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祭司的人選
- 山河永鎮
- 康總瞎啵啵
- 3529字
- 2023-09-03 15:34:30
今日的上京格外熱鬧。
處處張燈結彩。
連日來的大雪,雖給交通帶來不便,但想起明年的豐收,這些不便也都變成了小事。
皇帝體恤百姓。
在上京內外設立暖房,命官員設立粥棚接濟窮苦的百姓。
外城也很熱鬧。
各個店鋪都掛上了紅布,有些店大的,還掛上了紅綢。
年關將至,大衍舉國同慶。
衍昭被幾個宮女梳洗完畢,換上新衣,像一個瓷娃娃,惹得后宮眾妃喜愛連連。
衍琞登基后,原來的藩王妃呂氏正式冊封皇后。
后來又進行一次選秀,目前后宮總有一后兩妃四美人。
大衍四位皇子,一位公主,除了四皇子衍昭年紀太小,其余三皇子再衍琞登基后第三年,陸續繼位藩王,公主也冊封為帝國長公主,領一郡之地。
再過幾年,衍昭也會被冊封出去。
大衍四位皇子,均有向那個位置爭奪的權利。
這些年對于三個哥哥的明爭暗斗,衍昭心里也有些了解。
邁入大殿內,后宮諸人皆在。
畏懼首位,是一位慈祥的老嫗,臉上皺紋雖深,但看著挺精神。
自己的母后呂氏坐在下首小心服侍著。
“皇孫拜見皇祖母,拜見母后”。
老嫗開心的說道:“快起來,昭兒快來祖母這里”。
衍昭起身,向幾個妃子美人行禮后,快步走向老嫗。
老嫗為如今太皇太后,娘家姓徐。
一生有三子,二子五歲筑基出了岔子,沒幾個月就薨了。
長子當了皇帝。
稱衍恒宗。
衍恒宗一生無子,駕崩的突然,而衍恒宗這一脈,衍琞血緣最近,威望最高,故才有衍琞兄終弟及的合法性。
衍昭乖巧的拖鞋上榻,徐氏疼愛的捏了捏他的臉:“七心居新上的糕點,孫兒快吃”。
一旁的皇后笑著道:“您就寵他吧,這糕點老大老二都沒吃上,他卻先吃了”,
徐氏看著孫子吃東西的樣子,心里越發喜愛:“他倆都是大人了,吃什么吃,寡身孫兒想坐哪兒就坐哪兒,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對了,老大老二都回來了,老三去哪了”?
呂氏連忙回答:“老三遠,送信的說許是明日能到”。
徐氏點點頭:“老三比昭兒大不了幾歲,如今也有十五,封了那么遠,苦了孩子,聽說他的封地土司作亂,不行就再派些甲士謀臣,幫幫他”。
皇后呂氏做出悲哀的表情:“是啊,老三走的時候才是個不大點的孩子,南方不比我們,毒蟲瘴氣布滿,土司也不服王化,確實辛苦”。
:“你做皇后的,要幫兒子,我們這位陛下,整日里就是修煉,兒子受苦也不管,前段時間那個叫崔什么的,上書彈劾,如今怎么樣了”?
皇后一聽,臉色一變,連忙岔開話題:“聽說是降旨問罪了,后面的臣妾也沒問,對了,老大有子了,如今未過夭折時日,他說過兩年抱過來給您瞧瞧”。
一聽有了重孫,徐氏臉上高興:“寡身生了三個兒子,二子夭折,剩下兩個也沒生下幾個”,一指衍昭:“靠著這四個怎么能行,民間都講求多子多福,這皇家香火,萬萬不能斷了”。
一說到兒子,徐氏臉上也有些傷心。
看著吃完擦嘴的衍昭,疼愛的抱在懷里:“昭兒開口,這是天大的喜事,如今四海平定,天下太平,要是我的老二還活著該多好”。
眾人一聽老太后說起了傷心事,連忙安慰。
徐氏兒子早早離開,這是她心里一件難過的事情。
而衍昭受寵也與此事有關。
當年衍昭被已經故去的衍恒宗下旨,接到上京醫治。
太皇太后一看見衍昭,就留下了眼淚,嘴里不住喊著:“老二,老二你回來啦”?
如今的衍昭逐漸長開,但和徐氏二子還是有些相像。
加之衍昭幼時遭遇,使得徐氏對衍昭的疼愛遠超其他幾個皇子。
安慰了好一會,老太后不再難過。
幾人也討論起祭司事宜。
今年的祭司不同往日,規格極高。
連“三天”都派了重要人物參加。
而此時的紫云殿內,也坐滿了商量祭司事宜的大臣。
衍琞坐在龍椅上閉目養神,大臣們相互之間激烈的討論。
“右相,此次祭司主持,都說好了為青云宗大宗師,各項東西都準備了,怎么突然變了”?
右相徐孑撇了一眼剛才說話的人,沒有出聲。
馬上,就有人替他說話:““三天”派了一位大主持前來,本次祭司關乎天下,當然要地位更高的人來主持”。
:“青云宗立新土八百載,為天下門派之首,又是我大衍國司,這“三天”的一位大主持,如何居于上位”?
:““三天”抵御舊土也有八百余載,為整個新土守護者,有了“三天”,也是對其余諸國的威懾”。
:“………………”
其余官員吵的不可開交,衍琞看似漠不關心,實則在看兩位丞相。
無論下面的人怎么吵,左、右二相不為所動。
兩人相對而坐,沒有交流。
:“如果是三百年前的“三天”,稱一句守護者不為過,可如今的“三天”徒有其表,要不是他們,北宛能奪我三郡之地?
