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舍不得
- 1985,7天成萬元戶
- 一對尖
- 2405字
- 2023-08-18 10:14:00
(求票票,各位兄弟,花幾秒投個票票,可以么?)
王家明坐下后,陳平才跟著坐下。
“王站長說你很能喝,60度的特制汾酒直接喝了一瓶,一瓶可有一斤了,等會兒得要看看你到底是不是真有這么能喝,王站長是不是在說假話。”陳平坐下來后,桌上的一個人笑著說道。
這個人是長豐鎮小學的校長,張繼昌。
朱學棟下放到的學校就是長豐鎮小學,這所學校的校址原先是在長豐公社下面的大隊,后來才搬到了鎮里。
1957年,簽發的《全國農業發展綱要四十條》中,全方位的對農村的發展作出了規劃,不止涉及到農業生產,還提到了農村教育的問題。
明確規定要掃除文盲,發展農村的文化教育事業,鼓勵在鄉村設立業余文化學校,提高農村基層干部和農民的文化水平。
同時,農村辦學應該采取多種形式,除了國家辦學外,還必須提倡群眾集體辦學,允許私人辦學,以便逐步普及小學教育。
小學不出村,中學不出隊,高中不出社。
各個村,或者臨近的幾個村,基本都有一所小學,學校遍布農村,優點有,的確方便了適齡兒童,可以就近上學,缺點也不少,學校過多,原本有些村適齡的上學兒童可能就十幾個人,沒有必要單獨開一所小學,但也辦起了小學,辦學得要有學校,要有教學設備,造成了資源浪費。
再則,師資力量很薄弱,學校過多,導致師資力量分散,造成了教師資源的緊張,以及教學水平的參差不齊。
好在后面公社解體,情況恢復了正常,沒有必要存在的村小學撤銷了,適齡的上學兒童到相近的小學上課。
離著鎮上近的大隊適齡兒童則是在長豐鎮小學就讀,學生集中了,師資力量也集中了。
“沒問題,能給各位領導,各位前輩坐一桌,處在同一個屋檐下喝酒,機會難得,等會兒肯定要多喝幾杯。”陳平說道。
他倒也沒怯場。
在酒桌上,肯定得要喝酒,退縮了,人家可能認為你不懂事,不真誠。
酒量即人品,在這會兒特別實用。
話也說的漂亮,不僅僅給了張繼昌面子,同時也給了兩桌上其他人尊重。
菜上來了。
都是提前早就備好了,做起來也快。
朱學棟和黃玉香兩個人也各自坐下來,黃玉香坐的是另外一桌,朱學棟則是在陳平這一桌坐著。
請客吃飯,特別是多桌的情況,一桌肯定得要有個陪坐的,也就是請吃飯一方得要有人在各桌坐著,要么就是本人,要么是親戚朋友。
這樣才顯得尊重。
表達感謝的飯局是這樣,紅白喜事的時候也是如此。
底下則是朱妍在作陪。
酒也拿了上來,不是60度的特制汾酒,而是53度的白云邊,度數雖然低了些,但是價格卻高了。
陳平看著白云邊,心中只感嘆:前老丈人和前丈母娘還真是舍得啊。
這么多人,白云邊肯定不是一兩瓶的事,一桌可能就得要五六瓶,兩桌得接近10瓶了,不算菜價,單只是酒錢就得要四五十塊錢。
鄉鎮小學老師的工資并不高,按照規定,市財政會撥一部分的款項到教育局,由教育局發給老師,每名老師每個月的工資20塊錢左右,另外,地方基層,也就是各大隊,或者鄉鎮上,也會給老師發10塊錢左右的工資。
加起來30塊錢左右,可實際上地方基層各大隊窮的叮當響,每個月的10塊錢很多時候都是欠著,發不下來。
兩人真是下了血本。
等回了江城后,長豐鎮的這些關系好多都不會再聯系了,但還寧愿花這個本錢請客,真的是為了感謝大家伙這些年對他一家人的照顧。
“我來倒酒。”陳平主動站起來,拿起酒瓶,給桌上的人倒酒。
年齡最小,身份地位又是最低的,這個酒理當由他來倒,要不然得會被人說不懂禮數。
該低頭的時候就得要低頭。
前世的老丈人、丈母娘,都要離開長豐鎮,還這么真誠,而他還要在長豐鎮繼續販菜,這些人脈關系,朱學棟和黃玉香去了市里,可能用不上了,但他往后很大的概率會有聯系。
留個好印象,有個好的風評,肯定不是壞事。
朱學棟站了起來,拿起酒杯,“我來先提個酒,我一家人到長豐鎮,以前是長豐公社,剛來的那會兒,連吃飯的家伙什都沒有,多虧是鄉親們,還有各位的幫助,才讓我們一家人挺了過來,這其中的艱辛和感謝就不多說了,全在這一杯酒里。”
他朝著兩桌的人舉了舉酒杯,一口將杯里的酒喝干凈。
其他人也跟著,將杯里的酒一飲而盡。
這個面子肯定會給,就連幾個女人,喝的也是白酒。
在這會兒,女人真的是能頂半邊天,不一定上得了廳堂,但一定下得了廚房,守得住寂寞,創得了輝煌,而且還下得了田地,干得了活,喝得了酒。
“你夫妻兩個到長豐鎮來,對長豐鎮來說,也是撿到了寶,老朱你在市里的時候是高中老師,到長豐鎮里來,在小學任教,大材小用了,你的水平比好多老師都要強不少,就是我這個校長也比不上你。”張繼昌說道。
“哪里哪里。”朱學棟連忙擺手。
“你別謙虛,真就是這樣的,我這個校長才什么文化?中專的文化,但是你呢,你是大學文化,讓你到小學教書真的屈才了,你在小學任教的這些年,咱們學生的水平明顯的提升了不少。”張繼昌道。
這也是他對朱學棟很尊重,很看重的原因。
“這倒是實話,我兒子學習成績不行,交給老朱后,成績明顯提升了。”王家明對這一點非常贊同。
張繼昌,朱學棟,包括桌上的其他人,年齡都比較大,在這些人上學讀書那會兒,整個江城市大學生的占比是1.1%左右,高中生的占比也才4.9%,文盲的占比達到了60%,平均受教育年限才1年多點。
即便放在這會兒,大學生的占比也才5%。
朱學棟的大學文憑的確很有含金量,教高中生沒有問題,教小學生更是綽綽有余。
長豐鎮小學,包括以前公社下面大隊,各小學的老師,文化水平并不高,大多都是初中文化,能有個中專的文化水平就已經是高的了,有一些教小學的老師甚至自己也只是小學的文化水平。
但是鄉鎮下面的教育資源本來就非常稀缺,有出息、有學歷的,撅著屁股也要在城里落戶,吃商品糧,端鐵飯碗。
只能是矮個子里拔將軍。
“你們一家回城里,我是舍不得的,原本還想著讓玉香你到長豐醫院工作,你這一走,對長豐醫院來說是很大的損失。”桌上,另外一個人跟著說道。
這人是長豐醫院的院長,周艷。
長豐醫院是長豐鎮最好的醫療單位,50年代的時候叫長豐聯合診所,70年代改名叫長豐衛生院,負責長豐公社下面各個大隊的醫療衛生工作。
今年年初的時候,才改名為長豐醫院。
黃玉香下放到大隊,充當赤腳醫生,理論上是歸周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