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部分 生活之美 換一種眼光看待世界

什么是高級的金錢觀

子貢曰:“貧而無諂(chǎn),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cuō),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注釋:

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詩經·衛風·淇奧》篇,意思是:好比加工象牙,切了還得磋,使其更加光滑;好比加工玉石,琢了還要磨,使其更加細膩。

②其:大概。

③來者:借喻未來、未知的事。

這是我經常引用的一個故事。

《論語》中,孔夫子跟他的學生顏回、子貢、子路之間的對話,往往特別有含金量,也很美好。

在《論語》中,子貢經常以被孔子批評的形象出現,但其實孔子對子貢是委婉地批評,對子路是直接斥責,對顏回則從來沒有批評過,三位學生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待遇。

三位學生對孔子都極其忠心,甚至有人通過研究提出:沒有子貢就沒有孔子。子貢具備很強的經商才能,在老師去世后,他靠自己的財力和能力,成就了老師的名聲。

子貢對孔子的感情十分真摯,孔子離世后,學生們在孔林守孝三年。三年后,大家哭泣、拜別。子貢本已離開,但他很難過,又回去繼續守孝三年。整整六年的大好時光,子貢都在為孔子守孝。

關于子貢,有一個成語叫“分庭抗禮”。子貢富可敵國,很會做生意,是儒商的鼻祖。他去任何地方,都帶著大量的禮物,每一個地方的人也都會認真地接待子貢。所以,子貢是很厲害的外交家兼商人。

我們要解讀的這段對話,是子貢對老師的美好回憶。

子貢問孔子:“一個人的境界,如果達到了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您覺得怎么樣?”

“貧而無諂”,就是窮但不諂媚。“我雖貧窮,你很有錢,但我不諂媚你,不討好你,不巧言令色。”

“富而無驕”,指的是很有錢但不驕傲,不跟別人吹牛,不顯擺。

子貢的提問,如同問老師:“您覺得我的狀態怎么樣?”他在向老師印證自己是否貧而無諂、富而無驕。

我們聽孔子的回答,就能立刻感受到師徒之間境界的差別。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這在子貢看來已經相當好了,但是孔子說“可也”——不錯,但“未若貧而樂道,富而好禮者也”。

“貧而無諂”是自己忍著:我知道你有錢,但我有我的風骨——這是一種壓抑、較勁的狀態,是痛苦的、憤怒的。

而孔子的意思是:即使貧窮也不必這樣逼迫自己去塑造風骨,而是要安貧樂道,要舒展開心。即使貧窮,我也可以因為自己追求的“道”而高興。

孔子是一個解壓的高手,他說自己“飯疏食,飲水,曲肱(gōng)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意思是:我吃點糙米飯,喝點水,彎著胳膊當枕頭,這里面也有快樂。孔子告訴我們,你快不快樂,跟你有錢沒錢關系不大。你要能夠快樂,才能夠在有錢的時候快樂,沒錢的時候也快樂。

壓力管理的核心,就是理解快樂的最高境界,叫作無條件地快樂。一個人天然具備好奇心,具有探索欲,具備理解能力,這些東西給你帶來的快樂,是不能夠用金錢和地位來衡量的。

“富而好禮”和“富而無驕”也有區別。“富而無驕”可能會出現一種“我有錢,我假裝自己平易近人”的情況;“富而好禮”是不需要假裝的,“我有錢,但這沒什么了不起,我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多著呢,我要去學道、學禮”,這是真正出自內心的意愿,不用刻意去做。

這就是梁漱溟(shù míng)先生所說的,子貢和孔子的區別在于“找”和“不找”:子貢的做法是找,在較勁、在刻意地約束自己;孔子的態度是不需要著急,不需要使勁,不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逼迫自己,開開心心就行了,有錢沒錢都無妨。

所謂“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就類似子貢的境界,要不斷地提醒自己,不斷地擦拭。

而孔子的境界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指本來就沒那么多煩惱,當然不必刻意約束自己。

孔子說完,子貢接了一句話,接得很漂亮。子貢說:“《詩經》上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不是就是這個意思?”

切磋、琢磨,指的是制作玉器的時候,需要不斷地打磨。即便玉器看起來已經很漂亮了,也可以繼續用心琢磨,讓它變得更精致溫潤。

當時人們說話,常常提《詩經》,這也是一種有文化的表現。子貢說:“在《詩經》里,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樣的話,是不是就是我和您今天的狀態?我說了一個境界,老師給我一個更高的境界,人的修為永遠沒有盡頭,永遠可以切磋琢磨下去。”

孔子一聽很欣慰。子貢姓端木,名賜,凡在《論語》里看到“賜”這個字,基本上是指子貢。孔子說:“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意思是,“子貢啊,我現在可以跟你談論《詩經》了”。

接著,孔子說“告諸往而知來者”,就是有來有往。當我跟你說一件事時,你能夠有回應,而且回應得不錯,言外之意就是,孔子覺得子貢的水平能夠和自己交流學問了。有個詞叫“教學相長”,也能印證這句話,意思是老師和學生通過交流,相互影響和促進,彼此都得到了提高。

子貢很少被孔子這么表揚,他可以為此高興十年。這也讓我們看到,子貢真的很努力,他替孔子做了那么多的事,得到的表揚卻很少。孔子說的這句話是子貢人生的亮點之一,是孔子對子貢極大的肯定。

本節打卡小知識

自古以來,玉器在中國人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它不僅被人們賦予美好、祥瑞的寓意,更象征著王權。在遠古時代,玉器被用作祭祀的重要祭品,到了商代,更成為區別等級的標志。

不同地位的人,所佩戴的玉器材質也大有不同,《禮記·曲禮下》中記載“君無故,玉不去身”,意思是說:無論是上層統治階級,還是下層的士族,日常都要隨身佩戴玉石。只是由于地位不同,天子佩戴的是最好的白玉,下層貴族佩戴的是似玉的美石。東漢許慎提出“玉有五德”,他將五德概括為“仁、義、智、勇、潔”,所以佩戴玉器能對人們的言行舉止起到警示與規范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阳| 沧源| 祁门县| 同仁县| 旌德县| 区。| 阿拉善盟| 南安市| 濉溪县| 淮滨县| 昌平区| 霞浦县| 汝南县| 蓬安县| 宝鸡市| 宽甸| 五常市| 宁德市| 淅川县| 三明市| 浦江县| 福清市| 晋城| 嵊泗县| 左贡县| 霍城县| 轮台县| 个旧市| 南澳县| 杭州市| 甘孜| 金阳县| 武宁县| 蓝田县| 新乡县| 静安区| 大理市| 康平县| 都昌县| 仁寿县|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