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章 教人不走極端的《中庸》

被列為“四書”之一的《中庸》,相傳是孔子的孫子孔伋即子思寫的。

《中庸》一書,共三千五百多字,其主要內容是講君子之道,認為“中庸”是道德行為的最高標準,把“誠”看成是世界的本體,認為“至誠”則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的學習過程和認識方法。中庸是中華民族古典哲學很有名的概念,曾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中國人的為人處事之道。有人說,中庸講的是既不善又不惡的人的本性。

1915年9月6日,毛澤東就為學習中的“博”與“約”、“通”與“?!钡年P系,在致蕭子升的信中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仆讀《中庸》,曰博學之?!北M管《中庸》是毛澤東讀私塾時的“必修課”,但這封信卻是目前所見的毛澤東談及《中庸》的較早文字。在這以后,毛澤東在文章、書信中,多次談及《中庸》。在實踐中,他更是常常借鑒其思想,并賦予新的解釋。如他曾用“矯枉過正”指導農民運動,把“過猶不及”作為重要的思想方法,加以推廣。

“過猶不及”是對中庸的具體解釋之一。有一次,子貢問孔子:“子張與子夏哪一個人好些?”孔子答道:“子張有些過,子夏有些趕不上?!弊迂曈謫枺骸澳敲词遣皇亲訌埍茸酉暮媚??”孔子又說:“過猶不及?!边^猶不及即過了頭,與未達到是一樣的,也不好。

1939年2月20日,在給張聞天的信中,毛澤東寫道:“‘過猶不及’是兩條戰線斗爭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睘榱烁鞔_地理解中庸觀念所包含的“過猶不及”的辯證法內容,毛澤東引了朱熹對《中庸》的一段注解?!吨杏埂防镎f,舜帝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他善于隱藏別人的壞處,宣揚別人的好處,過與不及兩端的意思他都掌握,采納適中的用于老百姓。朱熹的解釋是,事物都有不同的兩個方面,比如有大有小、有薄有厚。在善的內涵里又能夠把握不同的兩個方面,掌握好度,然后運用它,這種審慎的選擇就可以達到效果。然而,如果不是考慮權衡的精確、沒有差錯,是沒法達到效果的。這就看出,道之所以能實行,就在于智慧沒有過頭和未達到。

毛澤東認為,朱熹的這個注解大體是對的,但“‘兩端’不應單訓為‘眾論不同之極致’,而應說明即是指的‘過’與‘不及’?!^’的即是‘左’的東西,‘不及’的即是右的東西”。聯系“左”“右”來解釋“過”與“不及”,很有意思。辦事情過了頭,就是“左”;辦事情猶豫不決,就是“右”。

在這封信里,毛澤東還用辯證法中的質量互變原理,對中庸觀念的“過猶不及”命題進行了新的解釋。他說,事物的發展變化包括量變和質變兩個階段。當一個事物處于量變階段時,其質不變,這就是事物質態的“安定性”;當一個事物經歷質變階段后,它便轉化成了另一個事物,所以事物質態的安定性又是“相對的”。毛澤東認為,“過”與“不及”就是混淆了不同事物或不同階段的質的區別。當事物處于量變階段,未實現質的轉化,便“說這個事物已經不是這種狀態而進到別種狀態了……就是‘過’或‘左’傾了”。當這個事物已經發生質變,成了新的事物,仍然“說這個事物還停止在原來狀態并無發展,這是老的事物,是概念停滯,是守舊頑固,是右傾,是‘不及’”。

此外,《中庸》提出“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毛澤東對《中庸》說的“三達德”專門作了新的解釋和發揮。他說:“知仁勇被稱為‘三達德’,是歷來的糊涂觀念,知是理論,是思想,是計劃,方案,政策,仁勇是拿理論、政策等見之實踐時候應取的一二種態度,仁像現在說的‘親愛團結’,勇像現在說的‘克服困難’……如果做事不忠實,那‘知’只是言而不信,仁只是假仁,勇只是白勇。”

這樣來解釋《中庸》倡導的君子之道,還真是新鮮的創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道孚县| 吉安市| 宜都市| 张北县| 汉川市| 乌兰浩特市| 黎平县| 营山县| 偃师市| 长武县| 广东省| 阿拉善左旗| 龙泉市| 芮城县| 大兴区| 淮安市| 河北省| 县级市| 河池市| 广饶县| 五台县| 尉犁县| 获嘉县| 灵武市| 灵武市| 逊克县| 阿勒泰市| 崇阳县| 霍城县| 大城县| 巴林左旗| 屏山县| 西安市| 五台县| 尤溪县| 江津市| 搜索| 武宁县| 香港| 河津市|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