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你從哪里聽來的?
- 1985,7天成萬元戶
- 一對尖
- 2205字
- 2023-08-11 14:33:42
“那不是公社時期嗎?現在都已經田地承包到戶,而且也不再有公社了,是鄉鎮,下面也沒有什么大隊,都是村民小組。”陳廣生說道。
公社時期,長豐鎮就叫長豐公社,下轄大隊,大隊下轄生產隊,生產隊、大隊、公社均為集體所有制,其中生產隊為基本的核算單位。
規定上,公社各級組織之間的經濟往來都要遵循自愿互利、等價交換的原則,實際上很多時候就是公社說了算,經常一紙命令,調用生產隊或者大隊的資產,沒有任何補償。
這種合同,哪怕下面的菜農不愿意簽,生產隊不愿意簽,可也做不了主,供銷社只要將公社的領導搞定,就能跟大隊簽蔬菜的包銷合同。
就在這個時候,第3道菜擺到了桌上。
這是一道紅燒甲魚。
較真的說,這是一道閩菜,但江城這邊辦酒席,條件稍微好點的,都有這道菜,就跟豬肘子和蓮藕湯一樣,是必須得上的菜。
甲魚營養很豐富,味道鮮美,同時還能預防不少疾病,能凈血,還能補勞傷。
“你這太客氣了,三個人哪用得著要這么好的菜?這花銷怕是不低。”陳廣生說道。
他又看著自己的女婿,“家明,你看看,我就說陳平這個人實誠吧,我說在家里隨便炒幾個菜就行了,他說不行,非得要到鎮上來,還得是要到和宴樓,來了什么話都沒說,直接自己喝了三杯酒,點的菜也沒有一個孬的,都是硬菜。”
“合同都是以前的事情,哪能現在還做數?要我看啊,瓜果蔬菜,蔬菜收購站能收,能賣到城里去,私人也能收,也能賣到城里去,公社、鄉鎮,再怎么大,也大不過江城市。”
王家明也有點意外,這三道菜的確不孬。
最近這些天,蔬菜收購站的瓜果蔬菜收購量降低了不少,稍微一查,就知道有私人在收瓜果蔬菜,而且還是用小貨車收,一天要往城里送兩三趟。
因為是自己老丈人村子的,他就跟老丈人稍微打聽了一下,結果老丈人卻幫著陳平說話,還說讓自己到陳家灣去,在家里吃個飯,將陳平也喊出來。
這還是頭次見老丈人這么往身上攬事,明顯就是要充當和事佬的角色。
老丈人的面子,他不好拂了,就應了下來。
后面,老丈人又找到他,說是要到鎮上的和宴樓吃飯,雖然還沒有跟陳平見面,但是這讓他對陳平倒是改善了些觀感。
陳平的態度倒是不錯,還知道到飯館請客,至少表明將這事當回事。
等到了和宴樓,陳平在門口等著,招呼自己上樓,他對陳平的觀感又改變了不少。
待上樓,陳平又是遞煙,又是去買酒,倒酒,還一連喝了三杯,杯杯見底,面不改色,一點不含糊。
現在上的幾道菜也都是葷腥,而且還是比較硬的葷腥菜。
的確很給自己面子。
他從陳平的這些行為中感受到了尊重。
“鎮政府的資產,都是從公社接手過去的,有些不合理的改了,但有些還保留著,跟各個生產大隊簽訂的合同,都還保留著,真要較真,怎么處理也難說。”王家明給了一個囫圇話,“不過市里的政策,也的確是在鼓勵瓜果蔬菜多渠道經營,想要多渠道經營,僅僅靠蔬菜收購站肯定是不行的,這就屬于新老規則交替的階段,到底怎么執行,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但是前些天,蔬菜公司下來了人,到長豐鎮蔬菜收購站開了個會,對長豐鎮蔬菜收購站最近的工作很不滿意,瓜果蔬菜的收購量低了,這種情況下,蔬菜收購站肯定會加大收購的力度,努力完成任務,爭取不受批評。”
蔬菜公司是江城市供銷社的直屬單位,也是蔬菜收購站的上級單位。
王家明將基本的情況介紹了一下。
不過話有些曖昧,既沒有說他自己是支持私人販菜,也沒有說反對私人販菜。
沒有講明,那就是有談的可能。
陳平把握住了王家明的態度。
“老隊長,王站長,吃菜,這菜還是和宴樓的掌作師傅親自做的。”陳平招呼著,讓兩人吃菜。
“你說的是熊貴財吧?他菜炒的技術的確不錯,不過就是人有些難說話。”王家明道。
他是蔬菜收購站的副站長,過來吃飯的次數比較頻繁,對熊貴財有些了解。
“難說話也是對人,老隊長和王站長的面子他肯定會給。”陳平道。
他夾了一塊黃鱔段,“我聽說,供銷社這邊最近在搞改革,要召開供銷合作社大會,成立江城市供銷合作社聯合社。”
“領導體制也會跟著發生變化,會實行理事會、監事會制度,內部機構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教育勞資處和保衛科會合并,改為教育勞動人事處。”
供銷社原本的領導機構是辦公室,成立了理事會后,理事會就成了供銷社的領導機構。
很多單位,部門,都會進行調整,市場經濟下,供銷社受到的沖擊很大,業務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不少基層供銷社的門市部受到了個體戶的沖擊,業務萎縮的厲害,這一點在城里尤其的突出。
這種背景下,供銷社從領導體制到經營體制上,都在不斷的改革,尋求活路。
“供銷社領導體制會改革,經營的業務也會改革。”陳平接著說道,“一些經營不善的業務會被砍掉,一些不那么歸口的單位,也會劃撥出去。”
“像是直屬供銷社的市藥材公司,這次怕會成建制的從市供銷社劃出,歸口江城市藥材管理局管理,其他的一些直屬單位也會有調整,包括蔬菜公司這邊,怕是也會有一些變化。”
前世,這些情況的的確確都發生了。
市供銷社,市藥材管理局,都是機關單位,下屬的直屬單位也是全資單位,彼此間劃撥,歸口管理,在這會兒很常見。
各個部門之間都有類似的情況。
聽到陳平的話,王家明筷子停在了半空中。
他臉色嚴肅了不少,看著陳平,“這些你都是從哪里聽來的?”
語氣甚至加重了幾分。
太驚訝了!
因為這些消息不少都還在保密的階段,只在供銷社內部領導間流傳,像是內部機構的變動,直屬單位更精細化的劃分,他也聽說過,卻不知道怎么變動,不知道怎么劃分,沒想到陳平卻這么的清楚。
一個農民,一個菜販子,對供銷社的變化,比他這個在供銷社直屬單位下屬機構工作的副主任的消息還要靈通,還要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