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士紳政治經濟地位都很高,很多士紳之前都是讀書人。
有見官不拜,不納稅的特權。
一些外放官員到地方上任,甚至還會專門拜見當地士紳。
如果有官吏不懂事,不可能混得下去,甚至會莫名其妙死在任上。
而不良人屬于賤籍,見了士紳更要行禮。
“楊二郎。”趙老爺并沒有理會李世等人,極其高冷,直接點名楊崢。
“趙老爺有何指教?”楊崢道,對趙老太爺極其謙遜有禮。
“你往賑災糧里摻沙子這一奇招,挺厲害的啊,別人都沒有想到,你是怎么想到的?”趙老太爺問道,語氣冷冽。似乎想要先打壓楊崢,然后給他來個恩威并用。
“什么招啊?屬下不懂。屬下只是覺得不能讓那些災民吃的太舒服了,要不然那么點賑災米根本不夠用。”楊崢道,“屬下是個壞人,剛剛只是起了個壞心眼。”
“還望老爺不要怪罪。”
“哼!”趙老爺冷哼一聲,“你以為老夫看不出里面的門道?”
“原來趙老爺看出來了啊。”楊崢道,“老爺真是慧眼如炬,一眼就看穿了,楊崢佩服。”
“哼!”趙老爺冷哼一聲,“老夫看你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趙老爺,能不能借一步說話?”楊崢道,“此話對老爺你來說,有天大的好處。”
“有天大的好處?”趙老爺明顯不信。
不過還是跟著楊崢走到一邊,避開了眾人。
“你有什么話,現在可以說了。”趙老爺道。
“你二女兒左邊腿根有顆痣。”楊崢道。
“你說什么?”趙老爺頓時神情凝固。
“你大夫人右邊胸口有一塊很小的白斑,蝴蝶形狀。”楊崢繼續道。
“你……你……”趙老爺指著楊崢的鼻子,猶如白日見鬼,半天才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桑沖說的。趙老爺,我想你也不愿意你妻女的秘密,被太多人知道吧。臉面啊,名節啊!”楊崢道,“據我所知,一些女人為了名節,甚至寧愿自盡。”
“你居然從桑沖那里問出了這些……細節……”趙老爺神情凝固,看楊崢的眼神,充滿了殺意。
“趙老爺請放心,這些秘密,現在就只有小的一個人知道。”楊崢道,“桑沖已死,再加上小的不說出去,那么這些事情很可能就會成為永久的秘密。”
“畢竟,咱做人還是比較厚道的。”
“哼!”趙老爺冷哼一聲。
“此外,如果在下有什么意外的話。”楊崢繼續道,“第二天,就會有十八個天橋說書的,把這段故事分成兩集三段,在大虞朝來回說個三天三夜。”
“算你狠!”趙老爺牙齒咬的咯咯響。
“趙老爺,在下幫了你這么大的忙,幫你隱瞞,那么衙門粥廠明天缺糧的事情……”楊崢道。
“你放心,趙家明天會送一千石賑災糧過來。”趙老爺咬牙道。
“一千石不夠。”楊崢道。
“兩千石?”趙老爺道。
“那就多謝趙老爺了。”楊崢道。
“老夫怎知你不會拿這件事情,無休止的勒索老夫?”趙老太爺語氣冷冽。
“放心吧,我不會的,我只是個小人物,你趙家家大業大想對付我輕而易舉。”楊崢道,“我有你的把柄,趙家想對付我很容易。只要誰也不妄動,這樣彼此之間形成一種微妙平衡。”
“只要誰都不去打破這種平衡,那么大家就可以相安無事。”
“慢走不送。”
“老夫現在還不想走,”趙老爺道,“既然你們審問桑沖,審問出了咱趙家的事情,難道就沒有問出唐家的丑事?”他也不是個好東西,自己家遭了殃,也要把唐家拉下水陪他。
“問出來了。”楊崢道,“明天的賑災糧你們趙家負責,后天的賑災糧就由唐家負責。”
“此外,這一切都會以你們趙家和唐家的名義來做。保護你們兩家,在百姓心目中樂善好施的高大形象。”
“為了這些和你毫不相干的災民,你竟然敢得罪趙唐兩家?”趙老爺嘲諷道,“你還真是菩薩心腸啊!”
“哪里,趙老太爺過獎了。”楊崢毫不猶豫的把鍋甩到了陳林頭上,“我一個小人物哪敢得罪你們這些老爺?這一切還不都是為了咱家大人?”
“也對!”趙老太爺道,“你只是一個小小的捕快,你不可能知道這么多機密。而且這么做對你也沒有任何好處,只對陳林有好處。”
“賑災賑到位了,他有機會得到朝廷嘉獎,并仕途亨通。”
“而你只是一個小小捕快,災民吃飽或者餓死,都和你沒有半點關系。”
“趙老爺睿智,這么快就判斷出了利害關系。”楊崢道。
“我聽說過不了幾日,朝廷就會派欽差大臣下來視察災情,以及各地賑災情況。清河縣是第二站。到時候,就是他陳林在上官面前表現的機會。”趙老爺道。
“楊崢,之前我還高看了你,沒想到你也只是別人手中的棋子而已。”
“陳林啊陳林,你把桑沖關押了許久,一直對他嚴刑拷打,逼供,原來是為了這個。沒想到你竟然有如此深謀遠慮!”
“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不送!”楊崢道。
“二郎,你剛才和趙老爺說什么了?”回到施粥現場,衙役們好奇的問道。
“沒什么,一些家長里短的。”楊崢道。
“剛才趙老爺對你態度很兇,倒像是興師問罪。”李世又道,“二郎啊,趙老爺家大業大,又有朝廷背景,不是我們這些衙役惹得起的,你還是小心一點的好。”
“放心,我和趙老爺之間沒什么矛盾。”楊崢道,“剛才他對我態度惡劣,只是一場誤會而已,經過我的一番解說,現在誤會已經消除。大家還是好朋友。”
“這就好,這就好。”李世道。
“你還是先關心你自己吧。”楊崢道。
“頭兒,揚哥,這里領取糧食的災民越來越大,恐怕明天就不夠用了。”看楊崢沒事,張懷轉換了話題。
“是啊,災民實在是太多了。”李世感嘆,“我也正在為明天的賑災糧而發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