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本論:國際秩序
- 智本社
- 987字
- 2024-03-28 19:53:46
序:追問
在這個時代,提出一個好問題比解惑更為珍貴。
2008年以來,我們經歷了什么?金融危機、債務危機、政治民粹運動、經貿摩擦及逆向全球化、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史詩級股災、供應鏈危機、生育率斷崖式下降及人口危機、國家沖突及戰爭、能源危機、糧食危機、國際秩序崩壞……世界,正滑入“馬爾薩斯陷阱”嗎?
每一個大問題都關系到人類的前途和個人的處境。但是,現代人追問能力的退化及網絡傳播下信息的泛濫,讓問題變得復雜與神秘。
金融危機為何爆發,是美聯儲加息所致還是降息所致?是格林斯潘的問題還是美聯儲的問題?是美聯儲的政策問題還是制度問題?是監督制度問題還是央行及法定貨幣制度問題?央行及法定貨幣制度問題的本質又是什么?貨幣理論是否有問題?
顯然,后危機時代,我們并未深刻認識到這些問題,以致金融體系不可挽回地惡化,貨幣淪為“公地悲劇”。集體行動如何避免“公地悲劇”?國家組織扮演了進步角色還是成為始作俑者?國家為何陷入“諾斯悖論”?
法國大革命后,民族主權國家成為人類進步的重要力量,國家現代化已是大勢所趨。在全球化時代,民族主權國家與經濟全球化是否會產生矛盾?當下,國家沖突是否與這一矛盾有關?全球一體化的認知是否有誤?未來,國家組織如何演變?
為何有些國家經濟增長快,有些國家則陷入停滯?為何有些國家的經濟增長快但家庭財富增長慢?這種經濟增長模式是否可持續?當貨幣增速長期大于經濟增速時,經濟將走向何方?當經濟增速長期大于家庭收入增速時,經濟又將如何演變?
貧富分化是這個時代不可回避的問題。貧富差距的原因是什么?何處存在正當性和不正當性?貨幣政策是否加劇了不平等?福利主義是否破壞了公平競爭?
人口危機又是一大社會焦慮。生育率下降的合理因素是什么?生育是否是必需品?額外因素是否增加了生育成本?老齡化的問題是養老問題、增長問題還是制度問題?通貨膨脹、公共養老制度是否惡化了養老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攪亂了這個世界。傳染病是不是人類社會風險的一部分?大流行是不是經濟全球化風險的一部分?防疫是科學問題還是集體行動困境?科學產生于集體行動還是自發秩序?集體行動的制度變遷與自發秩序的自然演變如何契合?
困惑,亦是我寫下百萬字且繼續寫作的動力。長期以來,我追問的線索是經濟學的思維,即個人經濟行為。不過,經濟學“埋雷”無數,同樣需要不停地追問。
追問不止,筆耕不息。智本社,與思想者同行。
清 和
2022年6月,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