動一輛汽車的能量,是不是就完全無須收集太陽能了?他們算出了讓車子單次充電從舊金山開到華盛頓所需的電池數量,并畫出了符合空氣動力學的魚雷狀車身設計圖。他們估計,如果裝上半噸重的電池,再找個體重較輕的司機,這輛電動汽車的續航能力就可以達到2500英里。想象一下這輛車的吸睛程度——只有這種車,才會讓全世界都對電動汽車產生興趣。兩人的對話讓斯特勞貝爾十分興奮,他建議團隊將研究方向從太陽能汽車轉為長續航電動汽車。他們可以去找斯坦福校友籌集資金。

太陽從后院冉冉升起,兩人已經高興得有些忘乎所以了,索性擺弄起了斯特勞貝爾留著做實驗用的鋰離子電池。他們給手指長的電池充滿電,然后錄下了斯特勞貝爾用錘子擊打它們的場景。撞擊觸發的化學反應點著了一團火,電池管像火箭一樣發射了出去。前途看起來一片光明。

“這事兒得做,”斯特勞貝爾對貝爾蒂切夫斯基說,“我們一定要做。”

杰弗里·布萊恩·斯特勞貝爾的童年是在威斯康星州度過的。一到夏天,他就去垃圾場里到處找機械設備拆著玩。他的父母充分滿足了他的好奇心,允許他把地下室改造成了家庭實驗室。他造了一臺電動高爾夫球車,拿電池做試驗,還迷上了化學。高中時的一天傍晚,他試圖分解雙氧水來制造氧氣,但忘記燒瓶中還剩了一點丙酮,結果生成了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火球震動了整座房子,玻璃被炸得四散飛濺。他的衣服著火了,煙霧警報器尖叫起來。斯特勞貝爾的母親沖進地下室,發現兒子滿臉鮮血,最后縫了40針。直到今天,盡管斯特勞貝爾看起來很老實,就是個典型的中西部年輕人,但左臉上的那道傷疤卻為他平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斯特勞貝爾對化學的危險有了新的認識。在這種認識的引領下,他于1994年入讀了斯坦福大學。在校期間,他始終對能量如何工作興趣盎然,對如何把高高在上的科學和工程的實際運用結合起來充滿了熱情。他尤其著迷于能量的存儲和可再生能源發電,以及電子電力學和微控制器。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放棄了一門車輛動力學課程,因為他覺得汽車懸掛相關的細節和輪胎運動動力學很沒意思。

斯特勞貝爾不怎么喜歡汽車,但他非常喜歡電池。他的工程師頭腦讓他發現了用汽油驅動汽車的低效。汽油并不是取之不盡的,而且燃燒汽油獲取能源會將有害的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氣中。對他來說,設計電動汽車本質上并不是在創造一種新的汽車,而是在應對工程問題的一個蹩腳的解決方案。原先的解決方案就好比你覺得冷,然后突然看見屋里有張桌子,就燒了它取暖。這的確會產生熱量,但會弄得滿屋子都是煙,桌子也沒了。一定還有更好的辦法。

大三暑假期間,一位教授幫他在洛杉磯一家名叫羅森汽車(Rosen Motors)的初創企業找了個實習工作。這家公司成立于1993年,由傳奇的航空航天工程師哈羅德·羅森和他的兄弟本·羅森創建。本是一名風險投資人,也是康柏電腦公司的董事長。他們構想了一種幾乎零污染的汽車,并且已經開始著手開發一種混合電動系統。他們想把燃氣渦輪發電機與飛輪結合在一起——這種飛輪是一種旋轉裝置,轉得越快,產生的能量就越多,可以在發動機讓車子動起來之后,產生讓車輛繼續行駛所需的電力。

斯特勞貝爾就這樣邁入了汽車行業。哈羅德·羅森和他相處得不錯,將他攬入了自己的羽翼之下。很快,斯特勞貝爾便開始研究飛輪的磁軸承,并協助測試設備相關的工作。暑假一眨眼就過去了,斯特勞貝爾意識到,他需要回到斯坦福去讀大四,了解更多汽車電子方面的知識。

