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42下界 凡人
- 深淵簡史雜記
- 奪艮
- 2389字
- 2024-01-20 21:25:44
下界的誕生,原是動亂的時代潮流下,各個位面與星界的自救之法。但隨著下界的穩(wěn)定與可觀收入的呈上,這漸漸成了一種必行之法。
而隨著下界的增加和穩(wěn)定,下界也開始被道所承認,成了循環(huán)中的一部分。它們的誕生與消亡,不再完全取決于上界的意愿,它們有了自己的成長之道。
道的認可,是下界蛻變的開始。它們雖然仍是作為下界的一部分而存在,但也有了屬于自己的道,是可以脫離上界成為獨立之界存在的。
世界的升格,伴隨的便是其間生靈的強大。從此下界之物也,也有了修行的可能。
不過因為下界的上限普遍較低,到達上限后,生靈的修行便會出現(xiàn)停滯,或者說是禁錮。
達到上限的生靈完全能感受到來自天地的限制,這種被限制禁錮在狹小之地不得伸展的感覺,著實令人難受。只是一時還好,但可惜的是,這是余生都必須如此的。
修者與世界的矛盾開始逐漸無法調(diào)和,修者們要為自己搏一條出路,天地要維護世界的穩(wěn)定存在,又因受客觀條件的限制,無法快速成長。
于是,造成的結(jié)果就是,誰也無法為此退步,最后參考天外天,有了遣送到達修為上限的修者去往相關(guān)上界的做法,這便是后來的飛升。
后來移送生靈,減小禁錮由此帶來的飛升上界,也漸漸變成了一種法則一般的存在。
一開始飛升是借鑒諸神強大后,被動去往天外天的規(guī)則,后來規(guī)則修繕,人們有了選擇的權(quán)利。畢竟曾經(jīng)的飛升去往天外天,算是一種變相的囚禁,而后來下界的飛升,卻是一種尋求強大的方式。
-----------------
下界的強度是有限的,生靈能達到的高度同樣是有限的。當生靈的能力到達一界的上限后,他們便能清晰的感受到世界對于自身的束縛,而如何再提升,也成了生靈另一追尋方向。
當他們發(fā)現(xiàn)是世界在限制他們的成長后,矛盾便出現(xiàn)了。有的人意識到了,這或許是到了世界能供養(yǎng)的極限,并非是刻意的在壓制他們。但當他們其中發(fā)現(xiàn)天道的痕跡,陰謀論便開始盛行。
世界刻意打壓他們的論調(diào),開始盛行。由此,對于天道的恨也開始誕生。一開始也只是恨而已,但漸漸的反天道、逆天的意志開始出現(xiàn)。此后便開啟了一段殘酷的戰(zhàn)爭——修者與天道的戰(zhàn)爭。
一開始的修行,便是為了求長生,如今長生路斷,壽命將盡的修者,便開始發(fā)瘋。既然是天道小人斷他們的長生之路,那么他們何不翻了這天去,求一個長生!
這場戰(zhàn)爭說來只是界中的內(nèi)戰(zhàn)而已,影響也只在一界之中,并不算什么大事。但當諸天的意志在下界中蔓延,自殺式的攻擊開始震蕩整個位面,甚至上界也起了些波瀾。
修者雖然到了一界的上限,但因果已存的時代,想要翻天還是很難的。這并非是他們的破壞力不夠,而是他們也是構(gòu)筑天道的一部分。他們一息尚存,天道也將存在。
他們的力大可以毀了這星球、這位面,但無人能在死前將天道消滅。可以說,這一場運動從開始便是注定失敗的。可偏偏,無人知道失敗的緣由。他們只會以為,是天道太強,命運加身,因果束縛,導致他們無法擊敗天道。
一場可以預見的失敗,并不會讓殉道者們卻步。一個夢想中可以到達的終點,便值得殉道者們前赴后繼,哪怕九死一生。他們是賭徒,只要有一點希望,他們便可以為此舍生忘死。
畢竟,不賭,也是死。
而絕境,恰恰是可以孕育賭徒和瘋子的地方。
天道是無形無相的,是如今是神們也無法完全參透的存在,更何況下界還不是神的他們。
他們帶來的傷害自然是有的,也同樣推動了飛升的進程。動蕩,使得世界、生靈開始尋求自救,天道便也緊迫的行動起來,然后便有了飛升。
事情其實很簡單,到達了上限,換個上限高的地方便是。但這個換,也不是可以隨便換的。
世界大多封閉,各有特色,這就使得世界不同,修行的方式便也有不同,修者不一定能適應(yīng)。世界不同,修煉體系不同,并不會導致去往的修者修為盡失。
但這只是暫時的,他們的情況相當于將充滿電的電池丟到無電之處,當存蓄的電量用完之后,他們便只是空有境界帶來的肉身強大,而無法再補充和使用能量,和修為盡失也差不多了。
除此之外,加上世界對于外來者的排斥,想要直接送他們?nèi)ネ缫彩遣蝗菀椎氖虑椤?
此外,還需考慮修者的肉身強度,否則兩界之間的空間穿行,就足以失去生命。
所以實驗,只在小范圍施行,也就導致那個時代,總有修者莫名消失。最后的結(jié)果是,參照天外天的飛升開辟相關(guān)世界的特殊通道。
由特殊的通道直接聯(lián)系上下界,這是一部分,另一部分,便是位面的趨同演化,以此增加兩地的契合度。
所以在后來,上界與其下界之間的法則是極其相似的,有著近乎完全一致的底色。這增加了兩界生靈對于世界的契合,但無形間也減少了世界的獨特性。
當然,這也同樣增加了兩界的聯(lián)合,使得他們漸為一體。界與界之間的封閉,同樣是降低了的,所以界與界之間的穿行變得容易了一些。
-----------------
凡人,是下界誕生后的產(chǎn)物。下界在未成體系之時,便已有生靈,只不過那時的下界生靈,無法修煉。
而凡,這個概念,誕生的卻很早,早在神魔時代它便被用于稱呼普通生靈,稱為凡靈,普通生靈之意。
下界誕生,其間的生靈也很普通,但由于大多數(shù)下界誕生的生靈以人形為主,所以初見他們的深淵眾神,將其稱呼為凡人,意為普通人形生靈。
這其中并無輕蔑之意,只是為了為了便于稱呼,以及區(qū)別其不同、表現(xiàn)其點。
而凡人在后來,也確實成為了下界的主流生命,甚至上界,也漸漸以人形生靈為主流生命。后來,各界生靈化形也往人形靠攏。
在時代的變化中,人形,成為主流。這到不全是物競天擇,只是人形生靈,在那個時代確實強勢,可謂版本之子。
凡人其實沒有什么好講的,雖然在后來的人族分支里,凡人獨立成為一支,與其他人種隔開,并且被標以弱小之名。從那時起,凡人開始被用來特指特殊人種之外的所有人族。
所以,凡人種這一支,自然是人數(shù)最多的。也因此,在后來的流傳里,提到凡人,第一印象大多為人數(shù)多,可塑性強,但自身是極為弱小的存在。而這,也漸漸成為凡人的標簽和刻板印象。
再后來,或許還要加上貪婪、愚昧、邪惡、愚蠢等等能想到的負面標簽和刻板印象。
再后來凡人這二字代指的東西不在只是人這個物種的存在,還加上了許多的附加意義,而凡人也逐漸成為一種可以用于鄙視的蔑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