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感悟與上門賀喜
- 季漢伐明:開局逼我當太子
- 妙錦生花
- 2798字
- 2023-07-26 23:41:58
劉宇在看出門道后,感嘆這太尉,他的大舅哥,真的是個勞模。
就昨天一天時間,既操辦好了劉宇與蔡汝雪的婚禮,又暗地里設了這么一個嚴密的套。
劉宇估計,就算剛才那個馬老三不說那雞是自己的,而反告廖寡婦誣告,蔡汝澤也一定留了更多后手,更多的應對手段。
這樣的執行力,這樣的才能,如果不是迷信的話,還真不一定會入伙大漢。
坐在副位上的劉鐵根若有所思,他倒是看出來蔡汝澤是在打擊報復,樹立威信。畢竟劉鐵根自己也是個注重個人威信的人。
如果不注意威信,那他劉鐵根現在還在土里刨食,為兒子劉宇娶媳婦攢錢
哪里會有今天,哪里會讓劉宇娶到這么漂亮的媳婦,更別提這媳婦還是土司長官家的女兒。而且還沒花一分錢。
而且,這媳婦在嚴格意義上講還是個小妾。因為在宰相孫山寶的據理力爭之下,太尉也不得不低頭,讓自己的妹妹做太子側妃,而非正妃。
蔡汝澤心想著,反正現在也沒有正室,等個幾年,大漢天命昭昭,想必地盤必然大幅擴張。
到那時,他自己必然也是功勛無數,使力再把自己妹妹推上位也不晚。于是就答應了。
那馬老三已經開始被打板子了,雖然嘴被堵住了,但是還是不斷地發出悶哼,場面血刺呼啦的。
乾清宮外的有不少好事人群看著,面對此景,都有些唏噓,想當初這馬老三是多么的不可一世,現在落得這么個下場。
蔡汝雪本來想拉著劉宇進去敬茶。
但是被劉宇攔住。
“別急,還沒到時候?!?
“都正午了,早過時候了,本來該一早去的。我們還是快些進去吧?!?
“不是這個‘時候’,總之聽我的就對了?!?
蔡汝雪聞言不言,停在原地,等著劉宇所說的“時候”。
劉宇這么說,一則是因為現在場面并不好看,現在進去敬茶的話,外面還有刑犯悶喊當背景音樂,劉宇接受不了。
二則是因為以劉宇對他老爹劉鐵根的了解,劉鐵根現在要開始行動了。
果然,劉宇與蔡汝雪的對話剛結束,劉鐵根就站了起來。
接著劉鐵根走到乾清宮的門檻上站著,對在場眾人發言道:
“鄉親們,這馬老三那是罪有應得!不用為他唏噓,上天派朕來救世,不僅僅是要帶著大家推翻昏君,三興大漢,救世救民,更要打掉這樣的惡霸!上蒼在保佑我們!”
鄉民們見狀,通通都停下了唏噓。突然間變得虔誠起來,像是在向冥冥之中的上蒼禱告。
鄉親們很快從那虔誠的狀態中退出,變得同仇敵愾起來。紛紛指責辱罵那馬老三是個惡霸,說他為禍鄉里。
張三家丟的狗,李四家找不到的鴨,種種罪行都被鄉民強加在馬老三的身上。
劉鐵根見狀,滿意地走回了位置上坐著。他今天沒有從蔡汝澤這兒學到什么關于行政治理的經驗。
劉鐵根只是見蔡汝澤樹立威信,起了一點不滿,這么裝的事,憑什么只能你來,他劉鐵根也要來!
劉宇倒是不同于他的老爹劉鐵根,他看出來了一些門道。
這個社會,是禮治與人治的社會,皇權不下縣(或稱皇權不下鄉,兩者同義),廣大的鄉土中不講律法,大明朝老朱家定的《大明律》沒人理。
而劉鐵根樹立的是一種神權性質的威信,不同于太尉蔡汝澤是依靠手段判案的暴力性質威信。
剛才好事者們的爆發出來的一致對敵性,更讓劉宇記其前世看到的一句話“群體盲從意識會淹沒個體的理性”。
上述得出的感想讓劉宇想到了一些大漢未來的行走道路。
劉宇內心暗道:
“或許我們應該從信仰入手?!?
劉宇還在想著未來的道路設計。卻突然被一聲輕靈的聲音打斷了思路。
“現在到時候了嗎?”
那是蔡汝雪的提問。蔡汝雪發現自己這個之前素未謀面的夫婿好像真有幾分本事,能預測到人心。
“到了,走吧,你我二人一同進去?!?
