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拜訪鄭玄
- 三國:我謀士單挑呂布,很正常吧
- 吾乃咸魚王
- 2024字
- 2023-09-10 12:33:00
等到曹嵩這邊收拾完一行人直接前往下邳,趙寧心中也是出了一口氣。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一切進行順利。
只要徐州不出大問題,那么接下來事情就好辦多了!
不過這樣一來,計劃就要改一改。
先把曹嵩送回下批之后,趙寧這才與陳登前去拜訪鄭玄。
說起來這鄭玄在東漢末年,也是風云人物。
因為黨錮之禍被囚禁良久,放出之時又趕上黃巾之亂。
拒絕了朝廷的征辟,從此以后安心鉆研經學,后世奉為經神。
教育弟子也是如同孔子一般有教無類。
在徐州地區,但凡有心求學,便可前來聽課。
他跟當代大儒盧植師出同門,都是馬融的學生。
而且鄭玄不是那種約定俗成的人。
他通過自己的理解將儒學重新批注,尤其重視不要亦步亦趨,而是要有自己的想法。
在讀書人中的影響甚大。
不過他沒有如同自己的老師一般屈從權貴,而是選擇淡泊名利。
因此頗為世人所稱道!
趙寧就看到遠遠的有一群人圍在一處。
陳登一看就笑著說道。
“鄭司農是在講學了,自明隨我去聽一聽吧。”
這古人說話太強調簡潔。
趙寧聽了一陣,感覺有些費腦子,反應過來之時,周圍的人紛紛開始相互交談。
抬頭看去剛才還在講課的鄭玄,現在已經離去了。
陳登一拉他的袖子。
“自明隨我來。”
到了門口地上拜貼,趙寧便開始打量院子。
這就是普通的農家小院,甚至顯得有些貧寒。
趙寧有些想不通,這鄭玄再怎么說也是個大人物,怎么會住在這種地方?
此時一名老仆出門一拱手。
“兩位公子隨我來吧!”
進到房內更加貧寒,不過一桌一床幾個蒲團罷了。
鄭玄一身布衣,臉帶笑容。
“元龍此次前來所為何事啊?”
陳登躬身行了一禮開口介紹道。
“這位乃是曹公帳下趙寧趙自明,前幾日與他交談之時,他說了一句話。”
“民可使,知之,不可使,由之。”
“平日先生的文章我也有拜讀,感覺此言與先生所說,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所以今日,便引他來見!”
鄭玄一聽上下打量了一下趙寧。
面前這大漢給他的視覺沖擊感太強了。
膀大腰圓,五大三粗,那發達的肌肉,讓人感覺隨時都會炸裂。
真是想不出這樣的人,怎么會說出如此的話語?
雖然心有疑惑,但是也只是一閃而逝,鄭玄伸手做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想不到自名年紀輕輕就有這般見識,讓老夫佩服,快請入座!”
落座之后,趙寧也不藏著掖著,直接便說道。
“我只是聽元龍兄提起先生之名,所以心中生出仰慕之意,特來拜訪。”
鄭玄聽完之后想了一下,開口問道。
“聽說曹孟德如今在兗州收復了百萬黃巾,這些人會如何安置?”
“我奉曹公之命,給這帶領這些人開辟田地,在兗州屯田!”
“哦!這些黃巾殺伐過甚,頗為殘暴,如何能夠聽從號令?”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授予其田安其心,讓其心有所往,自然就會聽命行事。”
“話說的雖然簡單,卻不是凡人所能為也,看起來自明頗通治民之道!”
“雕蟲小技,在先生面前不足掛齒。”
而鄭玄則是輕輕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
“當今天下朝綱不振,皇權旁落,天下群雄并起,意圖逐鹿于中原!”
“殺伐者多,仁德者少,若人人都如同自明一般,那這天下用不了多久便可大安。”
沒想到這鄭玄對于天下大勢看的也是很準的。
就算是陳登,他也只是覺得這世道要亂了。
但是鄭玄卻說出逐鹿于中原這番話!
這擺明了就是鄭玄覺得,要是沒有人力挽狂瀾,這就要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陳登聽到這話,臉色微微一變。
“先生真的認為天下之事敗壞至斯?”
鄭玄再嘆一口氣,搖了搖頭。
“董卓匹夫挾持天子,可天下諸侯匯聚于酸棗,不能克賊,反而相互猜忌。”
“自天子蒙難遷于長安,天下諸侯便開始相互攻伐。”
“此乃亂世之兆也!若是無人力挽狂瀾,我大漢天下恐怕就要傾覆了!”
說到這里,他的語氣之中帶上了悲婉之意,眼圈都紅了起來。
漢朝自立國起到如今已經有了四百多年,建立起來的一個強盛的帝國。
也將漢家兒這個名號傳遍四野。
更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以后就確立了君王與儒家共治天下。
所以對他們這些讀書人而言,對于漢朝的感觸可以說十分的復雜。
趙寧感覺這話題有些沉重,當下就淡然一笑說道。
“先生此言差矣,這事情已經到了這種地步,自然要迎難而上。”
“如果光傷心感懷而無所作為,豈不是天下局勢將要更加敗壞?”
鄭玄一聽眼光微微一聚攏。
“自明覺得當今天下還能重整山河?”
趙寧心里面還是很清楚的,雖然說曹操野心的確很大。
可是他也是一個非常懂形勢的人。
要不然中其一生也沒有篡權,這就是明證!
或許是他想要當霍光,但是不想如同霍光一般身死之后全家被殺。
也有可能是想要讓自己的后代順利的完成權力交接。
不過最終的結果就是曹操并沒有篡漢。
于是他當下就說道。
“兗州曹公雖然說如今剛剛嶄露頭角,但是將來必定會匡扶漢室,定鼎天下!”
鄭玄眉頭輕輕一皺,他對于曹操可沒有什么好印象。
一個矯詔的人會是一個忠臣嗎?
“自明這話似乎是有些言過其實了吧?”
有事啊!
趙寧非常敏銳的捕捉到,鄭玄對曹操有意見。
他還想要拜在鄭玄門下,趁著這個機會給自己撈個資本。
怎么看起來一開始就撞了一個南墻?
不過他可不是那么容易認輸的人,當下便說道。
“先生或許認為上位者當品德兼優,可是先生當知,春秋之時諸侯并舉。”
“為取勝,爾虞我詐無所不用其及,如此才能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