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通透
  • 楊天真
  • 1648字
  • 2023-09-13 15:06:28

自序

知行合一,從知開始

我被不少朋友稱為“人間清醒”,或者說我活得通透,其實這是個令人困惑的評價。人真的能活得通透嗎?無論想得多明白,當躬身入局、動心動情的時候,幾乎不可避免地會困擾、痛苦,我當然也不例外。但這么多年來,我一直努力地自我探索,想搞清楚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人,為什么會在種種局面下產生情緒,情緒又該如何被我消化或使用,從而讓自己成為一個情緒穩定的“想得開”的人。所以,我絕不敢自稱“通透”,但確實在孜孜不倦地探索如何更好地理解世界和人心,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我最欣賞的一種品質,或者說是一種能力,這句話有很多解釋,可以簡單理解為說到做到,思想和行動統一。

我在20歲出頭的時候聽到這四個字,覺得可簡單了,都知道了還能做不到嗎?后來發現這真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大多數時候,我們以為自己知道了,其實我們不知道;還有很多時候,我們確定自己知道了,行動卻做出了相反的事情。

到底什么是“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這是王陽明哲學的“知行合一”。他把“知”“行”看作一個連貫完整的過程,行動總是基于已有的“知”而來的意愿,而“知”又在行動和實踐中得到進一步展開。

絕大多數人被擋在了第一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還有些人,知道自己不知道,卻又不知從哪兒知道。有些人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度過自己的人生,但隨著時間和歲月的變化,每個被啟智的人,都在成為自己的路上,不斷地找尋自我、確定自我。所謂“知己”,先要“觀己”,不只從內觀,還要從外觀,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有段時間我非常痛苦,因為我不斷地看見自己的錯誤和短板,甚至自己人性里惡劣的部分。比如小時候,我看到螞蟻就會拿水槍去滋它們,這些螞蟻沒有惹到我,我為什么要傷害它們?出于兒童的本性,只是覺得好玩,或者有一種恣意的快樂。隨著慢慢長大和思考,我意識到,這可能就是人性的本能,是強大的生命必然在弱小的生命面前彰顯自己能力的本能。之后我反問自己:我要做這樣的人嗎?做一個僅憑天生的力量就無視其他生命、任意使用自己能力的人嗎?不,我不是要做這樣的人。想明白這個問題,就明白了自己不應該欺負那些力量弱于自己的人。此后,對待生活里遇到的所有人,我都盡量保持尊重、禮貌,理解他人的態度,友好地對待陌生人。

所以,認識到自己的惡的過程是一個非常寶貴的經歷,只有不斷地刷新自我認知,才會做出選擇——我要做個善的人還是惡的人?我要做個負責任的人還是任性的人?我要做個對朋友好的人還是自私的人?我要做個強大的人還是怯懦的人?我要做個事事爭輸贏的人還是不爭不搶的人?當你想清楚自己的選擇的時候,就不會難受了。那些痛苦的人往往是因為對自己認知不清晰,明明自己想做這樣的人,但行為展現出來的是另外一種模式,于是囿于想要的太多卻又得不到。

我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讀到了劉墉的一本書——《我不是教你詐》,這本書開啟了我對人性的理解。當然,這也讓我有點兒早熟,過早地理解了人的行為有跡可循,我們幾乎不可能對抗人性中的愛恨情仇,而理性就是用來把人性往更善意的道路上引導的。

我的第一本書《把自己當回事兒》受到了很多年輕朋友的喜歡,于是我決定寫第二本書,談一談我這個階段對人性的理解。因為我看到了太多的痛苦與困惑,都受困于對自己個人體驗的過高預期,而不能明白這幾乎是所有人都要經歷的感受和階段。或者,對人的行為過于標準化的理解,而看不到行為背后深深的情緒和動機。于是我把自己對人性的理解,用我的語言講出來。我盡量用簡單的、口語化的、好理解的詞句,絕不咬文嚼字,絕不賣弄,挖掘人性中一些共性的東西,希望我們能更好地理解自己,也理解他人,更重要的是,建立自我的價值系統,這件事我會在這本書中反復提到,因為這就是“人間清醒”的關鍵法門。我希望,如果你有機會讀到我的書,它能給你一點兒關于人性的啟發,猶如我當年被啟發過一樣。

自我探索之路,漫長且艱辛,活成“人間清醒”,從讀懂人性開始。

楊天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莲县| 芮城县| 奉贤区| 嘉鱼县| 湟源县| 西盟| 台江县| 呈贡县| 筠连县| 灵石县| 三亚市| 卢氏县| 黄梅县| 古田县| 加查县| 长春市| 南靖县| 呼伦贝尔市| 临朐县| 百色市| 永善县| 九龙县| 瑞昌市| 吉林省| 越西县| 孟连| 合山市| 长沙市| 寿光市| 广汉市| 旬邑县| 黔江区| 南投市| 镇坪县| 翼城县| 安徽省| 元谋县| 赣州市| 麦盖提县| 潢川县| 天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