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如何利用本書學習經營學
學習經營學,你的目的是什么?
說了這么多關于商業模式“目標”的話題,也該聊聊本書的“目標”了。簡而言之,本書主要的目標讀者為經營學的初學者。
雖說每個成年人都可以成為本書的讀者,但我還是建議每一位讀者在閱讀本書前一定要好好想一想:我到底為什么要學習經營學?
我之所以這樣說,是有理由的:學習經營學的目的不同,本書能夠提供的“價值”也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因為目的不同,側重點就會不同,需要學習的具體內容也便有不小的差異。
讓我們具體分析一下。
無論怎么說,本書是一本基礎讀物、入門讀物,提供不了太過高深的內容。如果你通過本書的閱讀對某個話題產生了特別濃厚的興趣,并希望針對這個話題進一步深度學習,那么你可以再買一本內容更深的專業書。
只不過,在那本更為專業的書到手后,你也依然不應忘記學習經營學的初衷。畢竟只有目的明確,才能產生問題意識;而問題意識的產生,能夠促成學習過程的自然深化。換言之,“我想解決某個問題”,當這樣一個明確的目標樹立于前方的時候,你便很容易發現自己到底哪些地方存在不足,也很容易產生學習動機。
從略感棘手的地方開始讀
即便是“事業部層次”的內容,涉及面也相當廣,需要創業者掌握的知識點也相當多。失敗之后才驀然發現“有些東西漏學了”是沒有用的,將失敗的責任推卸給負責執行的下屬則更是沒有出息的表現。畢竟授權給下屬的人是你自己,而你到底將什么東西拜托給了下屬,這樣的一種“拜托”有可能隱藏著什么樣的問題點、風險點,搞清這些事情是領導者、指揮者的職責所在。如果對這些問題沒有深刻、透徹的理解便匆匆授權于下屬,你的下屬便不可能給力,你的事業也不可能成功。
作為創業者和經營者,你的注意力不應該局限于項目的每一個細分領域,你應該站在全局的視角下觀察乃至把控你的項目。項目是否正朝著既定目標順利推進,這一點需要從成長與收益兩個方面進行把握,如發現有不足的地方,就要不惜一切代價彌補這些不足。這才是經營者該干的事。
總之,當你閱讀本書的時候,最好從自己略感棘手的地方切入。因為那些地方才是你的問題所在,也是你的潛在收獲所在。
通過商業模型圖對案例與觀點進行整理、講述
常言道,教學相長。教授他人知識的過程,也是教授者自身學習的過程。畢竟如果自己對事物的本質沒有深刻、全面的理解,也不可能教會他人。
你不妨在讀完本書之后,或在閱讀本書時,做一個小小的嘗試,即利用閱讀本書所得到的知識與啟發,向他人解釋一下什么是經營學。而這樣的一個過程,將有助于你對本書的理解,乃至進一步深化這些理解,直至將所有的知識徹底變成你自己的東西。
不必擔心找不到可談的話題。你身邊到處是可供選擇的題材:無論是你自己公司的項目或商品,還是你從書報雜志中看到的他人創業的成敗案例,都可以拿來一用。
具體操作方法是:先把這些題材中蘊含的繁雜信息以(本書中介紹過的)商業模型圖的方式記錄下來,然后基于商業模型圖的思考框架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整理,逐一破解其中的奧秘。比如說哪個環節的哪些信息有所欠缺,抑或哪個環節的哪些信息彼此之間的關聯方式存在問題,所以才導致了項目的不順或失敗。這些關鍵點將逐一水落石出,清晰地呈現在你面前。
在此基礎上,你可以將自己的思考過程、邏輯依據和研究成果大膽地向他人講述一番,看看他們的反應。
偶爾做做這樣的刻意訓練,對你徹底掌握經營學這門學問有莫大的助益。
總之,信息需要整理,整理得越徹底、越完善,就越容易傳遞給他人。不過,即便你自認為做好了信息整理,也別太自信。還是那句話,不妨嘗試將自己整理好的東西講述給他人聽,讓他人做一番評判。這樣一來,你很容易發現自己整理信息的過程中有所欠缺的地方,從而能夠及時補足這些欠缺。
剩下的事,就是不斷重復這個流程:尋找題材,深入思考,記錄并整理信息,向他人講述。只要你能堅持不懈地踐行這一點,假以時日,掌握經營學這門學問,成為創業或做項目的高手,這些終極目標必將實現。
如何閱讀和理解本書接下來的章節
通過閱讀本章的內容,我們學習了三井越后屋的創業邏輯,并對經營學的基本結構及重塑方式有了大概的了解。
總而言之,經營學是“6個領域”與“2個層次”的結合體。其中,“事業部層次”與“總部層次”的內容混雜在一起,6個領域的知識也分別有各自的存在理由和存在方式。因此,初學者無須操之過急,不要總想著把經營學這門學問作為一個整體,一次性拿下。
由此,本書的一個基本脈絡是:盡量將某個特定的商業項目作為研究對象,緊緊圍繞著該項目,抽絲剝繭地詳細講述具體的知識點與操作技能。所以本書將盡可能避免觸及“總部層次”的內容,而是主要聚焦于“事業部層次”的話題,以商業模式的視角和順序逐一講解,層層深入,直至達成最終的學習目的(圖014)。
這個順序是:第一章“目標”,第二章“價值”,第三章“能力”,第四章“收益模型”。而作為運營項目所需的3個附加要素,“事業目標”“共同語言”及“IT和AI”方面的內容將在第五章呈現。
第六章的內容將涉及經營戰略論的百年變遷以及經濟學(特別是以市場中的經濟主體為主要研究對象的微觀經濟學)的基本概要。
對那些經濟學基礎知識相對匱乏的讀者來說,提前預習也許頗有助益。
最后,還有一點需要特別強調。即便是同一個行業,立場不同,項目的屬性也會有所不同;同理,即便是同一個項目,在不同的條件與環境背景下,其運營方針或商業模式也將有很大的差異。這一點,通過本書的學習,特別是閱讀了那些和咖啡生意有關的案例后,相信讀者一定會深有感觸。
順便說一句,咖啡的話題將貫穿本書始終,讀者可以特別留意一下,并隨時做好“比較分析”的心理準備。
好的,接下來,在即將開始正題之前,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咖啡館的誕生經過以及咖啡生意的歷史沿革。

圖014|從目的而不是具體領域出發,去學習經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