回到學校之后,他繼續為羅森汽車遠程工作,直到他接到一個令人沮喪的電話:公司要關門了。這讓斯特勞貝爾早早地明白了一個道理:從零開始創辦一家汽車公司是充滿了挑戰的。羅森公司燒掉了將近2500萬美元。作為一種概念驗證,他們把自己的系統裝在了一輛土星雙門轎跑上(還拆掉了一輛奔馳)。他們承諾可以生產出一款0到60英里/時加速僅需6秒的汽車,希望最終能與某個汽車制造商達成合作,實施他們的技術。

但盡管有媒體光環加持,他們還是看不到前進的方向。汽車行業長年流傳著這樣的笑話:要想從汽車生意里賺點小錢,得先從別的地方賺筆大錢。本的財富,就有一部分來自對康柏公司成功的投資。在公司“訃告”中,他還是對他們的努力嘗試表達了樂觀:“在一個重要產業中,你并不會有多少機會去改變它,也不會有多少機會去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去凈化空氣、減少石油的使用,”他說,“但我們曾經得到過這樣一個可以改變世界的機會。”

回到斯坦福之后,斯特勞貝爾和6個朋友在校外合租了一套房子。他受到了那年暑假經歷的啟發,但又懷疑羅森汽車關于飛輪的想法太難實施,于是他在車庫里將一輛二手保時捷944改裝成了完全由電池驅動的汽車。這算是他早年間取得的成功:一輛七拼八湊的車子,依靠鉛酸電池驅動,居然快得像閃電,能燒胎,也能在1/4英里加速賽里取得耀眼的表現。斯特勞貝爾并不在意操控性或懸掛系統,而是把關注點放在了汽車電子器件和電池管理系統上。關鍵在于,要搞清楚如何“榨取”足夠的電力,而不會損壞馬達或燒毀電池。他開始和其他志同道合的硅谷工程師打交道,并在這些人的介紹下去參加了電動汽車比賽。就像100年前亨利·福特每個周末都去賽道上展現自己的才能一樣,斯特勞貝爾和他的朋友們也開始參加直線競速賽。他發現,這些比賽的訣竅就是確保電池不會過熱并熔化。

就在斯特勞貝爾繼續改進自己的電動汽車時,他結識了一位名叫艾倫·科考尼(Alan Cocconi)的工程師。此人曾給通用汽車做過承包商,參與了失敗的EV1電動車項目。1996年,在距離洛杉磯市中心30英里的圣迪馬斯,科考尼的車間正致力于研究如何為電動車這個概念營造興奮感。他們利用了一輛當時家用汽車愛好者喜歡的組裝套件車,為它加上了低矮的雙座跑車玻璃纖維車架。但他們并沒有安裝汽油發動機,而是用裝在車門里的鉛酸電池為車子提供動力。結果,他們得到了一輛從0加速到60英里/時僅需4.1秒的極速飛車,完全可以媲美超跑。這款車充一次電可以跑70英里,雖然遠遠比不上滿油的普通汽車,但卻是一個充滿希望的開始。更令人佩服的是,它已經可以在直線競速賽中擊敗法拉利、蘭博基尼和科爾維特了。科考尼將這輛明黃色的汽車命名為tzero——一種標志著起點的數學符號(當運行時間等于0時)。

但到了2002年底,科考尼的車間經歷了一段艱難時期。車企客戶對于用汽車電動化來打動政府監管部門的興趣有所降低,因為這些部門已經把關注點從電動汽車轉向了其他零排放技術。而且,制造tzero既費錢又耗時。不過,科考尼并沒有被嚇倒。他一直在研究如何用鋰離子電池制造遙控飛機,于是現在便也開始考慮怎么把tzero的鉛酸電池換掉。

