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媽把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她不敢相信這一切是真的,可是匯款單就在眼前,又怎么說呢?
先不管了,下午英子媽去了街上的郵電所,領取了匯款。拿到錢的那一刻,她的腦子里都跟做夢一樣。
可能英子爸確實已經改好了吧。
今年的春節,英子媽心情很好,就連那讓人心煩的水井,好像也變得不重要了。
這段時間,她聽得最多的,就是外面又辦了多少工廠,又有誰家的親戚去哪里打工了,一個月能賺兩三百,技術工的話,有四五百呢。
開了年,村子里,好像少了些年輕人,聽說出去打工掙錢了。立軍讀高三,小英子讀初二。英子爸又寫了封信回來,這次寄一百塊錢給家用,說大錢要攢著還賬。
英子媽終于給他回信了,說了一下家里的情況。又說,立軍今年高考,正是關鍵的時候。家里不能沒有人看著,要給孩子一個穩定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要去打工,至少得等立軍畢業了,看看他考試的成績再決定。家里的債也還清了,等天氣暖和一點,再養兩頭豬。田目前還是要種的,糧食才是根本。
最后,還是讓英子爸不要太操勞,上班注意身體。
二月初,英子媽就抓了四只小豬崽。她依舊起早貪黑的干農活,割豬草,喂豬。小英子自從上了初中,也住校去了。
平時就英子媽一個人在家,晚上,她也是早早的就吃過晚飯,關門上樓去。
或者在臥室里縫補衣裳,或者看看英子爸的來信,累了困了就睡了。
自從英子爸每個月都寄一封信和匯一百塊錢回來后,英子媽的心情都是非常的好,而且,她好像還注重起自己的容貌打扮來了。
其實,英子媽長得是好看的,就是個子不高。臉上也因為風吹日曬雨淋,膚色偏暗,長了不少黃褐斑。
她常常會拿出相冊,翻看以前拍的照片。小兩口帶著孩子去市里旅游的時候拍的,那時候立軍三歲左右,小英子一歲左右,還抱在懷里呢。
她想起了剛嫁過來的時候,英子爸還是很勤快,踏實的一個人。生兩個孩子,坐兩次月子,也都是被婆婆照顧得很好。
兩夫妻也經常一起出門干活,閑暇的時候,要是打谷場有放映電影,都會帶孩子們一起去看。
那時候,別家沒有錄音機,英子家有,別人家沒有落地扇,英子家有。。。那時候,英子家的經濟條件是村里人人稱羨的。
可是,經濟好了,英子爸就結識了村里的一些酒肉朋友。慢慢的,開始深更半夜才回來。
后面英子爸喜歡上了打牌,脾氣也變得暴躁了,輸了錢動不動罵人,甚至經常夜不歸宿。
真正讓英子一家陷入絕境,是那次變故。,那時候,只有落井下石,沒有雪中送炭。英子媽才真正體會到,什么叫人情冷暖,人心淡薄。
和英子爸的每一次爭吵,都讓她身心俱疲。貧賤夫妻百事哀,更何況夫妻不同心。每每想放棄的時候,看看可憐的孩子,她只能拼命咬牙的堅持下去。
五年的困苦生活,不堪回首。英子媽時常看著相冊里的照片,百感交集。
時間很快,黑色七月來臨。立軍高考這天,英子媽沒有去地里干活。
她早早的用籃子裝上今天凌晨煮好的整雞和豬肉,魚,水果,糕點,一小瓶白酒,打火機,鞭炮和一束香。
去廟里敬菩薩,她擺好供品,跪在供桌前的蒲團上,虔誠的禱告:
“今天我兒立軍高考第一天,求菩薩保佑他金榜題名,金榜題名,金榜題名。心愿實現的話,我再來答謝菩薩。”
拜完菩薩,英子媽回到家,就打掃衛生,沖洗豬圈。這四頭豬已經長大了,可以出欄了。要是立軍高中了,就要留一頭殺來辦酒席呢!
因為,放了暑假。小英子也在家,她看著英子媽在忙活,也趕緊放下暑假作業,去水井幫忙挑水來給豬們洗澡。
高考結束了,立軍回了家。母子三人,還是像往常一樣,英子媽做農活,兩兄妹能幫的就一起去,去不了的就在家做好家務,到飯點,等英子媽回來了,一起吃飯。
吃完飯,立軍幫忙收桌子碗筷,小英子刷鍋洗碗。英子媽每每這個時候,心里就特別的欣慰。
過了半個月,立軍的高考成績終于日盼夜盼的出來了,他被某一線城市的一家大學錄取了,計算機專業。
英子媽雖然不懂什么叫計算機,但是,她知道兒子終于考上大學了!
