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38章 安富鎮

那深嵌于石板路中的車轍蹄印,那回蕩在街巷間的南腔北調,都是這條古驛道曾經吞吐八荒、連接四海的無聲證詞。

此刻,踏上這濃縮的八百米古道,腳步丈量的不僅是空間的距離,更是時間的厚度。

每一步,都仿佛叩響著昔日三十五公里的悠長回響,感受著“海棠香國”作為西南通衢那跳動了千年的脈搏。

接著眼前這座古樸的驛道轅門,是時光在此刻下的深刻印記。

它所標記的,正是那條曾貫通巴蜀大地的成渝古道。

由此門而入,經安富鎮,古道便一路向西,延伸向SC省隆昌縣的方向。

歲月流轉,為守護這條承載著厚重歷史的文化古街,現代市鎮的規劃者們特意讓新建的繞城路與之擦肩而過,使這方寸古道得以在喧囂之外,留存一份靜默的尊嚴。

回溯往昔,一個驛道場鎮的選址,是智慧與天時地利人和的交響。

它需考量地理的咽喉要沖、交通的便利通達、水源的豐沛保障、商貿的繁盛潛力,以及軍事上的易守難攻。

安富鎮,便是這重重考量的完美答卷。

鴉嶼河穿鎮而過,如一條流動的血脈,提供著不竭的水源滋養。

陸路則四通八達:大路北通普州(今安岳),東達渝州(今重慶),西接川西隆昌。

更兼北倚鴉嶼山,南屏古佛山,兩座青山如天然的臂膀,拱衛著這片富庶之地。

便捷的交通與豐饒的資源,共同鑄就了安富獨一無二的樞紐地位。

這方水土,亦如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八方來客。

它曾是歷次人口大遷徙中,各省移民與手工匠人的重要聚集地。

無論是秦漢烽煙(如司馬錯滅巴國)、楚漢爭霸,還是隋唐動蕩(安史之亂、黃巢起義),一次次金戈鐵馬,都驅使著大量北方工匠南遷至昌州(古榮昌)。

他們帶來的,不僅是開鑿大足、安岳石窟的鬼斧神工,更攜來了塑造秦兵馬俑、燒制秦磚漢瓦、淬煉唐三彩的頂尖制陶工藝、技術與那些經由絲綢之路遠道而來的珍貴釉料。

及至明清,隨著“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南方精妙的制陶技藝也如百川歸海,匯聚于安富古鎮。

這南北技藝的碰撞、交融與淬煉,最終在安富的窯火中涅槃升華,燒制出躋身我國“四大名陶”之列的安陶,也讓安富實至名歸地躋身“三大陶都”的殿堂。

轅門之側,一方陶文化藝術宣傳牌靜靜矗立,其上鐫刻著一首已傳唱兩三百年的古老民謠:

“安富場,五里長,磁窯里,燒酒坊,泥精壺壺排成行,燒酒滴滴巷子香……”

這質樸的歌謠,如一幅生動的畫卷,無聲地印證著當年安富鎮磁窯林立、酒坊飄香、陶器滿街的鼎盛繁華。

再將目光投向轅門右側:一組由大型陶罐與帶孔圓缽巧妙壘砌而成的高矮陶器裝置,本身就是安陶力量的宣言。

那敦實雄渾的大型陶罐,正是俗稱的“噸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准格尔旗| 宁津县| 弥勒县| 芜湖县| 孟州市| 冀州市| 类乌齐县| 靖江市| 哈密市| 临澧县| 遂平县| 华阴市| 武清区| 洞头县| 兰州市| 鹰潭市| 平果县| 潼关县| 乐东| 开化县| 监利县| 玛多县| 藁城市| 睢宁县| 达尔| 平顺县| 禄丰县| 大名县| 女性| 新民市| 白山市| 溧水县| 洞头县| 花莲县| 右玉县| 察雅县| 梁河县| 茶陵县| 黎平县| 巴东县| 新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