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引言 習近平之問:“我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運用縱深的歷史眼光、深遠的歷史視野和深邃的歷史思維審視歷史、分析現(xiàn)狀、認清趨勢、把握未來。他強調,“歷史是現(xiàn)實的根源,任何一個國家的今天都來自昨天。只有了解一個國家從哪里來,才能弄懂這個國家今天怎么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也才能搞清楚這個國家未來會往哪里去和不會往哪里去”[1],在治國理政的思想和實踐中,運用歷史思維,從中華文明和中國大歷史的發(fā)展脈絡中審視、思考和追問當代中國的前世、今生和未來。中國歷史一脈相承,歷史、現(xiàn)實、未來是相通的,不可割裂。如果脫離了中國的歷史文化傳承,脫離了黨情、國情,就不可能了解黨和國家事業(yè)的來龍去脈,也就難以正確認識當代中國的深刻變革,更不能開創(chuàng)未來。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師生紀念五四運動95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里來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對了,就要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2]明確提出“我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命題,我們稱其為“習近平之問”。在治國理政的理論和實踐中,無論是對國內問題的審視,還是對整個國際社會面臨的共同問題的思考,都不斷提出追問。作為馬克思主義政治家、中國共產黨的掌舵人、中國的領航人,他提出這個命題,不僅是對中國政治本體問題的拷問,而且也是對中國共產黨的歷史發(fā)展、現(xiàn)實趨勢和未來走向的思考和審視。

“習近平之問”是一個經典的哲學三問的命題,包含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對這個命題的回答不僅使我們思考如何將歷史、現(xiàn)實和未來貫通起來,而且引發(fā)我們深入思考中國共產黨從何而來?新中國是怎么來的?黨帶領中國人民走出一條什么樣的中國道路?又將往哪里去?運用歷史思維,審視新中國成立70多年、建黨百年來的歷史,既是對黨的本源之問、歷史之問,也是黨將走向何方、如何走的時代之問和未來之問,正是這三問,才有了“趕考遠未結束”的告誡,“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決心,“不斷深化自我革命”的歷史性回答。這三問也為我們了解歷史、把握當下、走向未來,審視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如何從站起來走向富起來,再走向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如何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找準政治航向提供重要指引。

一、我是誰:本源之問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運用歷史思維,就要明了歷史發(fā)展的大邏輯和大潮流。“我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這是歷史思維必然要把握和回答的基本問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歷史是人類最好的老師,重視歷史、研究歷史、借鑒歷史,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chuàng)明天的啟示和智慧。習近平是具有深沉歷史思維的領導人,多次強調“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指出“歷史和現(xiàn)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fā)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場歷史悲劇”[3]。習近平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運用歷史思維始終堅持發(fā)展眼光和全局視野,“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準”[4]。

在“習近平之問”中“我是誰”是本源之問,要弄清這個問題就要回答中國共產黨從何而來?又是如何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的?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西方列強的入侵使中國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瀕臨亡國滅種的邊緣,為尋求富強、挽救民族危機,一代又一代懷有“明道救世”傳統(tǒng)思想的中國知識分子,以及不甘屈辱的仁人志士“以愛國相砥礪,以救亡為己任”,前赴后繼探索救國之路,探求如何使中國走向現(xiàn)代化和民族復興之路。從縱深大歷史視野中進行審視,在各個不同派別提出的各種不同救國方案中,為何只有在南湖紅船上十幾位“書生”創(chuàng)建的中國共產黨最終取得勝利?新中國的成立,使中華民族洗刷近代以來的民族恥辱,從此站起來了,中國共產黨成功的密碼又是什么?建黨百年的驚濤駭浪和光輝歷程向世界揭示:建黨之初就把“人民”鐫刻在自己的旗幟之上。

