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新能源汽車“雙碳”戰略下的汽車工業革命作者名: 虞忠潮等本章字數: 1298字更新時間: 2024-03-28 19:50:36
1.2.3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
根據公安部發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了492萬輛,在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為1.75%,基本達到了《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制定的目標——“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2021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達到了784萬輛,同比增長了59.25%,增速極快。
縱觀人類社會的發展史,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第二次工業革命都是由能源的改變引發的。現階段,電動汽車的崛起將掀起新一輪傳統燃油汽車革命,而且這場革命將延伸至各行各業,引發一場大范圍的經濟革命。新能源汽車產業連接著很多行業,包括能源、交通、互聯網、通信信息、計算機等。在這些行業中,新能源行業與新能源汽車行業具有天然的適配性。
通過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我國可以解決三大問題:第一,可以降低石油的對外依存度;第二,可以減少污染物排放,解決空氣污染問題;第三,實現技術超越,在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占據領先地位。
在上述三個任務目標中,前兩項都與能源有關。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選擇的是一條純電驅動技術路線。但隨著電動汽車市場快速發展,人們開始質疑純電動汽車是否真的能夠做到零排放。因為在目前的電力結構中,煤電占比依然很大。雖然純電動汽車在行駛過程中不會排放污染物,但煤炭發電過程中會產生碳排放。從嚴格意義上來講,這屬于污染物的轉移排放。同時,新能源的發展也遇到了一些問題,主要是風電、光電的波動性問題無法解決,導致其無法大規模上網、輸送、交易。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新能源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都要努力。一方面,汽車產業要提高動力電池的能量比,不斷降低車身重量以及電機的能量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能源產業要致力于技術研發與突破,降低電網波動性,全面推進智能電網建設,降低風電、光電上網成本。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兩個產業彼此獨立,無法相互融合,共同發展。
由于我國風電、光電等可再生能源產業集中在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而新能源汽車用戶主要集中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加之物理空間的距離,清潔的風電、光電無法供給電動汽車使用,導致天然具有買賣關系的雙方無法開展交易。
◆兩個產業攜手是歷史必然
為了實現2030年中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量超過12億千瓦的目標,未來十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的年均裝機量要達到7400萬千瓦。按照國家能源局的規劃,2021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合計新增裝機量要達到12000萬千瓦。
根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2025年,新能源汽車在汽車市場中的占比要超過50%,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要達到100萬輛,節能汽車全面實現混合動力化,汽車產業實現電動化。如果我國能夠如期完成這一目標,到203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達到8000萬~1億輛,燃料電池汽車將超過100萬輛。
新能源產業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興起,為我國調整能源結構——從以化石能源為主導轉向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導,實現碳減排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上游,光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快速發展;下游,新能源汽車可以大幅度消納可再生能源,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未來,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兩大支柱產業,為國民經濟發展、國家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