親朋鄰里都來道賀恭喜,畢竟一個偏僻山村,能出一個大學生是不容易的,更何況是名牌大學,所以,就連鄉里都派人來祝賀,英子家自然是得殺豬擺酒才行。
英子爸在信中得知了這個好消息,當天晚上就和廠長請了一個星期的假,第二天一大早就坐客車回來了。
英子爸留著利落的短發,穿著淺藍色短袖T恤,灰色西褲,扎一根深棕色皮帶,白色襪子米色皮鞋。挎一個黑色皮包,左手手腕上戴一只手表。
他帶著大包小包回到家,基本都是些吃的零食,水果,這些東西只有在城里才買的到。
到了晚上,孩子們都去隔壁房間睡了,英子媽在窗前梳頭。英子爸走到她身后,伸出手在英子媽眼皮底下搖了搖。
“嗯?好香啊!是什么東西?”
英子媽驚喜的拿過來看了看,問。
英子爸看到英子媽的反應,有點得意的說:
“祛斑霜,你不是說,臉上的斑有點嚴重嗎?我就問了我們廠里辦公室的小姑娘,她們給推薦的這個牌子。”
“很貴吧?”英子媽有點舍不得的問。
“貴什么貴,再貴,給你買也不叫貴。商場柜臺說這個牌子祛斑效果很好,你先用看看。好的話,再買來用。”
雖然,英子媽是覺得祛斑霜貴,買了好浪費錢。但是聽英子爸這么一說,好像又值了,當時心里美滋滋的,也就不再說什么。
因為英子爸的技術好,老板和廠長都很器重他,和他關系也不錯。所以,現在英子爸的待遇是還可以的,有自己獨立的宿舍,工資也漲到了八百多,還可以在廠里自由活動。
在家的這幾天,英子爸幫忙英子媽把三頭大豬賣了,得了兩千多塊錢。又擺了升學酒,宴請親友鄉鄰。
當天,英子家的院子,人頭攢動,大伙兒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小英子大伯一家子和小英子的爺爺奶奶,也都回來了。小英子伯伯特別自豪,因為自己供出了一個考上大學的侄子。
席間,大家紛紛表示祝賀,而小英子的爺爺奶奶看到英子爸浪子回頭,有出息了。也端起酒杯,父子倆冰釋前嫌,重歸與好。
英子媽特別自豪,特別開心,她忙著和英子爸招呼客人吃菜喝酒,又引導立軍去給恩師和大伯敬酒,答謝這些年來大伯的無私付出,答謝恩師三年來的諄諄教誨。
一連三天,英子一家都在迎來送往,直到送走小英子大伯一家和爺爺奶奶,才算結束,一家人,雖然累,但卻幸福著。
很快就要開學了,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費,英子爸媽已經給立軍準備好了。英子爸上班請不到假,走不開。
剛好小英子大伯有個同學在那大學里任教,所以,立軍去縣城大伯家住一晚,第二天和大伯一起坐大巴去學校報名。
英子媽縱有百般不舍,也只能千叮萬囑,要立軍好好學習,有空記得寫信回來報平安。
雖然立軍讀初中高中都是住校,但也就在鄰鄉,坐客車半個小時就能到,立軍基本都是兩個周末回一趟家,平時沒在家也沒什么感覺。
現在考上大學,要一個人去離家一千多公里外的陌生地方讀書,叫英子媽怎么能不牽腸掛肚呢?可再不舍得,孩子長大了,翅膀硬了,總要飛向藍天的啊!
到了學校,小英子大伯和同學先見了面,然后帶立軍去報了名,給立軍找好宿舍放好物品,安排妥當了之后,晚上,小英子大伯請同學吃了頓飯,麻煩他幫忙關照一下立軍。
第二天,小英子大伯要回來時,對立軍說,他每個月都會給立軍寄兩百塊生活費。
這樣,立軍就沒有后顧之憂了。只管在學校安心生活,認真讀書。將來學有所成,才能前途似錦。
英子媽決定和英子爸去公司上班了,她把耕地租給別的農戶耕作,收成時,農戶一年給兩百斤當年的晚稻就行。
小英子已經上初三了,雖然住校,但周末是要回家的。為了安全起見,小英子的爺爺奶奶就回到了梅子村生活。
就這樣,小英子哥哥上大學去了,英子爸媽進城上班去了,而小英子只能和爺爺奶奶一起過日子,她終于成了留守兒童。
合伙打的水井因為水質不好,大伙兒又只能去別人家挑干凈的水喝。只不過,接過英子媽重擔的人是小英子。
好在幾年后,中國經濟越來越好,老百姓的生活也逐漸富裕起來。
梅子村終于家家戶戶都通了自來水,英子媽知道這個好消息時,別提有多開心了!她的心愿終于達成了!
自來水水源來自高山上的水庫,無污染,干凈,清澈,直到今天。
至此,小英子再也不用去別人家挑水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