“守護者?哼,我看是蛀蟲罷了,他們不單掌握故土的資源,反而新土的產出,他們也要插一道,這是什么道理””?
此時的右相終于有了表示:“張大人!”
張相如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趕忙向著皇帝跪下:“陛下,臣一時口無遮掩,望陛下責罰”。
衍琞面無表情:“罰俸三月”。
聽見皇帝開口,眾臣也安靜下來。
衍琞看著低頭的左相道:“嚴相,你是什么想法”?
嚴世如在兩個太監的攙扶下,緩緩站起身子,向著衍琞拱手行禮:“回陛下,此次祭司,乃祭司皇家先祖及各位英烈,青云宗自開國太祖陛下以來,便是我大衍國司,前些年的祭司,都由他們主持,今年青云宗大宗師親至,該由他主持”。
衍琞沒有說話,反而看向右相徐孑。
徐孑年輕一些,也走上前:“陛下,新土各國對“三天”的承認是一致的,陛下御極以來,雖四海升平,但依然有些撮爾小國,不服王化,“三天”大主持的到來,正好證明我大衍統治新土的正當性,也可震懾國內外肖小”。
嚴世如冷哼一聲:“前朝大秦暴虐,至故土侵襲加重,民不聊生。各地紛紛起義,我大衍太祖皇帝不忍百姓生靈涂炭,將一盤散沙重新回籠,建立大衍,乃奉天承命,不需要“三天”來證明”。
徐孑先是拱手,接著道:“太祖陛下建立不世奇功,若再得“三天”加持,王朝萬年也未嘗不可,況且如今故土侵襲更甚,三天也有些力不從心,我大衍為新土最為強盛之地,“三天”代表天下修煉者的圣地,兩者相加,我大衍王朝永固,“三天”可繼續抵御故土,兩者都可收益”。
右相說完,眾官員又七嘴八舌的討論。
這時,鎮撫司大司馬陸斗上前。
陸斗為鎮撫內外司總管。
外司對外,主要負責他國情報,修煉者亂法,在特殊時期甚至可以直接越過兵部指揮大軍。
而內司主要負責監察百官。
鎮撫司在大衍地位特殊,大司馬陸斗地位可以與左右兩相持平。
陸斗先是看了一眼眾官員,接著對衍琞行禮:“陛下,右相說的有理,但也有些偏頗?!?
衍琞示意他繼續說。
:““三天”守衛新土不假,但新土各國也每年都在派遣甲士,修煉者一共抵抗,如今故土侵襲加重,各國派的人也越來越多,這雖是各國本份,但“三天”不但每年要各國資助,連各國派出聯軍收獲的資源也要截下三成。
按照比例,我大衍國力最盛,每年派出的人最多,有些小國僅僅只派百余人,而我大衍卻要派一萬精兵和入了品的修煉者,他們功勞最大,收獲資源最多,卻被截取的資源也最多,這是為何”?
聽完陸斗的一番話,百官點頭。
而左相嚴世如趁熱打鐵:“陸大人言之有理,我們感念“三天”功績,但三天有些做法實在讓人寒心,通過此回祭司,我們也要讓“三天”知曉我們的不滿”。
大家都不說話,話都說到了這份上,只等皇帝最后裁決。
衍琞起身,百官跪。
他沒有理睬百官,徑直走向殿門,看向殿外。
大衍建國二百余載,皇宮繼承秦,二次修繕。
但依舊抵不過歲月的侵襲。
有些地方的朱漆已經脫落。
百官無人動身,左右兩相跟在衍琞身后。
衍琞轉過身:“此次祭司,請青云宗大宗師主持,而“三天”的大主持,替朕起草奏表,于祭司當天,同朕一起,上慰英靈”。
百官齊道:“陛下圣明”。
而有幾個官員還想站起來說些什么,被右相徐孑眼神制止。
按照祭司禮儀,主持祭司中,地位最高的并不是皇帝。
誰主持祭司,誰地位最甚,能主持祭司的,可以等同于國家認可。
看似青云宗在朝堂內贏了一局,但“三天”的大主持居然可以同皇帝一起奏表,地位也不差,畢竟奏表這件事,近幾十年來,是只有皇帝能干的工作。
百官開始心里嘀咕。
如今朝堂被左右二相把控。
陸斗雖然地位尊崇,但國事很少參與。
看著右相,眾官員都覺得此次,是徐孑輸了一頭。
退朝后。
眾官員三三兩兩離開。
嘴里還討論著朝上發生的事情。
左相坐在門外,似乎在等什么人。
徐孑看了一眼嚴世如,微笑拱手:“老丞相”。
他比嚴世如小十歲,雖地位相當,但也不敢造次,老老實實行禮問好。
嚴世如也報以微笑:“徐大人辛苦”。
:“都是為國事操勞,嚴相老當益壯,陛下和我們都指望著您呢”。
:“徐大人后生可畏,還要多多辦事,為君憂心”。
兩人簡單打了招呼,徐孑離去。
左相嚴世如還沒有離開的意思。
不一會兒,鎮撫司大司馬陸斗出來,看見嚴世如,行禮:“嚴相有事?”
嚴世如微笑:“陸大人秉公直言,本官在此等待,是為感謝”。
陸斗連忙回應:“嚴相言重了,本官從心發言,當不得,當不得”。
嚴世如依然微笑,緩緩起身。
陸斗攙扶。
嚴世如拍了拍陸斗的肩膀,在太監的服侍下,坐上了轎子。
陸斗行禮后正要走,嚴世如卻掀開小簾:“陸大人,你我為君分憂,以后還需多多溝通”。
陸斗再次行禮:“嚴相先行,晚輩執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