一切為了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出發(fā)的邏輯起點,也是黨的宗旨和初心,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地承擔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奮斗。中國共產黨的立場、初心和使命是由其性質和宗旨所決定的。為什么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的性質和宗旨的試金石。《中國共產黨章程》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從成立之日起,我們黨就始終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除了人民利益,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人民利益至上,這是我們的根基所在、使命所在、價值所在、生命所在,也是我們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我們黨走過百年的歷程始終是為了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出發(fā)的。“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5]“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yè)路到復興路,我們黨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斗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6]凸顯了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赤子之心,價值立場,不忘初心的宗旨意識和歷史自覺政治宣言的擔當精神。

二、從哪里來:歷史之問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的命題。“我們向前走,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7]如果忘記我們黨從哪里來的,就會迷失方向,更遑論到哪里去。從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80多年的斗爭史、中國共產黨百年的奮斗史、中華人民共和國70多年的發(fā)展史、改革開放40余年的探索史的縱深大歷史視野,回看我們走過的路,弄清楚我們是誰,從哪里來,才能知道今后往哪里去,從而確定我們所處的時代方位。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提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命題,就是要提醒全黨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不要忘記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黨的十九大閉幕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奔赴上海和嘉興,瞻仰黨的一大會址和南湖紅船,重溫黨史和入黨誓詞,追尋黨的精神密碼,探尋黨的夢想起航之地。正是由于我們黨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才能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救國、興國、強國的歷史征程中,肩負起歷史重托和對人民承諾,“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使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實現(xiàn)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使中國人民“富起來”;進入新時代,使中國人民邁上“強起來”的光明前景。

在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哪里來的問題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實踐中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近70年的持續(xù)探索中得來的,是在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97年的實踐中得來的,是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得來的,是對中華文明5000多年的傳承發(fā)展中得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各種代價取得的寶貴結果。得到這個結果極不容易。”[8]

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xù)和發(fā)展,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要弄清楚我們黨“從哪里來”,在對歷史的思考中汲取智慧。習近平總書記告誡我們:“歷史是一面鏡子,它照亮現(xiàn)實,也照亮未來。了解歷史、尊重歷史才能更好把握當下,以史為鑒、與時俱進才能更好走向未來。”[9]“歷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奮斗中造就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又造就了新的歷史輝煌。”作為肩負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使命的中國共產黨人,不僅要明白“我是誰”,更要清楚“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故此,在深入學習和不斷領悟黨史、新中國史中,了解我們黨百年來的奮斗史,新中國70多年的發(fā)展史,弄清楚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運用歷史思維,培養(yǎng)歷史眼光,增強歷史擔當,把握歷史規(guī)律,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才能從歷史發(fā)展脈絡中更加深刻認識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辛探索和歷史必然。這也是對“從哪里來”歷史之問的鏗鏘回答。

唯有從建黨百年來、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的歷史深處搞清楚“我是誰”的本源之問,才能對“從哪里來”的歷史之問和“到哪里去”的時代之問、未來之問有更加清晰的答案。

三、到哪里去:時代之問

研究歷史,是為了弄清楚我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是為了更好認識過去,把握當下,開辟未來。當下是連接歷史和未來的橋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當下中國發(fā)展新的歷史方位,這就為我們“從哪里來”“現(xiàn)在何處”“到哪里去”提供理論依據(jù)。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在百年波瀾壯闊的奮斗歷程中,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相繼實現(xiàn)了“站起來”和“富起來”,為實現(xiàn)“強起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難而上,開拓創(chuàng)新,從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到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從堅定“四個自信”到樹立“五大新發(fā)展理念”,無不是為了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首巨輪“繼續(xù)前進”,為實現(xiàn)“強起來”的光明前景努力奮斗。這也是對我們黨帶領中國人民“到哪里去”“走向何方,如何走”這個時代之問的答案。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治理國家和社會,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fā)生過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10]通過回望歷史可以了解我們黨如何走過艱難險阻,經歷了哪些苦難,才鑄就“站起來”“富起來”的輝煌成就。進入新時代,我們比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xiàn)“強起來”的光明前景。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交匯期,切勿在喝彩聲中喪失革命精神,陷入不思進取的狀態(tài),越是接近民族復興,就越“容易走著走著就忘記了為什么要出發(fā)、要到哪里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丟了”,“一個忘記來路的民族必定是沒有出路的民族,一個忘記初心的政黨必定是沒有未來的政黨。”[11]務必牢記目前“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我們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12]越是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黨就越要回望初心和使命,更加明晰“到哪里去”的時代之問。

