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黃金家族的興起(3)
- 大元王朝3
- 王新龍編著
- 4341字
- 2014-12-03 11:42:40
④一譯《蒙古全史》。伊利汗國宰相拉施特·阿丁·法茲勒.阿拉赫(1247-1318年,波斯哈馬丹人)奉伊利汗合贊和合兒班答之命主持編纂,以波斯文撰寫,歷時10年完成。全書原分為三部:第一部為《蒙古史》,第二部為《世界史》,第三部為《世界地志》。但流傳至今的只有前兩部和一個殘缺不全的附編《阿拉伯、猶太、蒙古、拂郎、中華五民族世系譜》。《蒙古史》包括第一至第三卷,分別記述了烏古思及起源于烏古思親屬、后裔的各部落、民族,即札刺亦兒、塔塔兒等19個部落;克烈、乃蠻、汪古、唐兀、畏兀兒、吉利吉思等9個大部族;自古以來就稱為蒙古的諸部落;成吉思汗列祖紀和成吉思汗編年大事記、成吉思汗訓言、軍隊編制、波斯伊利汗以外的成吉思汗后裔史以及旭烈兀至合贊汗的諸伊利汗史以及同時代的亞洲、非洲各國君主傳。是研究14世紀以前的蒙古史的最重要的史籍之一。
《世界史》包括第四至第七卷,分別記述了波斯古代諸帝王史,迄薩珊王朝之衰亡以及穆罕默德傳;阿布。伯克爾以至穆斯塔辛諸哈里發史,波斯后期伊斯蘭教諸王朝史,突厥、中華、猶太、拂郎、印度等民族的歷史。本書流傳至今的波斯文抄本有10余種。其中最古老、最佳的為伊斯坦布爾1317年抄本。百余年來世界各國學者對本書進行了校勘、翻譯、注釋和研究。本文引用《史集》第一、二卷,余大鈞、周建奇譯,商務印書館,北京,1983年出版;第三卷,余大鈞譯,商務印書館,北京,1986年出版。以下簡稱《史集》。
⑤舊譯“孛兒帖赤那”作“蒼色的狼”,“豁埃馬闌勒”作“慘白色的鹿”。關于蒙古人祖先的傳說,《元朝秘史》載。“當初元朝的人祖,是天生一個蒼色的狼,與一個慘白色的鹿相配了,同渡過騰吉思名字的水,來到于斡難名字的河源頭,不兒罕名字的山前住著。產了一個人名字喚和‘巴塔赤罕’”;《史集》記載說:“大約距今二千年前,古昔即被稱為蒙古的部落,與其他突厥部落發生了內訌,終于引起戰爭。其他部落戰勝了蒙古人,并對他們進行大屠殺,使他們只剩下兩男兩女。這兩家人害怕敵人,逃到一個人跡罕至的地方,這個地方叫額兒吉捏一昆。‘昆,的意思是‘山坡’,而‘額兒古捏’意為‘險峻’;這個地方意即‘峻嶺’。那兩人的名字是:捏古思和乞顏。又說:“所有蒙古部落都起源于逃進額兒古捏一昆的那兩個人的氏族。而孛兒帖赤那則是那兩個人后裔中一些部落的首領。……他有許多妻子和孩子,名叫豁埃馬闌勒的長妻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巴塔赤合軍。”
關于蒙古人的狼鹿祖先傳說。反映了他們先民時代的圖騰觀念。祖傳說在北方游牧民族中早已有之。參見韓儒林《突厥蒙古之祖先傳說》載《穹廬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也有人主張“孛兒帖赤那”和“豁埃馬闌勒”。乃是蒙古人男女祖先的名字。它與蒙古人出自蒼狼、白鹿無關。
⑥《元史·太祖紀》。中華書局點校本,以下簡稱《太祖紀》。
《史集》稱阿闌豁阿為豁羅剌思都人。“豁羅剌思”,多桑《蒙古史》作“火魯刺思”。
