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佛商業(yè)評論項目管理手冊:如何推動、領導和發(fā)起成功的項目
- (西班牙)安東尼奧·涅托-羅德里格斯
- 1350字
- 2023-11-23 19:34:36
推薦序
收到電子工業(yè)出版社盧小雷編輯發(fā)來的信息,約我給本書作序,理由是“該書的內容與您之前在項目管理高峰論壇中演講的觀點不謀而合”。感謝盧編輯的恭維和推舉。我閱讀了書稿,深受啟發(fā)。本書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傳統(tǒng)項目管理的誤區(qū),剔透地分析了企業(yè)面臨的變革,清晰地展示了實現(xiàn)變革的方法論及其人力資源能力的需求。同時,本書的思想也是對項目管理學科內容的深刻反思和變革。
作為組織戰(zhàn)略落地的重要抓手,項目是驅動組織變革的原動力,同時也是組織提升價值和收益的主要方式。隨著組織乃至全球經濟越來越依賴于項目而發(fā)展,項目成為組織管理不可或缺的基本單元。但在實踐中仍存在諸多問題,例如,缺乏對項目創(chuàng)新與組織運營機理的認知而選擇了無效或低收益的項目;項目資源、能力和職權錯配導致項目執(zhí)行效率低下;知識資產沉淀不足帶來了智慧化缺失等。正如本書作者所說,“全球每年有48萬億美元投資于項目,只有35%的項目被認為是成功的”,其他65%的項目所浪費的資源和未實現(xiàn)的收益無疑是驚人的。
本書是對項目管理學科的認知和內容的根本性變革,它指出了傳統(tǒng)項目管理誤區(qū)所導致的項目失敗,并給出了解決對策。
1.過度關注文檔、流程和輸入。傳統(tǒng)項目管理側重于輸入——規(guī)劃、估算、成本、時間、范圍和風險管理,而忽視輸出——目標、合理性、價值、收益、影響和戰(zhàn)略。這種“向內看”的視角不僅導致大量項目沒能實現(xiàn)預期收益,也是項目管理學科在過去三十年偏離主流管理的重要原因。項目的宗旨在于提升價值和交付收益。
2.僵化的“一刀切”的方法論。一方面,傳統(tǒng)的項目管理認為,標準的項目管理方法可以確保項目的成功,如果將其固化于組織則能保證所有項目的成功。另一方面,在過去十年中敏捷方法的興起和實踐為管理項目提供了一種新方法。然而,不少組織視兩者相互對立,認為只能采取其中的一種。事實上,項目的成功依賴于將正確的方法應用于正確的項目類型,本書提出的“項目畫布”簡潔明了地給出了應用導引,并配合了工具、技術、建議、清單和案例。
3.能力結構殘缺的項目管理人才。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項目和項目管理的焦點已經從硬性技術元素(如進度、范圍、財務和風險)逐步轉向軟性的元素(如人員、行為、文化、溝通和變更管理)。然而,當前項目管理人才的能力結構是殘缺的,一方面,項目經理需要培養(yǎng)項目領導者的能力;另一方面,為了提高項目在VUCA時代的成功率,也需要將項目管理作為戰(zhàn)略家和領導者的基本技能。戰(zhàn)略與項目交付是相互依賴的,必須成為高管發(fā)展的一部分。
本書以“項目經濟”的視角審視并規(guī)劃項目管理,其思想具有前瞻性,也符合《PMBOK?指南》(第7版)引入的項目管理新思想。認真閱讀,領悟和踐行本書的理念與方法,無論對于項目管理的研究者和實踐者,還是組織的高層管理者,你都將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一種徹底的覺悟和變革,并進一步可期收益的顛覆性增長。
最后,我想由衷地感謝本書的作者——PMI前主席安東尼奧·涅托-羅德里格斯教授,感謝他的慷慨分享及對項目管理學科的卓越貢獻,感謝編輯盧小雷和譯者傅永康、吳江、陳萬茹將本書引入中文讀者圈。在茫茫書海中“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而作為后者的你們就是伯樂。讓我們一同迎接項目管理的春天。
強茂山
清華大學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管理科學學會項目管理專業(yè)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