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分兩步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戰(zhàn)略目標,完整繪就實現(xiàn)“強起來”的時間表和路線圖。“歷史總是要前進的,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只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13]我們黨已經走過百年的歷史征程,永遠保持初心和使命,繼續(xù)前進,始終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和執(zhí)政理念,引領中國這艘巨輪乘風破浪,就一定能夠順利邁過“歷史三峽”,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強起來”的光明前景一定能夠實現(xiàn)!這也是對中國走向何方的響亮回答。

“習近平之問”,穿越中國人民實現(xiàn)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百年歷史時空,延伸至邁上實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征程。從時間坐標上來分析,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改革開放,實現(xiàn)了“站起來”(1921—1978);從改革開放到黨的十八大,實現(xiàn)了“富起來”(1978—2012);十八大之后迎來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剛剛邁上“強起來”的偉大征程,“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14],故此,從十八大到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是實現(xiàn)“強起來”(2012—2050)的階段。將“習近平之問”置于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實現(xiàn)“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進程中,通過對“站起來”的歷史溯源、“富起來”的歷史轉折和“強起來”的戰(zhàn)略思考與前景展望的考察,全面分析在百年黨史、70多年新中國史進程中中國發(fā)展“三部曲”的發(fā)展軌跡和內在邏輯,才能更好地透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演進脈絡,揭示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交織延展的完整圖景,凸顯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

站在歷史交匯期和新歷史起點上,中國共產黨唯有深刻總結“站起來”“富起來”的成功經驗,吸取其間艱辛探索獲得的深刻教訓,懷有強烈的歷史擔當精神,樹立直面當下的問題意識,飽含深厚的人民情懷,緊扣時代脈搏,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不斷增強開拓創(chuàng)新的勇氣,找到通往“強起來”時代前進的路標。保持清醒的“趕考”心態(tài),居安思危,永葆革命精神,遵循“以人民為中心”的航標燈塔和價值遵循,才能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率,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強起來”的光明前景匯聚起“當驚世界殊”的磅礴力量。

注釋

[1]習近平:《在布魯日歐洲學院的演講》,《人民日報》2014年4月2日第2版。

[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第171頁。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第12頁。

[4]習近平:《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開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人民日報》2018年1月6日第1版。

[5]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第4頁。

[6]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0年1月9日第2版。

[7]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7月2日第2版。

[8]習近平:《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 開創(chuàng)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新局面》,《人民日報》2018年1月6日第1版。

[9]習近平:《攜手共創(chuàng)絲綢之路新輝煌——在烏茲別克斯坦最高會議立法院的演講》,《人民日報》2016年6月23日第1版。

[10]《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牢記歷史經驗歷史教訓歷史警示 為國家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提供有益借鑒》,《人民日報》2014年10月14日第1版。

[11]習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20年1月9日第2版。

[12]習近平:《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8年12月19日第3版。

[13]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7月2日第2版。

[14]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人民日報》2017年10月28日第3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郑市| 理塘县| 通渭县| 罗甸县| 株洲市| 左权县| 淮南市| 龙川县| 禄丰县| 汽车| 汤原县| 台北县| 监利县| 丘北县| 金塔县| 大竹县| 金塔县| 丰台区| 基隆市| 昭通市| 湖南省| 丹阳市| 丹凤县| 宜州市| 怀远县| 嘉峪关市| 宁武县| 和硕县| 德昌县| 垦利县| 澜沧| 贺州市| 磴口县| 通城县| 辛集市| 浦城县| 饶平县| 灵宝市| 加查县| 东光县| 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