這個想法引起了斯特勞貝爾的注意。他從畢業后就很喜歡待在這個車間里,總是洛杉磯、硅谷兩頭跑。他向科考尼提出了可以橫穿美國的電動車的想法,而這個想法,正是他和斯坦福太陽能車隊在2003年夏天那個不眠之夜討論過的。他估計,需要把1萬塊電池連在一起才能造出這樣的車,所以一輛展示車的制造成本會在10萬美元。AC Propulsion(1)的團隊欣賞斯特勞貝爾的熱情,決心實現他的想法——只要斯特勞貝爾能找來資金。其實,科考尼很想聘用斯特勞貝爾,但公司生意太差,付不起他的薪水。

而斯特勞貝爾也并不確定自己是否已經準備好找一份真正的工作,安頓下來。他和前老板哈羅德·羅森依然過從甚密。當時的羅森已經年過古稀,卻還想再實現一個瘋狂的想法:制造一臺混合動力高空飛機,用于創建無線網絡連接。斯特勞貝爾覺得,鋰離子電池或許也正是羅森所需要的解決方案。

就在羅森和斯特勞貝爾為他們的航天新冒險尋找投資人時,斯特勞貝爾想起了自己聽說過的一個人。此人在帕洛阿爾托,名叫埃隆·馬斯克。據說,他是當地機場飛行俱樂部的成員,人似乎有些古怪。每當他推遲歸還飛機、打亂了其他成員的飛行計劃時,就會送一大束鮮花到前臺。最近馬斯克上了新聞,因為他參與創建的一家名叫PayPal(貝寶)的公司,被eBay(易貝)以15億美元收購了。而且,他還用這筆新賺來的錢創辦了一家火箭公司。他看起來像是那種會被難以實現的偉大想法所吸引的人,也許正是他們需要的投資人。

那年10月,斯特勞貝爾在斯坦福大學聽一個關于創業學的系列講座,演講者正是時年32歲的馬斯克。“如果你喜歡太空,你就會喜歡這個講座。”馬斯克的開場白如是說。在講述如何創建一家制造火箭的公司(名為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又稱SpaceX)之前,他先回顧了自己的人生開創史。這個故事,帶有霍雷肖·阿爾杰(2)小說的特質。他在南非長大,17歲獨自一人移居加拿大,隨后前往美國,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完成了本科學業。畢業后不久,他便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任宇翔(Robin Ren)駕車穿越美國,前往斯坦福大學學習。他本想鉆研能源物理,深信自己可以在電池技術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但兩天后,他就放棄了自己的研究——趕在20世紀90年代末互聯網淘金熱之前。

眼前的馬斯克一襲黑衣,襯衫扣子沒系,就像在某個歐洲的夜總會里。斯特勞貝爾聽著他將自己的發家史一一道來。他說,當時沙丘路(3)上的風險投資者里,幾乎沒有人像他這樣,對互聯網具有遠見。他發現賺錢最快的方法,就是幫現有的媒體公司把內容轉化到萬維網上。為此,他和弟弟金巴爾創辦了Zip2公司,并用一種開創性的網絡程序引起了人們的注意。該程序可以給出兩個地點之間每個轉彎該怎么走的地圖指示,而這一想法后來也得到了普及應用。包括騎士萊德報業(Knight Ridder)、赫斯特集團(Hearst)、紐約時報在內的許多報業公司都被這個功能所吸引,因為它們正想創建城市目錄式的網站。兩個年輕人迅速將公司售出,換成了現金(“這是一種我強烈推薦的貨幣。”馬斯克曾一本正經地開玩笑說)。2200萬美元到手之后,“暴發戶”馬斯克又有了一個目標:再開一家公司。他的下一個賭局定在1999年初,這一次,他準備用一個安全的在線支付系統來取代ATM機。公司最后被命名為:PayPal。而這次創業也為馬斯克帶來了真正的財富,用以資助他更為宏大的野心。

長期以來,他一直被一個問題所困擾:為什么太空計劃停滯不前?“20世紀60年代,我們基本上是從零開始發展,經歷了所有技術從無到有的過程,從無法讓人類進入太空,到把人類送上了月球。但我們在70至90年代之間走了彎路,以至于我們現在甚至無法把人類送入近地軌道。”馬斯克說。這與其他技術的發展水平并不匹配,比如微芯片和手機——它們只會隨著時間呈指數級發展,變得越來越好,越來越便宜。太空技術為什么沒落了?

