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線條的含義
- 回大明當心靈導師的日子
- 和光同塵喵
- 2086字
- 2023-08-25 21:54:47
聽完朱常泴的描述,楊意又看向了手中拿著的一沓紙。
看來,朱常泴在這些紙上作畫就是為了復現他夢中見到的景象啊。
畫中的女子,應該就是朱常泴夢見的母親。
“人是不會夢到自己沒見過的人的?!睏钜廨p聲說道。
就算在夢中夢到了一個陌生的人,那其實也是曾經在現實中匆匆一瞥見過的路人,被潛意識記進了腦海,因為人腦是很難憑空制造出一張人面的。
朱常泴出生不久母親就去世了,因此他的夢中母親的臉自然是會十分模糊。
不過正如剛剛所說,夢中出現的一切事物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參照。女人的意象可以理解為對母愛的向往,那這些奇異的線條又代表著什么呢?
“這些線條,對你來說很重要么?”楊意又問道。
朱常泴搖搖頭,猶豫片刻后,又點了點頭,說道:“在夢里見到這些線條和我的母后之后,我心里莫名出現了一個想法——搞明白這些線條的意義,我最終就能看清母后的面孔?!?
“于是每當我從夢中醒來,我就會第一時間把夢中出現的線條抄錄到紙上,試圖發現其中的規律......”
“可是,可是......”
說到這,朱常泴突然痛苦地抱住了自己的頭,顫聲道:
“差一點,什么都差一點......”
楊意默默地看著朱常泴,心想在線條和母親二者中,或許前者才是引發朱常泴抑郁的根源。
根據朱常泴的夢境,他先是見到了意義不明的線條,產生了迷茫困惑和不解等消極情緒。而隨后見到的母親的虛影起的則是鼓勵他繼續探索的積極暗示作用。
朱常泴從未見過自己的母親,因此所謂“母親的鼓勵”其實也是出自他自己的潛意識。將這兩種意象抽象出來,也就代表了朱常泴對某些事物的態度——好奇,敬畏,渴望,斗志,以及求而不得的痛苦。
因此,幫助朱常泴理解這些線條,問題也許就能迎刃而解。
“你說什么都差一點,那可以告訴我你都看出了些什么嗎?”楊意說著,隨手拿起一張線條圖。
這張圖上畫著一堆正方形和圓形的組合。正中最大的那一對組合,是一個正方形緊密地內切著一個圓形。旁邊稍小一些的,則是圓形外切于正方形的銅錢狀圖案,和前者恰好相反。
除了這兩對以外,旁邊還畫著許多對類似的組合,大大小小,筆者似乎有意在調整圓形和正方形的大小關系。
“中間那兩對是我在夢中看到的。”朱常泴看了一眼楊意手中的圖,說道。
“夢中出現的一切事物都能在現實中找到參照。你覺得自己在現實中看到過這些圖案么?”楊意問道。
朱常泴低著頭想了片刻,說道:“外圓內方,有點像前面花園中圓臺上的四方亭......外方內圓的話......”
朱常泴往四周看了看,隨后撿起了一枚遺落在墻角的銅錢,上面刻著“萬歷通寶”四個字:“這銅錢算不算?”
“當然算?!睏钜庑χc頭,“那其他的組合呢?你為什么要畫那些?”
“因為......這圓和方給我一種奇特的感覺......”朱常泴有些猶豫地說道,似乎不太自信。
“...什么感覺?”楊意問的同時,仍在盯著圖上的圓形和正方形,心中開始隱隱浮現某些猜測。
“我發現圓和方面積相同時,圓之周長似乎總是會比方的周長??;反過來也一樣,當圓和方周長相同時,圓的面積總會比方大?!?
“...你是怎么比較他們的大小和周長的?”
“是...感覺出來的。”
楊意半是訝異半是若有所思地看了朱常泴一眼——
剛剛朱常泴所說的,是數學中的一條經典定理——等周定理!
定理的內容和朱常泴剛剛說的大差不大,只不過比較的對象可以推至圓形和其他所有的封閉圖形。
這條定理并不復雜,可是朱常泴沒有測量工具,僅靠目測就能得出這個結論,可以看出他在這方面有些過人的天賦!
既然這張圖上代表的是等周定理的話......
楊意看向地面上的其他圖紙——
這一張上畫著的是呈海螺狀的四分之一圓——黃金比例!
這一張上兩條互凸的曲線——雙曲線!
這一張上畫著的是三個正方形夾著一個三角形——勾股定理!
這一張......
此刻,楊意恍然大悟!
朱常泴夢里見到的,紙上畫出的,正是一條條經典的數學定理或者現象!
就如他剛剛所說的亭臺和銅錢,朱常泴在生活中見到這些圖樣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將這些蘊含數學規律的圖樣抽象成本質的線條儲存在腦海中,然后在夢中出現!
朱常泴注意到了楊意的神色變換,不禁問道:“你...是看出什么了么?”
“咳咳?!睏钜饣剡^神來,清了清嗓子,繼續問道:“你剛剛說什么都差一點,是差在哪里?”
“差在最后的結果上。”朱常泴苦笑著搖了搖頭:“比如這圓方,我明明能感覺到某種關系,卻不知為何如此;還有那棱角,我明明能感覺到三條邊中有特定的聯系,卻不知具體為何......”
“原來如此.....”
到此為止,楊意已經基本摸清楚朱常泴的病因了。
朱常泴自幼喪母,那荊王雖然對朱常泴很好,但一看也不像是會育兒的人。因此朱常泴缺少長輩關懷、同齡玩伴,養成了孤僻的性格,埋下了抑郁的種子。
郡王錦衣玉食的生活或許能令許多人艷羨不已,但對年齡漸長,心智日益成熟的朱常泴來說,反倒越來越像一道枷鎖。
他無需勞作,無需憂心生計,生活沒有目標,導致青春期的旺盛精力無處發泄。這樣下去,要么染上諸般惡習淪為蛀蟲,要么就像現在這般找不到人生的意義陷入抑郁。
然而,朱常泴在陷入抑郁的過程中也在覺醒著他自己獨有的天賦——也就是對數學的敏銳直覺和熱情。
擁有這樣的天賦,本可以是一件好事,幫助他走出陰郁。但現實的情況更加復雜,朱常泴反而陷入了數學的瓶頸,導致現在這樣抑郁的加重。
為什么會出現瓶頸?
原因無他——
此時大明的數學,已經開始落后世界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