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2章 呂尚書正是族兄

李福這一整天哪里都沒有去,就待在了署衙之內冥思苦想,劉光焱等人數次經過都沒有打擾。

李福沒有想別的,他剛剛已經看過了朱元璋往年平壽的宴席規格,屬實有些寒酸。

按照往年標準,宴席分為十八宴,各設在不同的殿堂之內,為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落座。

例如大理寺和各國使臣在一殿、四品及以上大員在分為文武在兩個殿、朱元璋與親眷和重要來客同處一殿等等。

但是考慮到朱元璋節儉的脾性,那么菜品絕對不能奢華,甚至要極盡簡樸。

而朱元璋力行節儉到什么地步呢?

有一年馬皇后生日, 邀請文武百官都來參加、準時赴宴。

大臣們剛開始時都不知道皇帝請客吃飯的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但當然不敢延誤,都準時出席。

到宮里后,看到張燈結彩,喜氣洋洋的裝飾,才知道這一天,原來是馬皇后的生日,因此朱元璋設宴,請有品階的大臣們到宮里吃飯,一起慶祝馬皇后生日。

當天宮里筵開十數席,各大臣都是按照品階順序安排入席。當中一席當然是朱元璋和太子、皇子他們了。馬皇后在另外一個殿里,帶著女眷們一起吃飯,聽說菜品都是一樣的。

朱元璋看時間差不多了,就吩咐宮女可以上菜了。

首先端上來的是一大碗清水碗菜后,百姓們都說蘿卜。等上菜的宮女退下后,朱元璋拿起自己用的一雙筷子,一邊說道:“蘿卜、蘿卜,勝過藥補,民間有句俗語,說是‘蘿卜進了城,藥鋪關了門’……朕愿愛卿們吃了這碗菜后,百姓們都說‘官府進了城,壞事出了門。’來、來、來,大家快吃!并第一個挾了蘿卜吃了起來。”

朱元璋帶頭吃,其它官員哪敢不吃,都紛紛舉筷吃起來。接著宮女很快就上來了第二道菜,這道菜是韭菜。

朱元璋又有開場白了:“小韭菜青又青,長治久安得民心。”說完朱元璋又帶頭吃韭菜。其余官員也隨著挾韭菜吃。

接著宮女繼續上了兩碗其它品種的青菜,朱元璋指著剛上來的兩碗青菜,嘴里繼續說他的“主題詞”……“兩碗青菜一樣香,兩袖清風好臣相,吃朝廷的俸祿,要為百姓辦事,應該就像這兩碗菜一樣,清清白白。”

依然是皇帝帶頭挾菜,其他人仿效。

因為只有青菜沒有其它的食物,因此早已經餓了的大臣們風卷殘云般很快就把上來的各種蔬菜吃完了。

等各張桌子上都干干凈凈沒有吃剩下的,完全是“光盤行動”后,宮女又給上了一碗湯……豆腐蔥花湯。朱元璋繼續念他準備好的主題詞:“小蔥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明如日月,寅是寅來卯是卯,吾朝江山保得牢。”

依然是朱元璋動筷后其它人跟上,又是很快就吃光了。

眾官員盡管已經吃完四菜一湯了,可因為都是素菜,比和尚們吃的還要‘素’,完全沒有油水,還在餓著呢!

大家都在心里揣摩著下面該上筵席的主菜……山珍海味要上了吧!這些才是皇家筵席的應有體面。

誰知道左等右等,還是沒有人上菜。

各人開始坐立不安起來,走不是、留下來干餓著也不是好事情。

朱元璋看大家有點緊張,于是當眾宣布:“今后各位卿家宴客的餐標,就是四菜一湯……皇后壽宴就是大家的榜樣,誰若違反規定,一定嚴懲不貸。”

接著宣布散席。

而這也正是‘四菜一湯’的由來,也進一步說明了朱元璋的節儉之風。

至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文武百官宴會無一敢違例,廉儉的風氣盛行一時。

雖然這幾年隨著數次北伐的勝利,和國內動蕩漸漸平息,國庫逐漸充盈,百官們才漸漸有了肉吃,但是宴席之時還是不敢太過奢靡。

“四菜一湯就四菜一湯吧,簡樸就簡樸吧!”李福喃喃一聲,不過心里卻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既然不能在數量和規格上下功夫,那么未嘗不能創新一下菜式,再加一點‘祥瑞’呢?

心中漸漸有了一些思路,順著思路發散之后,李福越想越覺得可行。

剛想吩咐人去幫自己去辦點事情,左右看了看,不禁嘆息一聲,站起身來。

當即收拾好桌上的東西,先去廚房視察了一下,發現周二牛正在勤勤懇懇地教授那些御廚,也就沒有上前去打擾。

轉身出了尚膳監直奔光祿司而去。

一路行來沒有什么阻礙,兩地相距也不是特別遠,不過一刻鐘功夫,李福就到了光祿司門口。

“站住!”

李福低著頭正在思考,聽到喝止這才抬頭發現已經到了光祿司。

從懷中掏出‘造辦’的任命書,剛想開口說話,又不知道光祿司長官是什么官職,只得改口:“立刻去通稟你家大人!”

