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游俠歸附
- 興漢季
- 蘇上九
- 2195字
- 2023-10-14 11:26:11
東京楊氏、袁氏,累世宰相,為漢名族。然袁氏車馬衣服極為奢僭;能守家風,為世所貴,不及楊氏也。——華嶠書
不用皇帝刻意宣傳,皇帝與荀攸所言不出五天,不說雒陽,天下都為之安寧了。
潁川的名聲幾乎霎時間足以與楊氏并稱,西有楊關西,東有荀上陰,荀攸荀表二人幾乎瞬間引爆人氣,成為漢家雙杰,超一流人氣明星。
要知道,自古話語權都在讀書人手里,如今有了這群人的支持,幾乎很難有事情做不成。
申屠蟠拖著病體來為皇帝獻書,這放在以往,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事情,于是,天下景從。
大勢之下,任何的東西都將為這件事讓路。
六月初五,陽翟
一切都在熱火朝天的進行著,以陽翟東城門外的巨大土地上,無數的民居快速被修建。
人都是逐利的,在書館確認選址的頭一天,此地的地價就已經達到了一個難以到達的巔峰。
孟六陽翟早年有名的游俠兒之一,在陽翟素有惡名,好聽點叫游俠,不好聽就是無所事事的流氓。
作為陽翟本地豪強的手套,孟六靠著放子錢起家,在如今也積聚了萬貫家財,田地無數,一躍成為陽翟本地的豪強之一。
但孟六也不知是自己的身體不給力,還是以往惡事做的太多如今遭了報應,即便是孟六如今養了五房妻妾在家宅中努力耕耘了數年,也難有子嗣。
在消息傳出來的頭一天,孟六便激動的難以自持,立即意識到這是一個撈錢的好機會。
作為豪強,他們消息的來源渠道極為復雜,但不必質疑,他們的嗅覺一定是靈敏的。
于是靠著威嚇,打壓等手段,短短時間里就集聚了田地無數。
果然,隨后朝廷就帶來了要在此地建立書館的消息,這無疑是讓孟六更為興奮,但接下來的事情,就讓孟六有些驚悚了。
張延來了。
近時日間河南大有名氣的游俠,手下有為之效死的游俠數千,連雒陽里鬧的黃巾亂賊都是他剿的,能量之大遠不是他這樣靠著放子錢的鬼蜮小輩能夠比擬的。
孟六幾乎是顫抖著手將瓷碗遞到張延手中的,待張延接過茶碗,孟六才松了口氣:“久聞張兄之名,未知張兄來此何為?”
張延接過茶碗,盯著看了看,有些訝異的道:“早知孟兄有家財,未知竟然如此豪奢,瓷器,吾聽聞天子尚儉,想來即便是宮中也未有如此豪物。”
孟六聞言,臉上霎時間滴下冷汗,早年左右逢源的他自然聽出了張延的威脅之意。
苦笑一聲,孟六不敢耽擱,連忙道:“某愿捐出家財,供張兄所用!”
從前就是這群人當中的一員,孟六當然知道張延這等人是怎樣的手段,但有不如意,動輒就是滅家破族的下場。
張延冷笑一聲,將手中的茶碗一把扔在地上,瓷器瞬間碎成幾塊,“某是游俠,并非豪奪之輩,孟六,你的事發了,你可知罪?!”
孟六更加驚懼!
張延抽出腰間長刀,架在孟六的脖子上:“某也不瞞你了,某為皇帝直指,奉皇帝詔命監察天下,你巧取豪奪百姓田地,按漢律當磔!”
“饒命,饒命!”
孟六怎么也想不到,張延竟然是朝廷的人,而且還是天子直指這樣的要職。
那豈不是說,天子已經知曉了這里的事情了?
孟六一想到這里,心中的驚懼幾乎到了一個無以言表的地步。
連呼饒命,不敢有絲毫隱瞞,在張延的逼問下,孟六的心理防線徹底被撕碎,將這些年來所作所為一一招供,陽翟的豪強一一被招供出來。
張延得到了令人滿意的口供,這才收回長刀,拍了拍孟六的肩膀,恢復了臉上的笑意。
“先前不過玩笑而已,孟兄勿怪,勿怪!”
孟六臉都綠了,但絲毫不敢有怨言,堆著笑意對張延道:“既然張兄為天子直指,那想來自有朝廷用意,孟六不敢有怨言。”
“孟兄此言謬矣,某家此番前來,不僅不問你的罪,還要給你一樁天大的好事。”
孟六不屑。
張延沒看見他的不屑,只是接著道:“你可知曉,天子已經知道你手握田地的事情?”
孟六恭順的點頭,心里卻不以為意。
“天子以為,與民爭利非本意,不如以你為主,督造書館,房屋,房價所定如何,當由你定就是,天子只要四成,那些個有家世的讀書人你也就可以不用再怕了,安安心心當你的富家翁。”
“只取四成?”
孟六呢喃了一句。
心里陡然活泛起來,算了一下支出與如今的景象,不必算也知道即便只有六成也肯定是賺的。
“敢問張公,孟六雖愚陋,但也知一些道理,未知陛下何以選擇孟六?”
果然,有了好處也不叫張兄了,而是改稱張公了。
張延笑了笑,極為受用,道:“陛下曰:不教而誅是為虐,孟六出身寒微,知曉民生閭里人情,可以用為陽翟民首。”
孟六聞言猛然怔住,霎時間淚流滿面!
作為區區地方游俠,當年做過的許多事都上不得臺面,即便如此,天子不僅知曉他的名聲,而且仍舊稱贊他,對他委以重任,這對孟六而言,不啻于一顆核彈炸在心中。
“蒙天子不棄,孟六敢不為陛下效死力乎!”
張延滿意的點頭,頗為感慨的說道:“既為天子所用,今后當多行正道,如某一般,行正道,不敢有失。”
孟六無一不應,此時此刻,心里恨不得立即奔回祖宗墳前祭祀。
皇帝對他的這份恩義,孟六即便是死也難以報答了。
待張延取出一份手書走后,孟六看了手書,再次淚流滿面,隨即立即吩咐家中妻子開倉放糧,將欠他子錢的所有民戶召集在一起,當著他們的面燒了書契等證據。
妻兒不解,但只是默默幫助張延散去積攢的家財。
隨后幾日,孟六拿出家財幫助陽翟縣尊修筑書館,民居,碼頭,儼然一副棄惡從善的模樣。
張延的探子收回,將孟六的所作所為一一稟報向張延。
張延才滿意的點頭。
曾經身為游俠的張延自然知道,想讓這群游俠收心其實很簡單,就是認可他們。
天子自然不可能知道一個地方的游俠,但張延對此人早有耳聞,于是信誓旦旦向皇帝討了一封贊揚孟六的手書,隨即就是來到陽翟勸降。
至于張延所說的種種條件,天子其實也是表示贊同的,而孟六,無非從豪強的手套變為了皇帝的手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