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整兵備武
- 興漢季
- 蘇上九
- 2403字
- 2023-09-05 01:32:47
在皇帝有意壓制朝廷輿論下,五月終于過去。
但后宮中董氏太皇太后在看見皇帝宮變,以及宮內禁軍的不明變動之后,董氏太皇太后的憂懼更甚于往昔,六月辛亥董氏自請居國,太后曰可。
六月辛酉,葬大行皇帝于文陵,定謚號為靈,廟號,所謂祖有功而宗有德,因一生功過其實很難加廟號,無!
隨著大行皇帝的下葬,也就代表了曾經那個屬于大行皇帝的時代徹底成為過去式,光熹元年的時代徹底來臨。
經過十來天的商議,光祿勛的員額算是定了下來,羽林營收歸少府下,其余一應官職不變,這也是為了光祿勛考慮,畢竟羽林中郎將已經是蓋順了,蓋順是天子親信,而且新立功勛,皇帝有心讓他參與羽林改制,不想把蓋順調走,就只能把羽林拿出來了。
否則傳出去難免有君臣相疑的嫌疑,不利于團結。
收拾了內憂外患,皇帝終于可以騰出手來大干自己的事情了。
如今這個時期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在歷史上有個特別的稱呼,小冰河。
商末,漢末,唐末,明末,它的存在幾乎貫穿了一整部華夏的封建史,同時他也是華夏封建王朝滅亡的首要推手!
在這個時期內,冬天長江會結冰,運河會結冰,時間最長的甚至可以追溯到四五個月!
而夏天會出現大旱大澇,氣溫異常的變化。
而想要做好防備措施,最關鍵的就是糧食。
將十常侍全數捉拿詔獄之后,皇帝立即讓蹇碩抄了十常侍的家,搜出來的金錢糧食無數,在眾多人的爭議下,三成充入少府中,七成交到了國庫里。
這三成也足夠皇帝揮霍一段時間的了,因此也沒有計較什么。
皇帝在西苑中召見了北軍中候何苗,虎賁中郎將任常,羽林中郎將蓋順。
任常是涼州武威人,并不是關東士人派系,雖無大才,但是好在聽話,皇帝如今最需要的就是這樣的人,因此也只能矮個子里拔個高個子出來,暫時一用。
而何苗則不同,他是河南宛城人,是太后的同母的兄弟,在朝議中得以被太后加為北軍中候,暫代北軍,是太后用來制約盧植的重要人物。
北軍五校五個校尉都親順皇帝的形勢下,何苗是不敢對北軍有任何過度的舉動,不過饒是有一重外戚身份在,北軍的跋扈也超過何苗的預料。
好在皇帝也沒想讓何苗真正擔任這一親軍,何苗不過中人之資,當好他的外戚工具人就夠了。
三河五校這種在游戲里也算得上頂尖的兵種,摸壞了他付得起這個責任嗎?
所謂三河,是指黃河上游干流、賜支河與湟河。這些地方民風剽悍,水土豐饒,百姓多善騎射,漢代征兵多半從隴西三河等地征募,便是到了后世隋唐,關隴集團賴以起家平定天下的軍隊也是出自隴西,可謂是一個優質的征兵源地。
這也是北軍的軍事素質遠超同時代的任何一支兵種的原因所在。
“臣北軍中候苗...常...順等,敬問皇帝陛下千秋萬壽!”
皇帝溫和的看著何苗,這位也是自己名義上的舅舅,雖然在皇帝看來只是工具人,但還是一副禮賢下士的模樣。“免禮。”
待三人站定,皇帝開口詢問道:“何君無恙否?”
“蒙皇帝陛下記掛,老臣......”
話在嘴里轉了一轉,硬生生被他吞了回去。
因為皇帝很少見過他,更別說詢問他的身體如何了,那么皇帝突然這樣詢問是何用意?莫非是嫌他礙事了,讓他自己自覺點上書乞骸骨?
由不得何苗不多想啊,何進剛退出朝廷被迫在家讀書養性,皇帝就召見自己了,也就是皇帝是他們的外甥,殺了他們會留下不孝的名聲,要是換個人,這個時候說不定連自己南陽老家的細犬窩都踹了,更別說還能留下一條命在朝廷里當個外戚了。
何苗硬生生轉口道:“臣老邁矣,近日來頭昏腦脹,難以視物,請陛下恕臣不能全禮。”
皇帝不知道何苗的想法,看到何苗的確是步入中年的年齡,這個時代的年齡觀跟后世又不太一樣,倒是信以為真了,吩咐左右為幾人賜座賜茶。
“吾吩咐尚藥監的小黃門為何君診治一番,一應用度從少府支取。”
何苗聞言謝恩,心里也知道自己可能是想多了,人家萬一就是單純的問問自己的身體呢?
三人都經過了一番寒暄之后,皇帝率先說道:“今日召諸君前來,有要事相議,請諸君不吝見解,為國出策。”
三人連道不敢。
皇帝看向蓋順:“蓋卿,羽林營中有多少人在冊?”
蓋順起身,躬身行禮,道:“陛下,羽林營如今一千五百人員額,臣轄羽林郎一千人,左監一人,主羽林左騎,左騎三百人,右監一人,主羽林右騎,右騎二百人,左右監各有丞一人。”
“蓋卿先前有護駕之功,蓋卿以為,羽林郎如何?”
蓋順自己有自知之明,自己一介武將,還沒有在朝,哪里敢有什么看法,埋首道:“祖宗制度自然無錯,卑下不知陛下何意,請陛下明示。”
皇帝沒說話,看向任常,道:“卿久居涼州,不妨且以涼州子弟看來,以為虎賁郎如何?”
任常聞言,也像蓋順一樣起身行禮,然后直咧咧的說道:“卑下不會說話,請陛下見諒。”
“直言無妨。”
任常松了口氣,道:“卑下以為,不如涼州子弟。”
蓋順聞言,低著的腦袋動了動,眉毛一皺,一時之間竟然有些分不出他到底是真笨還是假笨了。
皇帝聞言卻沒有動怒,笑著讓兩人坐下。
皇帝嘆息一聲,“蓋卿真該向任常學學怎么當好一個武將。”
在皇帝看來,武將不需要那么多的心眼子,這也是皇帝不召見皇甫嵩和盧植他們的原因。
皇甫嵩雖然正直,但皇甫氏一心想融進關東士族的圈子里,如今這一代更是只以詩書傳家,如今看起來,這皇甫氏已經不像武將,反而更像是朝廷里那些士大夫。
而蓋順受到他父親蓋勛的影響較多,這個性子已經定性,很難改正的,聞言也只是笑笑,對任常的口無遮攔不屑至極。
“好了,不說閑話,朕前番看羽林騎郎騎術生疏,老弱青幼良莠不齊,實在有負羽林之名,如今新朝初立,若是羽林北軍都是如此,豈非讓四夷輕視我中國?
今日召諸君來此,一是讓少府將西苑空出個校場來安置三軍,二也是與諸君商議一下,整頓軍伍之事。”
蓋順,何苗早有預料,早前這些禁軍里面的權貴子弟不少,無論家境如何,是人是鬼,都想把自家子嗣塞進來混個清貴,要是真嚴格按照羽林虎賁的規定選材,禁軍里面百分四十的人都得淘汰換新。
如今新朝初立,別說是今上,就是放眼大漢任何一位想要有一番作為的皇帝,缺了這些禁軍都不行,皇帝想整頓禁軍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聞言兩人也不意外,齊齊拱手道:“伏惟皇帝陛下圣裁!”
任常這才反應過來,也隨蓋順二人的動作拱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