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華如詩向遠方
用這首歌詞來開篇吧!
歸來依舊少年
我是天空中的雁,
飛離大草原,
帶著酥油茶的香甜,
伴著馬頭琴的幽怨。
無論天有多高,
路有多遠,
我愿出走半生,
歸來依舊少年。
我是高山上的云,
綻放在藍天,
征程中身影匆匆,
殘陽里戰旗艷艷。
無論家在何方,
心安何處,
我愿出走半生,
歸來依舊少年。
我是月光下的風,
馳騁于瀚海闌干,
擋不住萬水千山,
說不盡滄海桑田。
盡管兩鬢繁霜,
征塵盡染,
我愿出走半生,
歸來依舊少年。
這是我為同學會寫的一首歌詞。歲月可以改變容顏,不變的是那份初心,40年的滄海桑田,回來時,依舊是那個白衣少年。
美好的時光,總是轉瞬即過。一天的同學會,從指尖悄悄的流過。盡管我們有千般不舍,萬般無奈,但是,天底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塵世間的繁華都將隨風而逝。
給我一天,還你十年。
說起這屆同學會。在籌備的過程中,也費些周折。主要是考慮到同學們天南地北,都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和生活,聚起來有些困難,擔心大家不能如期參會,曾經有放棄的念頭。
就在大家猶猶豫豫,舉棋不定的時候。李同學站了出來,他立主舉辦這屆同學會。
李同學的基本想法是,距上次同學會已經十年了。這期間每個人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管如何變化,人的精氣神不能丟,這口氣還要提上來。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中師班的旗幟還要繼續飄揚下去。
基于這種考慮,本次同學會決定辦下去。
在一個團隊中,必須有杰出人物,杰出人物的水平往往決定了這個團隊的高度。為我們班有這樣視野寬廣,高屋建瓴的同學感到無比的幸運。
決策之后,李同學啟用了自己的人脈資源,加之同學們的群策群力,隨后便有了今日之精彩。
如果放棄了,若干年后,同學們再見面的時候,會留下沒有格局的眼淚。
這次同學會,短期來看,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幸福,身心愉悅。把她放在更長的時間維度上來考慮,具有更深遠的歷史意義。在滾滾紅塵中建成一座綠色方舟,它讓我們生命這艘大船重新啟航。
同學會一一讓事業之舟升起風帆。
清華大學有一句流傳甚廣的話語,叫做“健康工作40年”。我們已經工作接近40年了,完成了清華大學對莘莘學子的要求。
目前,我們已經退休或接近退休了,逐漸離開了組織,為國家做貢獻的機會和時間越來越少了。
難道我們的事業之舟就此擱淺啦?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不在為社會做貢獻啦!
回答當然是否定的,我們還有十年黃金歲月。
在這10年里,要有新理念,新目標,新航程。重新梳理自己的人生方向,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標,創造屬于自己的二次輝煌。
過去是組織賦能,是組織的力量源源不斷給我們輸送能量,推動我們成熟成長。今天,是各種平臺為我們展示才華,提供了無限可能。
這些平臺就像水草肥美的大草原,是雄鷹就可以展翅高飛,是駿馬就可以縱橫馳騁,是蜜蜂就可以采擷花粉。
把自己的愛好轉變成一份職業,把這份職業變成一項事業,讓夢想之光照進現實。依靠各種平臺的力量,推動我們升級迭代,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同學會一一讓情感之舟回到港灣。
在物質生活得到充分保證的條件下,人們在精神層面上有了更高的追求。好山好水好寂寞,這就是對一些中老年人現實生活的寫照。
同學會,交流了思想,溝通了感情。聊聊奇聞異事,說說家長里短。打開了封閉的心田,讓溫暖的陽光驅散陰霾,山變得更綠,水變得更清,人變得更加樂現豁達從容。
大家還提議,建了一個“韶華如詩向遠方”的同學群。現實生活中難以相見,那我們就在云中聚。
它就是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園和三味書屋。遛狗曬娃,琴棋書畫,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所聞,說一說,秀一秀,解放天性,放飛自我。大家共同創造一個美好的精神家園,讓心有所屬,情有所歸,在這個百花盛開的大草原中盡情的玩耍。
同學會一一讓生活之舟重新啟航。
大家也在交流和探討,今后是怎樣一個活法?健康比生命還要重要。既要看重生命的長度,更要講究生命的質量。
要多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情。把平凡的日子過的不平凡,把每一天都過成詩中的一行。
這次同學會汲取了天地的精華,暢飲了歲月的陳釀,獲得的是滿滿的正能量。過去一切的不順,不快,不如意,都像天邊云彩一樣,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未來的日子,必將是吉星高照,鴻運當頭,一順百順,諸事皆順。用毛主席的話來講:就是“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屬于我們的偉大時代開始了。
彈指一揮間,40年過去了。讓我們依舊是那個白衣少年,迎接心中恢宏如畫,壯美如歌的50年同學會!
我還寫了一首歌詞巜去遠方》,也是為同學會而作,是巜歸來依舊少年》的姊妹篇。就用這首歌詞來結束全文吧!
去遠方
我要去遠方,
那里有童年的夢想。
長城是船,
昆侖做帆。
直掛云天濟滄海,
跨越急流險灘。
在遠方,
寫下不朽的詩行。
我要去遠方。
那里有不死的胡楊。
守望大漠,
千年風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何懼埋骨它鄉。
在遠方,
告別樓蘭的姑娘。
我要去遠方,
那里有圣潔的天堂。
菩提花開,
彩云之上。
鳳凰臺上鳳凰鳴,
銀河水波蕩漾。
在遠方,
聆聽天籟的音響。
(全文終)
2022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