⑦“孛幾只斤”又作“博爾濟斤”、“博爾濟錦”、“布爾濟斤”,意為“藍眼睛”。據說,阿闌豁阿在丈夫死后過了一段時期,有一天,在家里睡覺。一線亮光從帳廬(氈帳)的煙孔上射進來,射入她的腰里。這個情況使她感到驚奇,她驚嚇得不得了,沒有對任何人講起這件事。過了一些日子,她知道自己已經懷孕了。當分娩臨近時,她的兄弟們和丈夫的族人們聚在一起說道:“一個沒有了丈夫的婦人私下勾引男子懷了孕,這怎么行呢?”阿闌豁阿回答道:“我沒有了丈夫卻有了孩子,不管實際情況怎樣,你們猜測得對,你們的懷疑表面上看來也對。但是毫無疑問,有些懷疑真是罪過,我怎么能做出應受責備的可恥的事呢?的確我每夜都夢見一個紅發藍眼的人慢慢地向我走近來,然后又悄悄地轉了回去。我看得很真!你們對我的任何懷疑都是不對的,我所生的這些兒子,都屬于特殊種類。他們長大了要成為萬民的君主和汗,到那時,你們和其他合剌出(即不屬于成吉思汗氏族的部落或人、部落成員)部落才會明了我這是怎么回事。”自其子孛端察兒時,始稱“孛兒只斤氏”。其后裔繁衍形成了許多部落,除了成吉思汗祖輩一支外,皆另有姓氏。至成吉思汗曾祖合不勒罕時,復冠以“乞顏”之稱。乞顏,《秘史》做“乞牙惕”。為“乞顏”的復數形式。《太祖紀》做“奇渥溫”,意為“狂暴湍急的洪流”。傳說乞顏為蒙古部始祖之一,其后裔遂以為氏。至成吉思汗11世祖朵奔伯顏以后,族支繁衍,各有姓氏,其稱號遂湮沒無聞。合不勒汗時,復其稱。一說“孛兒只斤”一稱,始于成吉思汗之父也速該時。由于至也速該把阿禿兒時出現了這個特殊的征象。據蒙古人說,這是阿闌豁阿所說的她的子孫的王權征候,這種紅發藍眼睛相貌便證實了她所說的話的正確以及她所遇到的情況的確鑿可靠,無可置疑。據說,“直到現在(13世紀初,拉施特撰寫《史集》時——引者注),出自也速該把阿禿兒及其諸子與兀魯黑的后裔,大部分都是藍眼紅發的。”“兀魯黑”,蒙古語,意為后裔,本氏族的子孫,或與札惕,即外人、外氏族的人相對,作同族人講。被稱做兀魯黑的不僅限于本氏族成員,凡是有共同祖先的一切有血緣關系的民族成員都被認作兀魯黑。汗的氏族被稱為阿勒坦一兀魯黑,即“黃金氏族”。參見《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冊。
⑧《太祖紀》。
⑨安答,也作諳達、安達、按答。蒙古語音譯。意為朋友、義兄弟。
此據《太祖紀》,《史集》則說她有九個兒子。
八剌忽怯谷又作八兒忽真之隘、巴兒忽真一脫窟木,其地有八兒忽真河。約當今貝加爾湖東巴爾古津河流域一帶。
“領忽”或“領昆”即令穩,為遼朝小部族官;“想昆”即“詳穩”,是遼朝授與大部族首領的官號。
屯必乃,又作敦必乃、統必乃。“薛禪”,蒙古語,意為賢者。
此據《元朝秘史》。《元史·宗室表》稱他有六子。《史集》則說“他有九個聰明、能干、勇敢的兒子,其中每一個都是現今有聲望的分支和部落的始祖。在這九個兒子中,五個大兒子是一母所生,另外四個是另二個母親所生。他們全都是把阿禿兒和受尊敬的人”。“把阿禿兒”亦作拔都、拔都魯、霸都魯、巴圖爾,蒙古語音譯,義為“勇士”。
《史集·成吉思汗列祖紀》中,海都、屯必乃都帶有汗(或作“罕”、“合罕”)稱號;《太祖紀》亦有海都在八剌忽時曾被“共立為君”的記載;《元史·速不臺傳》則稱屯必乃為“皇帝”。但這大概是成吉思汗后人夸耀祖先的說法。根據《秘史》,真正統一全蒙古部眾并開始稱汗的當是合不勒。
“兀魯思”,又作兀魯昔,蒙古語音譯,原意為“百姓”,后引申為“領民”、“領地”和“國家”。
《史集》稱俺巴孩為察剌合領昆的兒子速兒合黑都忽一赤那之子。速兒合黑都忽一赤那《秘史》缺載。
訶額倫一兀真,也做訶額倫一額客、月倫一旭真、月倫一額客或月倫太后。“兀真”、“旭真”、“額客”,蒙古語,意為“妻”。
關于成吉思汗的生年,當代國內學者多主1162年(壬午)說。主要依據《元史·太祖紀》、《南村輟耕錄》、《圣武親征錄》、《蒙古源淞》、《蒙古黃金史》等漢、蒙文史籍。清代學者主此說者有邵遠平(《元史類編》)、魏源(《元史新編》)和曾廉(《元書》)等。此外,尚有生于1154年(甲戌)、1155年(乙亥)、1167年(丁亥)等意見。
