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9章 《史記》有關管仲的章節

《史記·管晏列傳》(有關管仲的章節)原文

管仲夷吾者,潁上人也。少時常與鮑叔牙游,鮑叔知其賢。管仲貧困,常欺鮑叔,鮑叔終善遇之,不以為言。

已而鮑叔事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糾。及小白立,為桓公,公子糾死,管仲囚焉。鮑叔遂進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于齊,有封邑者十余世,常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齊,以區區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貴輕重,慎權衡。桓公實怒少姬,南襲蔡,管仲因而伐楚,責包茅不入貢于周室。

桓公實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修召公之政。于柯之會,桓公欲背曹沫之約,管仲因而信之,諸候由是歸齊。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

管仲富擬于公室,有三歸、反坫,齊人不以為侈。管仲卒,齊國遵其政,常強于諸侯。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屏| 汾阳市| 讷河市| 崇州市| 锡林浩特市| 博野县| 哈密市| 洛隆县| 永定县| 青龙| 姚安县| 民乐县| 库伦旗| 宜城市| 丰顺县| 青铜峡市| 灵台县| 天气| 且末县| 霍林郭勒市| 砀山县| 册亨县| 彭山县| 长海县| 蓬安县| 营山县| 汽车| 会东县| 安庆市| 南平市| 沈阳市| 福泉市| 溧阳市| 垦利县| 德江县| 遂川县| 武陟县| 伊宁市| 六枝特区| 翁牛特旗| 苗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