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督主

  • 外公魏忠賢
  • 空咖
  • 2850字
  • 2023-08-18 21:22:04

不速之客被魏氏掃地出門后,楊清琳又坐回到書桌前,認真的看了半個時辰的《時文會編》,這才起身離了座。

考生員,死記硬背屬于是基本功。

考舉人,死記硬背就不管用了,必須有觸類旁通的悟性。

見楊清琳做完了早課,仿佛隱形人一般的書童墨云,趕緊收拾書桌上的文房四寶。

用朝食的地方,一直在西花廳內。

在楊家,一直采取的是分餐分桌用食的規矩,父子不允許同桌進食。

楊舉人居中而坐,在他的面前,擺了一張寬大的食幾。楊清琳坐在左側的小桌前,他的面前擺了張小一號的食幾。

楊清琳的生母魏氏,則肅手立于楊舉人的身旁。舉凡端茶遞水、添湯夾菜以及送擦手帕子的活兒,都由魏氏親手處理。

在大明朝,禮教異常之森嚴。

楊舉人用食的時候,身份是妾的魏氏,必須在一旁伺候著。等楊舉人吃飽離席之后,魏氏才能去廚房隔壁的偏間里進食。

一般情況下,楊清琳的朝食,也就是一碟泡蘿卜條、一碟酸筍、一盤辣椒炒瘦肉、一籠灌湯羊肉包、一碗扁食,以及一盤洗干凈了的各種蔬菜拼盤。

另外,京城六必居的稀黃醬,也是必不可少的。

值得一提的是,楊家的辣椒,是楊清琳專門托了游學于杭州的師兄,費盡心思的尋覓而得。

這個時代的大明朝,辣椒名叫番椒,僅僅作為蘇杭一帶下江地區的觀賞植物罷了。

通過師兄,得了辣椒的種子之后,楊清琳命人在后院內,單獨開辟了一大片菜地,只種辣椒。

到了冬天的時候,就把辣椒移植到花盆里,擱到燒了地炕的西廂房內。

在楊家,食無語乃是必須的規矩。

進食的時候,既無人說話,也聽不見碗筷的碰撞之聲,更不可能有喝湯的吸溜聲。

用罷朝食后,楊清琳接過小廝昭兒遞來的帕子,仔細的擦了嘴。

這時,墨云捧著托盤站到楊清琳的身邊。托盤上,擱著一只漱口盂,及一個像大湯碗一般的接水瓷盆。

楊清琳拿起盛滿清水的漱口盂,每漱一次口后,都將嘴里的殘水吐入了墨云雙手托起的接水瓷盆之中。

反復五次之后,楊清琳總算是漱完了口。

不過,事兒還沒完,墨云又捧著擦牙的青鹽來了。

里里外外,仔仔細細的擦過牙齒之后,楊清琳再次漱了口。

墨云退下后,昭兒很識相的捧來了剛剛沏好的綠茶。

洪武年間,太祖高皇帝下詔,罷團茶,唯采芽茶進貢。

至晚明,遂以壺泡瀹茶法為主流。紫砂壺由此一躍為珍品,倍受達官貴人們的青睞。

全天下的產茶地之中,以福建建寧的茶品最優,所以,宮中多采用建寧的貢茶。

由于,楊舉人在河間府有錢有勢的緣故,楊清琳愛喝的“建寧紫筍”,就從未斷過檔。

楊清琳的大姐楊惠娘,已經出嫁。她的丈夫,就是現任大興知縣的劉龕。

時值劉龕的父親六十大壽之前,楊惠娘的娘家,必須派人進京去捧場。

楊舉人飲了口茶后,便吩咐道:“你大姐那里的壽禮已經備妥了。你這次去拜壽之后,暫時別回河間了,就在你姐夫那里,多住一段時日。為父已經修書一封,你去了京城后,找到我的鄉試同年,現任巡視京營御史的林盛林大人,以后就跟著他學習舉業了。”

“是。謹遵父親大人之命。”楊清琳老老實實的站起身子,長揖到地。

楊舉人滿意的拈須微笑,膝下有個讀書很爭氣的兒子,當爹也當得有滋有味。

若是養了個只會吃喝嫖賭的敗家子,多半會給活活的氣死。

作為獨子的楊清琳,第一次出遠門,絕對算是楊家的大事。

楊舉人不僅從滄州縣那邊,花重金請回了四名身手極為了得的武師,還特意吩咐了楊清琳,務必把寒霜也一起帶上。

長的很標致的寒霜,其實是楊舉人早就給楊清琳準備好的通房丫頭。

以前,楊清琳年紀小,楊舉人擔心他沉迷于女色,耽誤了舉業,便盯得甚緊。

到了今年,也就是天啟元年,楊清琳都十七歲了,不僅性子異常之沉穩,而且辦事極有章法。

從小就在楊清琳身邊伺候的寒霜,也一直未曾破身。

昨天,聽了楊清琳乳娘的回稟之后,楊舉人這才放心了,索性讓楊清琳帶著寒霜一起啟程。

沒辦法,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獨苗兒子要出遠門了,萬一有個閃失,說不準寒霜的肚子里,就揣上了親孫呢?

