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仁與智,是每個人都要追求的境界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注釋:

①知:通“智”,智慧。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這句話被后世引用的頻率極高。翻譯成白話文十分通俗易懂:智慧的人喜歡水,仁厚的人喜歡山。

喜歡水和山,跟智和仁有什么關系呢?我曾經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我看到一個注解,覺得很有道理。如果我們改變一下這句話的讀法,把逗號點在“樂”的后面,道理就通了: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一個追求智慧的人,他的快樂像水一樣,是流動的、活潑的、靈動的;一個仁厚的人,他忠厚、包容、博大,他的快樂像山一樣,如如不動。

水和山,動和不動,兩者是一種辯證關系。如果沒有山,顯不出水的活潑和流動的態勢;如果沒有水,顯示不出山的厚重。這兩者是相互配合的。

孔子說,用智慧來獲得的快樂像水一樣靈動,用仁厚獲得的快樂像山一樣穩重;智慧的人喜歡變革、喜歡行動,仁厚的人喜歡守成、喜歡安靜;智者能夠尋獲多元的快樂,仁者能夠擁有長久的滿足。

因為仁者愛人,心中充滿了愛,智與仁是一體的。

智、仁、勇是儒家推崇的“三達德”。一個人要想成為完人,成為孔子所說的仁者,既要有智,也要有仁,還要有勇。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是孔子對于人格的要求。

智者和仁者不是對立的,我們每個人既有智者的成分,也有仁者的成分。

我們要盡量提升自己智者的成分和仁者的成分,讓山、水相呼應,在內心形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畫,在生活中去感受智者和仁者的樂趣。

本節打卡小知識

孔子“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的儒家美學觀,對中國的藝術表現有著深遠的影響。在孔子看來,藝術的美是通過“善”來表現的,“美”是形式,但更重要的是要把藝術家的情感融入其中。

中西方繪畫有著鮮明的差異:西方的油畫偏重描繪客觀對象,追求真實再現風景;中國的山水畫則更偏重表達內心世界。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迭頻繁,士族紛紛退隱山林,那個時候,中國山水畫開始萌芽。人們將山水作為心靈寄托,把對美好、純凈世界的向往,蘊藏于自己所繪的山水畫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潭市| 辽阳市| 郴州市| 宜城市| 鄄城县| 阳高县| 佛山市| 无锡市| 七台河市| 张家口市| 蓬安县| 靖安县| 贡觉县| 柏乡县| 福安市| 连南| 雷山县| 保定市| 芦溪县| 阜平县| 巴彦淖尔市| 政和县| 台湾省| 雷波县| 彭水| 东乌珠穆沁旗| 四平市| 池州市| 邢台市| 静宁县| 墨竹工卡县| 威信县| 浠水县| 安陆市| 社会| 平潭县| 玉龙| 宜城市| 普兰县| 弥勒县| 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