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蝴蝶效應:蟲膠、蠶絲、胭脂蟲紅如何影響人類文明,塑造現代世界
- (美)愛德華·梅利洛
- 564字
- 2023-08-14 14:41:30

昆蟲身體圖(Prepared by Kirsten Carlson for Edward Melillo)

托馬斯·愛迪生和他發明的蠟質唱筒留聲機

埃米爾·貝利納和早期的留聲機側切平板唱片。由貝利納推廣的平板唱片以約每分鐘78轉的速度播放,唱片圓盤由蟲膠制成,每面可以儲存3~5分鐘的聲音。

一只蠶蛹在吐絲

蠶繭

蠶的一生,攝于中國植物園科普館(私人攝影)

19世紀的墨西哥普韋布拉,人們穿著用中國絲綢制成的衣服,正如卡爾·內貝爾在《墨西哥最有趣的地方的風景和考古之旅》中所敘述的那樣。(Paris: Chez M.Moench, 1836)

一個人正從胭脂掌上收集胭脂蟲,插畫出自何塞·安東尼奧·德·阿爾扎特·拉米雷斯1777年的《關于格拉納的自然、文化和利益的記憶》,羊皮紙上有胭脂蟲紅色素。(Courtesy of the Newberry Library)

阿爾布雷希特·丟勒于1505年繪制的《鹿角蟲》(Courtesy of the J. Paul Getty Museum)

含有紫膠蟲分泌的蟲膠的樹枝(Courtesy of Jeffrey W. Lotz, Florida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Consumer Services, Bugwood.org)

位于西班牙北部一個農場上的一家“昆蟲旅館”,這樣的棲息地有助于保護瀕危的昆蟲物種。(Photograph by CADV17,.)

《致命螳螂》海報,1957年

《寂靜的春天》于1962年9月由Houghton Miffl in公司正式出版。一經問世便引發了激烈的爭論。圖為本書初版的封面。

一只正在為花朵授粉的蜜蜂(Courtesy of Friends of the Earth, United Kingdom)

古埃及養蜂人從一個蜂房中提取蜂蜜。該畫繪制于埃及古爾納的雷米爾墓上,1926年由尼娜·德·加里斯·戴維斯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埃及探險隊拍攝。(Courtesy of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7年,君主斑蝶在加利福尼亞州圣克魯斯越冬。(Courtesy of Brocken Inagl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