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絲綢之路的影像敘事研究
- 王萍
- 522字
- 2023-08-03 17:45:32
第二節 東西方絲路文明的交融
絲綢之路的開拓是一次地理緯度的“大發現”,它大大拓展了當時東西方人們的視野——原來在自己所熟悉的“一畝三分地”之外,世界上還有這么廣闊的空間。從地理位置角度而言,亞歐大陸自太平洋西岸到大西洋東岸,是地球上陸地距離東西相連最長的兩端。由于航海技術的落后以及當時統治階級對擴充疆域的迷戀,陸上絲綢之路的開通可以說是必然之勢。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在碰撞、融合中不斷推動著人類文明向前發展。
文明的交流是相互的,在交流中互鑒、自我更新,是大多數具有延續性的文明共有的發展形態。文化的交融與共享,既是對民族文化的尊重,也是不同民族的人們產生認同感和歸屬感的重要方式。英國學者約翰·霍布森在《西方文明的東方起源》(The Eastern Origins of Western Civilisation)中指出,絲綢之路是古代東方文明向西方傳播的最重要的渠道。通過古代絲綢之路,東方將更加先進的“資源組合”(如思想、制度和技術)傳播到了西方。絲綢之路讓中國的絲綢和文明風靡全球:“絲綢作為一種奢侈品的同時,還成為一種國際貨幣。……早在2000年前,全球化就已經是事實,它提供著機遇,帶來了問題,也推動著技術的進步。”絲綢之路的歷史就是一部濃縮的世界史。兩千多年來,絲綢之路始終影響著人類文明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