動身的前一天,魏氏特意找來楊清琳,叮囑說:“我的娘家人,全都死絕了。若是有人認你為親戚,那一定是假冒的。”

“是,謹遵二娘之命。”楊清琳嘴上答應得很痛快,心里卻明白,親媽不可能再原諒魏忠賢了。

在大明朝,只有家中的正室夫人,才配稱為大娘。妾室們,依照進門的時間早晚,從二娘開始排起。

當初,魏忠賢欠了一屁股的賭債,靠著女兒的賣身錢,才打點好了宮里的掌權太監,被閹割之后,順利的混進了宮里。

被親爹給賣了,只能低三下四的做妾,這件事給了魏氏極大的心靈創傷,死結已經解不開了。

楊清琳動身這天,楊舉人不顧父親的威嚴,送了一程又一程,一直送到了玉帶河的碼頭岸邊。

直到楊清琳所乘的客船,揚帆啟航走遠了,楊舉人這才灑淚而回。

從河間府到京城,走水路,須經白洋淀,由霸州北上固安縣,再沿著盧溝水,直抵盧溝橋邊的碼頭。

朝廷在固安縣的碼頭邊,設置了由太監管理的稅關。所有經固安北上的船只,都必須接受稅丁們的檢查。

稅丁們檢查的時候,船上的乘客們都被趕到了岸上,由著他們在船艙里胡亂的翻撿。

站在岸邊的楊清琳看得很清楚,在船艙里搜查的稅丁們,經過跳板上岸的時候,胸前的衣襟內,全都鼓鼓囊囊的。

有個稅丁的前襟外邊,竟然露出了一角女人的絲質紅肚兜。

明明搶了旅客的東西,卻不稍加掩飾,可想而知,這幫人有多么的猖狂?

不過,旅客們全都敢怒不敢言,只能選擇低頭吃悶虧。

輪到楊清琳的座船時,原本楊清琳以為,他帶來的東西,會被翻個底朝天。

卻不料,坐鎮碼頭的中官,竟然親自發了話,免檢放行。

大家都有些摸不著頭腦的時候,楊清琳卻心里有數,很可能魏忠賢暗中搞的名堂。

楊清琳有種預感,他這次進京之后,很可能見到權勢滔天的九千歲。

作為業余的明史愛好者,楊清琳認真讀過《明朝那些事兒》。

實話說,了解到魏忠賢的諸多往事之后,楊清琳并不怎么討厭他。

這一日,客船抵達了盧溝橋,緩緩的靠向碼頭。

跳板搭好之后,墨云先下了船。

可是,直到楊清琳已經下了船,始終沒見姐夫劉龕派人來接。

姐姐楊惠娘的歷次來信里,都說她在劉家過得很好,勿須掛念,這顯然是一直在說謊。

楊惠娘的親弟弟來京城賀壽,劉家居然不派人來接,實在是說不過去的無禮之極!

就在這時,碼頭上,忽然傳來了嘈雜的人聲。

“閃開,都閃開了。”有人高聲喝道,“我家少常大人奉旨返京,閑雜人等都滾到一旁去,乖乖的跪迎。”

楊清琳心里有數,少常也就是太常寺少卿的別稱,這可是響當當的四品京官。

因有生員的功名在身,楊清琳自然不可能跪迎。但是,他身邊的下人們,身份太過低微了,必須跪到兩旁去。

于是,楊清琳便吩咐墨云等人,先跟著他上岸,等官老爺走了后,再回來收拾行李。

只是,今天注定要出事。

楊清琳的船,只是普通的民用客船而已,必須給官船讓道。

“你們先把船劃到河心去,等會再劃回來。”楊清琳深知,民不與官斗的客觀事實,趕緊吩咐船家先把船撐走。

但是,一隊家丁依舊沖上了船,對船老大拳打腳踢,一邊打一邊罵。

“狗東西,沒長眼睛吶,莫不是想當刺客?”

這個大帽子一扣下來,楊清琳就知道了,他帶來的豐厚壽禮和各種大箱子被人盯上了。

楊清琳倒不怕啥,因為,他是生員,享有見官不跪的特權。而且,只要功名不革,除了東廠的貼刑官之外,也沒人敢抓他。

就在這時,碼頭的上方,忽然傳來了一個刺耳的公鴨嗓音。

“督主駕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阳县| 新野县| 河津市| 旬邑县| 揭东县| 浦县| 开阳县| 普格县| 博乐市| 高阳县| 忻州市| 台北县| 仲巴县| 云龙县| 崇仁县| 兴城市| 云南省| 南溪县| 梁山县| 铜梁县| 蓬莱市| 阜平县| 郓城县| 绥阳县| 新巴尔虎右旗| 清流县| 大埔区| 新泰市| 田阳县| 佛学| 济源市| 应城市| 延长县| 长子县| 吉林省| 遂平县| 平乐县| 仁布县| 宜兰县| 方正县| 福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