“嗯。”
那馬老三根本沒撐過三十板就一命嗚呼了,現場的好事人群全已經從乾清宮一步到馬老三家看抄家去了。
堂內主位上的太尉蔡汝澤看見劉宇和蔡汝雪二人進來,先是一笑,蔡汝澤知道他們這是敬茶來了。然后蔡汝澤就察覺到不對。
“位置不對!”蔡汝澤內心驚道。
蔡汝澤連忙下來請劉鐵根往上坐。
“太尉,你這是干什么?”
“陛下,太子殿下和舍妹前來敬茶了,陛下當上坐主位?!?
宰相孫山寶也說道:
“太尉言之有理,陛下不必推辭。”
劉鐵根轉頭也看到了劉宇和蔡汝雪走來,于是說道:
“準旨?!?
言罷,劉鐵根便向主位走去。
劉宇和蔡汝雪一起給劉鐵根敬茶道:
“給父親請安!”
“嗯,朕安?!?
接著劉鐵根接過茶杯,飲了一口茶。
兩人又走向蔡汝澤,然后向敬茶道:
“給兄長請安!”
“嗯,好?!?
敬茶畢了。乾清宮內眾人本要開始閑聊幾句。
突然被一陣敲鑼打鼓聲吸引了注意。那一隊人越來越接近乾清宮。
劉鐵根發問道:
“太尉這是哪戶人家辦喜,怎么還往乾清宮走呢?”
蔡汝澤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能答道:
“回陛下,臣也不知。”
那敲鑼打鼓的隊伍后頭跟著許多人,突然間隊伍里走出一人來。
那人出列大聲喝道:
“為太子殿下和太子妃賀新婚之喜!”
不大聲不行,現場敲鑼打鼓的聲音太大了,不這樣乾清宮眾人聽不見。
雖然蔡汝雪在名義上是側室,但由于劉宇并沒有其他女人,以及蔡汝澤沒有特意向外說,稱之為“太子妃”也不算錯。
乾清宮內大漢君臣和蔡汝雪看向那出來賀喜的人,一看還有些眼熟。
原來是兩日前在養龍站被烏龍伏擊時遇到的那個二麻子。
宰相孫山寶和他是熟人,也是在場眾人中第一個認出二麻子來的人。
那二麻子接著向身后的儀仗隊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先暫停。二麻子的嗓子頂不住長期高強度作業,他怕一會說不出話來。
“我養龍站近千人愿意為大漢馬前卒!自愿在大漢靖武皇帝麾下三興大漢!救世救民!”
二麻子一行顯然是做足了準備要投入大漢的,還打聽到了前日蔡汝澤和李有田兩人帶頭喊的口號。
不過,這口號除了劉鐵根、劉宇、孫山寶當成純粹工具以外,其他人倒是都信了,包括蔡汝澤和李有田。自然也包括今天二麻子帶來的眾人。
劉鐵根看向孫山寶,示意讓他說話。因為劉鐵根不知道二麻子的大名,別人是來投靠的,當眾喊人小名,劉鐵根與其也不大熟,有些不大正式。
作為宰相的孫山寶很快接受到劉鐵根給出的信號,對二麻子說道:
“大漢是要三興的,陛下和太子是要來救世救民,有你張英風帶著養龍站來加入大業,我們自是無比高興。歡迎你們!我們大漢的子民!”
張英風就是二麻子的本名。
人群自發爆發出強烈歡呼聲!
因為此刻他們平日里十分相信的孫先生讓他們加入大漢,他們擁立了救世主,能夠免遭大災了!
乾清宮內除了劉宇都越發感覺大漢是天命所歸,大漢的天命昭昭!
而劉宇看到這一幕,又在思考著大漢接下來的道路設計問題了。
……
《閑話季漢》·中天:
“后世一直對拉動季漢狂飆的三架馬車的最后一架馬車有所爭議。有人覺得應該是從建元伊始就勤勤懇懇奉獻的孫宰相,也有人認為應該是功臣勛貴與外戚并存的吳國公蔡汝澤,當然還有很多功臣都在爭議名單里。
但是,季漢圣祖劉鐵根與季漢圣宗劉宇是無可爭議的。前者依靠強有力的個人魅力、勇武以及敏銳意識帶著大漢走向剛正。
后者,雖然在季漢最開始并沒有發揮太大作用,甚至有過想要逃避的行為。但是,自從龍清悟道后,設計出來了季漢接下來賴以發展強大的道路,讓大漢真正再次偉大!
(注:龍清悟道,在季漢政權早期,養龍長官司曾設乾清宮,在季漢正式定都后取消,但歷史學家們出于乾治皇帝劉宇的自傳,將其在該處的思悟命名為‘龍清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