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不播種了?!?
“所有人,都跟我走?!?
涂青元也懶得在這里跟他們解釋,與其長篇大論解釋,他們還不一定聽得懂,倒不如直接做給他們看。
眾人雖然有些懵。
不過一個多月的相處下來,大寨山的村民,其實都挺佩服他們這個大寨主的。
不管是兩府口的事情,還是宋明狄他們講述他們上山時的經(jīng)過,在這些人的眼里,涂青元就是牛。
......
涂青元帶著村民回到他的農(nóng)家小院,他便從屋里拿出來一卷薄膜,山村里的農(nóng)家人,家里或多或少都有備這玩意兒,本身在后世他們也馬上就要開春。
挺好。
“這是何物?”
一個村民有些好奇的問道。
“薄膜!”
涂青元隨口說了一句,不過并沒有特別去解釋薄膜是什么東西,一個多月相處下來,涂青元也變得聰明起來。
不解釋。
他拿來一把鋤頭,就在小院外面的空地上開挖,周圍圍觀的村民一個個都有些愣。
大寨主這是要作甚?
只是——
涂青元自顧自的挖著,約莫折騰了半個小時,他才指揮蘇同說道:“去給我拿幾根木棒來,多拿幾根?!?
“大寨主,這是作甚?”
宋明狄還是上前詢問道。
“育秧?!?
涂青元終于有時間給眾人解釋道:“水稻直接播種,會導致秧苗種植太過密集,這樣不利于秧苗的生長?!?
“今天我教大伙兒育秧,雖然過程繁瑣了一些,但是收成肯定比你們之前的種植方式更好......”說著,他停頓一下,才說道:“少說一點,至少增加五成收成?!?
所有人都愣住了。
可以比以前多收五成。
這要是真的,那就太好了。
要知道,現(xiàn)在大寨山除了要種植水稻、粟米之外,前幾天涂青元帶著幾個婦人,已經(jīng)在山頂種植了土豆、紅薯、還有玉米等他說的新型高產(chǎn)農(nóng)作物。
村民們倒也沒有提出異議。
反正現(xiàn)在大寨山的大小事情,都得聽涂青元的。
這是涂青元與張桂山、宋明狄他們這些人的約定,從今往后所有人都得聽我的,只要大伙兒聽話,我保證一年之內(nèi),讓大伙兒都過上好日子。
目前來說,九戶村民上山。
他們沒有經(jīng)歷原本應該經(jīng)歷的窘迫,比如初入山寨,糧食難以為繼,但是現(xiàn)在,涂青元給他們換回來了幾千斤精米。
也是因為有糧食,村民們可以很從容的在此安家立寨。
......
不多時,蘇同帶著兩個小伙兒,弄來了一堆木棒,全部都是手腕粗細的。
當著眾人的面,涂青元親自做起了大棚。
大棚其實做的并不大,主要是目前村民們開墾的水田本來就不多,這個大棚長三米,寬兩米,用木棒搭成一個框架,然后將薄膜覆蓋在上面,形成一個密閉的空間。
看著這個透明的大棚,現(xiàn)場村民一個個都覺得稀奇。
“宋大哥?!?
涂青元叫住宋明狄道:“拿十斤稻種,用水泡一個晚上,明天上午拿過來育秧?!?
“十斤?”宋明狄有些疑惑。
“十斤稻種,足夠咱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墾出來的水田......”涂青元平靜的說道:“我這種新的種植方式,不但節(jié)約稻種,而且收成還要比以前高?!?
“諸位信我嗎?”
眾人頓了頓,還是肯定的道:“俺們相信大寨主,大寨主說行,就一定行?!?
這些人心里,自然并不全信。
只是——
他們現(xiàn)在必須得信。
誰讓人家涂青元是大寨主呢?
簡單交代后,涂青元又讓蘇同他們,在大棚的另一端,按照他此前挖的一樣,再挖一個爐灶。
前世小時候,村子里每年都會育秧苗,那時候都是一個村子做一個大型的溫室育秧棚。
那時候,他們這些小孩子最喜歡待在爐灶旁邊,因為可以將家里帶來的紅薯、土豆扔進爐灶里烘烤。
蘇同他們繼續(xù)挖爐灶,涂青元則將宋明狄,還有張桂山叫到山崖邊的大石頭旁邊。
“宋大哥,山哥......”涂青元看著山下已經(jīng)挖出來的水田,平靜的說道:“這種新的育秧法,需要兩個月后,才正式開始插秧?!?
“插秧?”宋明狄愣了一下。
“嗯!”
涂青元微微點頭,道:“這種種植方式,產(chǎn)量確實比以前的方式更高,不過過程相對要繁瑣一些......”說著,他回身看向大棚,笑著說道:“明天開始燒爐育秧,等七天后,咱們就可以將秧苗插到田里,這個過程叫插小秧。”
“插完小秧,等兩個月,再把秧苗全部拔出來,然后再插到水田里......”涂青元繼續(xù)說道:“這便是新的水稻種植過程。”
“居然如此繁瑣?”
張桂山眉頭微皺,問道:“大寨主,這種方式,當真能讓收成增加五成?”
“哈哈!”
涂青元聞言一笑,道:“這只是保守估計,因為咱們現(xiàn)在沒有高效化肥,若是有高效化肥,畝產(chǎn)千斤也是有可能的。”
“畝產(chǎn)千斤?”
兩人聞言,皆是瞪大了雙目。
“沒錯。”
涂青元微微點頭:“雖然咱們現(xiàn)在沒有高效化肥,不過一畝水田,我覺得至少應該能夠收四百五十斤以上的稻谷?!?
涂青元本來還想說,要是能弄錯雜交水稻,產(chǎn)量還會更高,只是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這些知識還是太過于超前了。
先不管化肥,雜交水稻。
先教大伙兒改善種植方式,這也能提高水稻產(chǎn)量。
“現(xiàn)在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咱們可以很好的利用起來......”涂青元指著山下的水田旁邊說道:“咱們應該還能開墾三五畝水田出來。”
插大秧得兩個月后。
也就是現(xiàn)在村民們又有了兩個月的時間。
過去的一個月,十幾個青壯開墾了三畝水田,若是讓他們再開墾兩個月,不說開墾六畝水田,五畝應該沒有問題。
張桂山、宋明狄雖然相信涂青元。
但是這種新的水稻種植方式,讓他們心里還是有些沒底。
主要是,他們從未這么干過。
看兩人面露愁容,涂青元自然猜到了他們的心思,他笑著說道:“我知道你們對這種新的種植方式,還有些不放心。”
“因為你們從未這么種過?!?
“這樣......”涂青元笑著道:“咱們山寨現(xiàn)在有近三十口人,即使我的這種種植方式不行,也就是少收一季......”說著他停頓一下,道:“如果當真我的種植方式不行,過幾個月,咱們再去恩陽縣,典當一個琉璃瓶,到時候再買幾千斤精米回來,足夠支撐咱們到下一季?!?
聞言,張桂山、宋明狄都點頭答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