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解
陽明在提出“心即理”命題后不久,便提出“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可見,“良知”理論雖然在其晚年才被正式提出,但在其思想形成的前期已經有所體現(xiàn),這是因為“知是理之靈處。就其主宰處說,便謂之心;就其稟賦處說,便謂之性”。在此意義上,陽明強調“良知之外,別無知”。而且在此前提下,陽明無疑也承認“見聞莫非良知之用”,因此說“良知不滯于見聞亦不離于見聞”。可以說,陽明關于良知與見聞關系的...
上QQ閱讀APP看后續(xù)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題解
陽明在提出“心即理”命題后不久,便提出“知是心之本體,心自然會知”,可見,“良知”理論雖然在其晚年才被正式提出,但在其思想形成的前期已經有所體現(xiàn),這是因為“知是理之靈處。就其主宰處說,便謂之心;就其稟賦處說,便謂之性”。在此意義上,陽明強調“良知之外,別無知”。而且在此前提下,陽明無疑也承認“見聞莫非良知之用”,因此說“良知不滯于見聞亦不離于見聞”。可以說,陽明關于良知與見聞關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