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外腦:成為一個善思、會學、能寫的人
- 釋若
- 1003字
- 2023-08-23 12:48:24
推薦序
信息撲面而來,不及應對;記憶總不靠譜,隨風消逝。相信很多讀者都和我一樣,面對過或正在面對這些令人煩惱的問題。在信息洪流滾滾的大數據時代,我們普通人,尤其是與知識打交道的人該如何做好應對呢?恐怕少不得做好“個人知識管理”這項工作。
釋若的這本書,出版得非常及時。他非常精準地抓住了知識工作者的普遍痛點,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了很多認知科學和知識管理領域的精深理論。這樣一來,原本僅僅在學術界交流探討的新成果得以“破圈”,可以真正影響每一個人的日常知識管理應用。
許多概念與模型,原本是由高深莫測的術語闡述,但釋若不僅把它們變成了通俗易懂的描述,而且使用了很多圖形更進一步詮釋了其機制與流程。曲線圖、流程圖、思維導圖……“一幅圖勝過千言萬語”,誠哉斯言。你一眼看上去,很多困惑就會迎刃而解。書中以很多作者親身經歷的事件、打過交道的人物舉例,既可以作為證據強化論證說服力,也可激勵更多普通人使用合適的方法與工具,去獲得原本不敢想象的成就。
我很欣賞釋若提出的一個理念,即知識管理不應該是個苦差事。他舉了某些人交押金進入打卡社群的例子。這種基于“懲罰規避”的做法看似對“拖延癥”很管用,也確實讓很多人在截止日期之前跌跌撞撞地完成了任務,但這個過程是痛苦的,它不僅剝奪了你在吸收、管理、應用和創造知識過程中本應有的快樂和成就感,更可能會讓你陷入“假裝努力”的境地。希望你讀過本書第六章后,能找到更為合適的促發行動機制。
我尤其喜歡第七章,因為這里講解了如何把書中講到的理論和原則付諸實踐,特別是通過常見的數字卡片筆記工具來踐行。我不止一次給身邊的小伙伴推薦flomo,但他們總是很困惑——一款筆記應用軟件,只有這么簡單的功能,究竟能用它做什么?相信讀完這一章,你就會明白為什么說它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更期望你也能利用如此簡單便捷的工具,達到快速記錄、定期回顧和高密度輸出的效果。
很多人喜歡探索工具,尤其喜歡all in one(一體化),但是最終的結果往往事倍功半,大量的時間被虛擲。我覺得本書使用flomo等極簡筆記工具做樣例,恰恰證明了在理念方法得當的情況下,確乎可以達到“草木竹石,皆可為劍”的佳境。我特別喜歡書中的一句話:“知識只有被使用才能產生價值,也只有在被使用的過程中,才能轉化為常識或經驗”。釋若這本書,正是用書中為你介紹的方法與工具寫就,這不便是最好的證明嗎?
祝閱讀愉快,每日精進。
王樹義
天津師范大學副教授
公眾號“玉樹芝蘭”主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