鐵木哥一斡惕赤斤又作“帖木格一斡惕赤斤”,“鐵木哥一斡赤斤”。“斡惕赤斤”或“斡赤斤”,意為“灶火”和“禹兒惕之主”,幼子也稱“斡惕赤斤”。后來斡惕赤斤竟成了鐵木哥的名字。“禹兒惕”,突厥語。蒙古語音譯為“嫩禿黑”,又作“納禿克”、“農土”。《秘史》釋作“營盤”、“屯營”或“住所”。《元史》解作“經界”。蒙古牧民游牧駐營的地區。蒙古各部統一后,分賜諸王勛戚的分地也稱“嫩禿黑”。參見符拉基米爾佐夫《蒙古社會制度史》。劉榮竣譯,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1978年。
古代畫扇翁吉剌部又作王紀剌、弘吉剌、廣吉剌、光吉剌、翁吉剌、雍吉剌、弘吉烈、弘吉列、雍吉烈、翁吉里等。而《南村輟耕錄》和《秘史》所載的翁吉剌歹、翁吉剌惕等為其復數形式。
特薛禪,又做德薛禪、德那顏。本名為“德”或“特”,“那顏”蒙古語意為“官人”。“薛禪”為號或賜名,意為賢者。德從成吉思汗起兵有功。故賜號“薛禪”。
海青即海東青,一種能獵捕天鵝的猛禽。白海青即純白色的海東青,尤為名貴。
固姑,又作姑姑、顧姑、故故、故姑,元明時期蒙古族已婚婦女所戴的一種頭冠。《黑韃事略》記載:“婦人頂故姑。故姑之制,用畫木為骨。包以紅絹金帛,頂之上用四直尺長柳枝或鐵打成枝,包以青氈。其向上人,則以我朝(指南宋——引者注)翠花及五色帛飾之,令其飛動;以下人,則用野雞毛。”《草木子》載:“元朝后妃及大臣之正室,皆帶姑姑,衣大袍。其次即帶皮帽。姑始高圓二尺許,用紅色羅蓋。唐金步搖冠之遺制也。”
《元朝秘史》第78節。
《蒙古源流》載鐵木真與孛兒帖完婚時間是1178年。
那可兒,又作那闊兒,《秘史》釋為“伴當”。古代蒙古各部首領與那顏貴族的親兵和扈從。多出身于自由民或貴族氏族成員,以“誓約”形式與貴族首領結合,接受領主的贍養和保護。平日侍從那顏,戰時隨主出征。后發展演變為怯薛,即護衛軍。
古代風景畫鑒賞初,也速該在斡難河放鷹,適逢蔑兒乞人也客赤列都從斡勒忽納兀惕族娶妻歸來。他見那女人生得漂亮,即與其兄捏坤太子和弟答里臺斡惕赤斤二人前去追趕赤列都,將新娘訶額倫搶來與也速該成了親。參見《元朝秘史》第54-56節。
鐵木真曾兩次與札木合結安答。第一次是鐵木真9歲時。札木合送給鐵木真一個狍子髀石(髀石,本為擊兔用,也是兒童玩具,可在冰上拋擲,視其遠近定勝負);鐵木真送給札木合一個銅灌的髀石,兩人在斡難河的冰上打髀石游戲,遂結為安答。第二次是在一個春天,兩人用小木弓射箭時,札木合將自己的一個用兩個小牛角鉆眼粘成的髏頭(即箭頭,響髏頭亦即響箭或鳴鏑)送給了鐵木真;鐵木真則將自己的柏木髏頭送給了札木合。兩人再次結安答。
參見《元朝秘史》。《親征錄》、《史集》、《元史》都沒有記載鐵木真、王罕、札木合聯兵攻打三姓蔑兒乞人的戰爭。據《史集》載,其時蔑兒乞人與王罕關系尚好,他們搶到孛兒帖后,將她送到了王罕處,壬罕待以兒媳之禮。鐵木真遣札剌亦兒人撒巴去接,回家的路上孛兒帖生下了術赤。由于路途危險。又沒有襁褓,撒巴用面粉(一說用軟泥)作了個面團,將嬰兒裹在里面。并將他置于自己懷中,因為他是猝然降生的,所以起名術赤。
1186年4月,鐵木真與札木合間發生矛盾,鐵木真離開札木合。一天夜里,鐵木真率部眾行經泰赤烏人營地,這些泰赤烏人聞訊驚起,連夜逃奔札木合處。他們慌忙逃走時,將一名叫闊闊出的小孩丟棄在營盤,被鐵木真部眾送給了訶額倫撫養。
《元朝秘史》第124節。
此據《蒙古源流》記載。參見《元朝秘史》第120-126節。當今學術界多認為1206年鐵木真建立大蒙古國時,始稱成吉思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