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代總序

日本藝術美的魅力

葉渭渠

在研究日本文學、文化、美學的過程中,我深深地被日本藝術之美所感動。在完成了《日本文學史》《日本文化史》《日本人的美意識》三本書的寫作計劃和主編了“日本古典名著圖讀書系”之后,我的心身完全融入了日本藝術美之中,抱著一種探索日本藝術的昂揚激情,急不可待地要編著一套日本藝術圖庫,呈獻給我國讀者,以共享這種藝術美的愉悅。

也許人們會問:日本藝術美在哪里?日本藝術為什么有這樣大的魅力?

翻開這套“東瀛藝術圖庫”,日本藝術之美就會從簡單的文字里明晰地透露出來,就會從多彩的圖片中形象地映現出來。無論是從日本建筑、繪畫、工藝美術,還是從日本文學、戲劇,都可以發現它們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將根深深地扎在島國的土壤中,在外來的新風吹拂下綻開古樸美的花。它們的美,既來自日本本土文化之源,也得自日本文化與外來文化“雜交”之果,明顯地表現出日本民族藝術的特質。

從日本建筑卷中,我們可以看到具有濃厚日本色彩的原始神社建筑,以及接受中國佛教建筑的影響后興建起來的諸多佛寺。可以看到從模仿我國書院式茶室到構筑純日本式的草庵式茶室,或者中國式輝煌的如日光東照宮,日本式簡素的如桂離宮、修學院離宮,兩者并存于同一個時代。還可以看到庭園建筑從亭臺樓閣到實現日本化,出現了“枯山水”石庭園。日本建筑藝術的最大特色,就是吸收外來建筑藝術的精華,又堅持在本國風土中釀造出來的美,即將素材置于自然中再組合,在至純的自然、至真的簡素中,展現其臻于極致的美。

從日本繪畫中,我們既可以看到原始時代的土器、銅鐸的線畫和古墳裝飾性壁畫,從中尋找到日本繪畫的源流,也可以發現學習中國佛畫,實現佛教與神道融合后出現的“本地垂跡”,又產生了日本式的垂跡畫。還可以看到學習中國的唐繪,發展為純本土的大和繪,其中“隔扇·屏風畫”和“繪卷”成為日本民族繪畫藝術的獨特形式。日本水墨畫,無疑是受到中國宋元水墨畫的深刻影響,卻又與中國宋元水墨畫審美情趣相異,獨創了深藏禪機的日本水墨畫風格,即融會了日本“空寂”的藝術精神,追求一種恬淡的美。在引進西方的版畫后,又開辟了純日本式版畫的新天地,產生了浮世繪。明治維新后,流行的近代西洋畫演化為近代日本畫,形成兩者并存的局面。

同樣地,從《日本工藝美術》《日本戲劇》《日本文學》中,我們都可以看到日本藝術這樣的發展歷程。我在一篇文章中說過,“日本文明創造性的發展,堅持了兩個基本點:一是堅持本土文明的主體作用,一是堅持多層次引進及消化外來的文明。可以說,在世界文明史上,沒有任何一種文明像日本文明如此熱烈執著于本土文明的傳統,又如此廣泛攝取外來的文明,如此曲折的反復,又如此藝術地調適和保持兩者的平衡,從而創造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質的新的文明體系。”

作為日本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日本藝術也是如此,我們從這五卷本的“東瀛藝術圖庫”里,不是也可以發現日本藝術是不斷以對傳統文化的眷戀為主軸,以外來文化的刺激為輔線創造出來的嗎?這是一條日本藝術發展的規律,這是一個具有日本民族特質的藝術體系。

也許日本藝術美就在這里,也許日本藝術美的魅力也就表現在這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化县| 蚌埠市| 西乌珠穆沁旗| 阿拉善右旗| 齐齐哈尔市| 光泽县| 宜丰县| 桓仁| 林芝县| 青岛市| 霍州市| 油尖旺区| 普定县| 三门县| 山阴县| 新津县| 离岛区| 乐陵市| 阿图什市| 康定县| 高阳县| 永顺县| 平湖市| 甘肃省| 肇东市| 宁明县| 广南县| 多伦县| 古田县| 巍山| 禄劝| 安新县| 呼伦贝尔市| 云南省| 日土县| 横山县| 定西市| 那曲县| 无棣县| 依安县| 临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