守衛仔細看了一下任命書上的章,嚇了一跳,不敢怠慢,抱拳之后就轉身進去了。

李福倒是一愣,拿起任命書也看了一下,這才發現居然是蓋的皇帝印璽,不禁對徐興祖內心又豎了個大拇指。

看來朱元璋是真的認可了自己,李福心頭一樂,不動聲色地把任命書收了起來,也對自己為壽宴做的決定沒有了猶疑。

沒有多久,那守衛就出來把李福迎了進去。

這光祿司前身原本是光祿寺,洪武四年,光祿寺打報告說:“尚醞局所制造的酒是專門供應郊廟祭祀使用的,如果宮廷使用的情況,以及御賜酒宴及其他的祭祀場合用酒,應該另外設置酒坊制造酒來預備食用。”

并且根據宋朝時的名目增設了法酒庫,設有酒坊大使,副使。

這導致了百官和貴人們各種巧立名目取酒自用,朱元璋聽后大怒,當即就裁撤了原先的法酒庫,并把光祿寺改為了光祿司。

并新增設了司牲司,又把孳牧所改為司牧司,設立了大官、珍饈、良醞、掌醢四個署,每個署設有署令、署丞、監事。

在經過幾處步道和走廊之后,李福不得不感慨,同樣是負責膳食飲宴的部門,光祿司就比尚膳監豪華大氣不止一個檔次,就只是因為光祿司多了祭祀和使節招待這些職權。

“卿正和少卿大人都不在,大官署署正在里面等您,您請進吧,卑職先行告退!”在七彎八繞之后,守衛終于在一處大殿站定,對李福伸手虛引。

李福點了點頭,從其身邊經過,手里幾塊碎銀子不動聲色地塞到了守衛手里,這才邁步走了進去。

那守衛一愣,嘴角一抽,也沒多說什么,把銀子收入懷中,轉身出去了。

李福剛進入殿內,就看到一個身材中等,面有長須的中年男子正好整以暇地坐在側面上首一個位置上。

見李福進來,那人才樂呵呵地從座位上起來。

“李大人倒是稀客,不知此來,有何貴干啊?”這中年男子似乎認識李福一般,直接開口問道。

李福略一皺眉,又不知大官署署正是什么品軼,便沒有發作:“不知署正如何稱呼?”

“哦,瞧我這記性,忘了介紹,下官名叫呂銘,李大人勿怪,請坐!”呂銘似乎看出了李福的不爽,一拍額頭,這才自我介紹了一句。

李福心中一動,呂銘?跟呂宗藝有關系嗎?

不過從其自稱來看,品軼應該不高,反正肯定比自己低一些,心中有了計較。

“不知署正與呂尚書...”

呂銘也沒叫下人,自顧自地端起茶壺,絲毫沒有架子地給李福倒了一杯茶。

聽到李福的疑惑,也不藏著掖著,大方地點了點頭:“正是族兄!”

李福見呂銘回答的如此爽快,倒是對其多了幾分好感。

在互相再次鄭重自我介紹之后,李福這才表明來意:

“陛下壽辰在即,本官身為造辦,還需要一些材料,特來此處問詢一二。”

呂銘聞言,立刻正色:“既是造辦吩咐,定當全力配合!”

見呂銘還算識相,李福頷首一笑:“倒也并非需要什么貴重之物,只是要百斤石灰石、凌子石、大量竹炭...”

呂銘眉頭一蹙,不明白這些東西跟宴席能有什么關聯。

“大人,這些東西雖然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可是本司內四署倉庫均無,需要從工部調取。”

“正因如此,本官才需要你們配合,你們看著辦吧。”李福從懷里掏出一張清單,放在案上。

呂銘這時候沒有說話,心中也在思考。

說來這本是小事,光祿司從工部調取物品確實比尚膳監要方便許多,手續也會少一些。

可是李福和呂宗藝有點矛盾他也是知道的,而且不久前還因為此事被朱元璋怒批了一頓,導致顏面盡失。

若是自己這么配合的話,到時候族里還不知道如何評價自己呢,說不得落個吃里爬外的名聲。

這李福如此相逼,莫非是想找自己麻煩?

想到這里,呂銘臉色一苦,故作為難的拱了拱手:“李大人既知呂尚書是我族兄,何苦為難下官!”

李福見呂銘如此坦率和直言不諱,緊繃地臉上不禁露出一絲笑容。

是的,李福作不容置疑的姿態,此舉本就是有意試探,如今看來這呂銘不管是慫包也好,還是跟呂宗藝有些矛盾也好,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這么表態,很明顯就是不想摻和進自己和呂宗藝的矛盾中來,這樣就足夠了。

“呂大人說笑了,此事只是尚膳監與光祿司為陛下壽辰互相配合而已,本官并無它意。”

頓了頓,見呂銘神態漸松,這才接著說:“若是實有礙難,不妨轉告卿正或少卿,讓他們幫忙!”

呂銘大喜,拿起桌上的清單塞入懷中:“謝大人體諒!如此甚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始县| 衡水市| 汪清县| 泉州市| 德钦县| 新密市| 新田县| 舒城县| 延津县| 怀柔区| 大余县| 新民市| 新干县| 鹿邑县| 方山县| 内乡县| 昭平县| 报价| 大城县| 耒阳市| 望都县| 泽普县| 商城县| 磐安县| 兴海县| 名山县| 舟曲县| 弋阳县| 北海市| 始兴县| 谢通门县| 绍兴市| 临高县| 赤城县| 保定市| 阿巴嘎旗| 抚松县| 米脂县| 华亭县| 格尔木市|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