馬斯克的話引起了斯特勞貝爾的共鳴,他也一直在思索著汽車行業里同樣的問題。講座結束后,斯特勞貝爾沖上前去,用他與羅森的交情作為由頭,與馬斯克攀談起來。羅森是航空航天界家喻戶曉的人物,現代通信衛星技術就是在他的幫助下開發的。于是,馬斯克邀請斯特勞貝爾和羅森去參觀洛杉磯附近的SpaceX火箭工廠。

SpaceX辦公室的前身,是埃爾塞貢多的一間倉庫。斯特勞貝爾注意到,羅森在參觀時似乎顯得無動于衷。他不斷指出馬斯克火箭計劃中的種種缺陷。據說這枚火箭的成本,只有當時在造的其他火箭的一小部分。“這個計劃會失敗的。”羅森對馬斯克說,聽得斯特勞貝爾一陣郁悶。而馬斯克也不甘示弱,批判了羅森用飛機創建無線網絡的想法:“這個主意是愚蠢的。”等到他們坐下來吃午飯的時候,斯特勞貝爾已經確信,這次拜訪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

為了讓談話繼續下去,斯特勞貝爾把話題引向了他自己心愛的項目:一輛可以穿越美國大陸的電動汽車。他向馬斯克描述了自己正在與AC Propulsion展開合作,探索鋰離子電池的使用,而這可能就是他所需要的突破點。斯特勞貝爾總是一有機會就和別人談論這個話題,多數人都覺得他在異想天開,但馬斯克沒有。斯特勞貝爾看得出,他被打動了。他流露出欣然接受這個想法的表情,抬眼望著天空,像是在處理信息,并點頭表示同意。馬斯克懂了。

斯特勞貝爾離開的時候,覺得自己遇見了知音。這次午餐之后,他跟進了一封郵件,建議馬斯克,如有興趣看看鋰電電動車的樣品,可以跟AC Propulsion聯系。馬斯克沒有遲疑,立刻回信說,他愿意為斯特勞貝爾的長續航展示車捐獻1萬美元,并承諾會電話聯系AC Propulsion。“這玩意兒太酷了,我覺得,我們總算看到電動汽車可行性的曙光了。”馬斯克寫道。

斯特勞貝爾并不知道,他很快就要為贏得馬斯克的關注而展開競爭了。


(1) AC Propulsion:總部位于加州圣迪馬斯的美國公司,1992年由艾倫·科考尼等人成立,主要從事電動汽車動力系統核心技術的開發。

(2) 霍雷肖·阿爾杰(Horatio Alger,Jr.,1832—1899):美國作家,以少年小說聞名,多描述貧窮的少年憑借正直、努力、少許運氣及堅持不懈最終取得成功的故事。

(3) 位于硅谷北部,聚集了十幾家大型風險投資機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深州市| 玛纳斯县| 湖南省| 普格县| 内丘县| 阜城县| 芦山县| 蓬安县| 吴川市| 海安县| 屯门区| 眉山市| 镇江市| 黔南| 峨眉山市| 全南县| 红桥区| 晴隆县| 郓城县| 元朗区| 杭锦后旗| 无为县| 镇远县| 富民县| 从江县| 贵阳市| 洞口县| 资中县| 陆河县| 祥云县| 剑川县| 黔江区| 双峰县| 乐昌市| 禄丰县| 鄢陵县| 德江县| 枣庄市| 偏关县| 高碑店市| 南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