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密的陌生人:擺脫孩子的負能量
- (美)蘭迪·克萊格等
- 2064字
- 2023-10-27 19:23:24
感受
感受等同于事實:在第一章中,我們談到過這一點,但這里有必要再次重申。我們一般人的感受大都以事實為基礎,而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感受就是事實,不管是否有事實依據。某種程度上,情緒會影響我們所有人的判斷——廣告商和政治家充分利用了這一點。但情緒對邊緣型人格障礙患兒的影響卻是超乎想象的。第七章中的“認可”一節,會教你引導孩子說出他們認為的“事實”,然后做出有效回應。
缺乏共情能力:因為患兒滿腦子里想的都是躲不掉的痛苦,以及如何生存下來,所以他們很難換位思考。家人也會覺得他們缺乏共情能力。例如,十幾歲的杰森正在收拾桌子,匆忙中不慎打破了媽媽最喜歡的咖啡杯。媽媽很難過,而杰森卻說:“這真是個該死的杯子!”
當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情緒低落時,他們的共情能力會更差,這會讓他們的家人感到無助和疲憊不堪。當你生病或者需要幫助時,當你希望他們能禮貌地跟你說話時,你需要勇敢地表明態度,勇敢地告訴他們你的感受及你期待的方式。這并不會讓他們難堪。你不能因為他們沒想過幫助你,就貿然地認為他們不會幫助你。
在意批評:邊緣型人格障礙患兒覺得自己已經糟透了,所以對批評格外反感。如果可以的話,請盡量給予積極的反饋,發現他們的優點并給予肯定。例如,如果他們完成了分內的洗碗任務,你就為之點贊。多看到他們做得好的地方,而非做得差的地方。如果他們改掉了不良的行為,你就為之慶祝。例如,他們在沮喪時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緒,你就該送上你的肯定。獎勵的方式包括微笑、贊美、積極的肢體語言、關注和可以兌換福利或大餐的積分等。你可以真誠地說:“你剛剛的做法非常聰明(幫了大忙)。”
羞恥感和自我厭惡:羞恥感是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所經歷的痛苦的情緒之一。內疚感和羞恥感的區別在于,內疚感常常是因你做的事情引起的,而羞恥感則因為你這個人而引起的。因為孩子害怕自己擔心的事情會發生,怕自己真的一無是處,所以他們才會對可能遭到的拒絕和拋棄這么敏感。例如,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擔心田野旅行中沒人會喜歡自己,所以他拒絕參加,并說:“雖然大家都不喜歡我,但我不怪他們。”
敏感情緒:邊緣型人格障礙患兒過激的情緒反應讓他們很難維持人際關系。這種敏感的情緒與大腦的運轉方式有關。他們的情緒不僅強烈,而且持續時間長。必須指出的是,我們只是想讓你們明白,這就是他們的應對方式,而不是要讓你為之“讓步”。
柯南:我們的兒子超級敏感(事實遠比這離譜),他可以把任何一個詞、細微的差異、語氣、氣味或聲音都理解為拒絕。他覺得他能察覺我們對他的任何負面想法。不管他的要求是否合理,也不管我們是否有時間或生病,他都要求我們隨時候命。他跟我們撒謊說去圖書館學習,其實另有安排,導致我們對他考試不及格的事全然不知。這波操作真是枉費了他的高智商。他看心理醫生時,總是告訴醫生我們瘋了所以虐待他。這真是讓人絕望。
情緒發展水平較低:一個2歲左右的孩子可能因無法適應環境而感到沮喪并大發脾氣,也可能因為自己不再是萬眾矚目的焦點而心生嫉妒。他們情緒波動頻繁,以自我為中心,無視他人的需求。很難想象,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居然還在經歷著2歲孩子才有的情感波動,這著實讓人沮喪。事實就是如此,患者仍在學習如何克服我們2歲時面臨的困難。
依賴性:大多數孩子享受成長的過程,并逐漸學會獨立,懂得學習是為了自己。而邊緣型人格障礙患兒則恰恰相反。在他們眼里,只有父母為他們做事才是愛他們。如果父母循循善誘地培養他們的獨立性,他們會認為父母可能會拋棄他們。于是,他們感到威脅,并全力抵抗,制造巨大的混亂。可是父母卻想避免混亂,不想激怒孩子,所以就不斷讓步。久而久之,孩子不用承擔他們行為所帶來的后果,漸漸知道發脾氣相當有用,于是便反復使用。正如你將在后面章節中讀到的一樣,這種行為叫作“慣養怪物”,會讓病情越發嚴重。下面的例子里這對父母32年來一直在“慣養怪物”,嘗到了無盡的苦頭。
卡魯納卡爾:雖然我們的女兒已經成年了,但她總需要幫助,離不開人。她每天多次給我們打電話尋求幫助,要求我們參與到她戲劇般的人生中。她完全意識不到她的錯誤選擇所帶來的嚴重后果。32年來,我們一直寬恕和善待她,希望她會改變,但她始終沒有改變。但是現在,她不能再躲到父母后面當作沒事發生了,她必須得承擔后果了。也許這會改變她的人生軌跡,可是我們也沒有辦法,因為我們無論怎么做都無法影響她的決定,只有讓她自己承擔后果了。我們現在都已經60多歲了,身體上和情感上都已不堪重負。
挫折耐受性低: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承受挫折的能力普遍弱,這將帶來巨大的痛苦。當我們迎難而上時,我們學會了三思而后行。但是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生性沖動,很少會三思而后行,更不用說迎難而上了。當他們有所求時,往往伴隨著更大的危機。如果父母每次都有求必應,他們不會有任何挫敗的感覺,他們就會認為一切都是理所應當。比如,你養貓的話,你就會發現,如果你沒等到晚餐時間提前喂了它,那么明天它會得寸進尺,想更早吃飯。你的孩子也是一樣。他們應該學會處理自己的危機,而不應該由你代勞。應對生活中的危機能讓他們學會承受挫折。這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