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林遠家裝修完成后,趙曉婉也來參觀了一番,覺得特別好。
同時也覺得太好了。
如果父親從上海看病回來后,住到這么寬敞明亮的房子里,肯定能讓其心神愉悅,有利于病情的恢復。
怕林遠麻煩,也怕沒有林遠的指導,裝修小隊裝修自己家的時候會出問題,所以就決定按照林遠家的裝修風格來一套即可。
時間就這么慢慢流逝,很快便來到十月中旬。
這一個月以來林遠基本上沒怎么出面管過公司的事,所以在裝修完自己家的房子后,林遠就變得十分清閑。
而趙曉婉又因為全力帶著三嬸張慧珍,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時間就相對少了些。
忙碌了兩三個月,一下子突然清閑下來,還讓林遠有些不怎么適應。
所以他就給自己找了點事情做,那便是想想這次去上海除了給趙曉婉父親看病外,還能做些什么?
因為那可是大上海,一切皆有可能的大上海。
林遠想要見識一番1987年大上海的同時,也想著自己能不能憑借自己重生者的先知先覺,在大上海撈上一筆。
也不知道是他后世太宅了,還是時間太久忘了,亦或者是他一個在建筑工地摸爬滾打三十多年的打工人,根本沒有接觸過這些東西。
好在他也是有棗沒棗打三桿子,等到了上海先看具體情況如何,然后再做決定也不遲。
反正他現在有了倆公司,賺夠了娶趙曉婉的三萬塊錢后也不會缺錢。
賺錢,憑借著自己了解以后三四十年的國家大事和經濟發展走向,林遠相信機會多的事,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所以他對此不著急。
林遠家里和倆公司的事情基本上已經安排好了,趙曉婉父親去上海看病的醫院也已經通過縣醫院聯系好了,現在就差去上海的交通工具卻還沒有定下來。
原本,乘坐火車是最便捷的趕路方式,但是因為現在的火車顛簸的厲害,而趙曉婉的父親又因為腰傷還沒有好,這么折騰會加重病情。
而拖拉機和卡車更不在考慮范圍之內,小汽車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問題又來了。
小汽車雖好,但卻也不能避免因為路面不平帶來的顛簸。
此去上海的路程更是有上千里之遠,如果在照顧病人,盡量減小顛簸的情況下,光是耽擱在趕路的時間起碼就得一周以上。
這一周不可能一直待在車上,白天趕路,晚上住招待所,這么上下車的折騰,趙曉婉父親的病情很可能就會因此而惡化。
要是在有醫院的城市附近還好說,真要是在荒郊野外病情惡化,那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又何況現在小轎車金貴,全縣都沒有幾輛,絕大部分還都是在政府機關,就算是林遠花錢也借不到。
就算是能借到了小轎車,空間狹小之下也難以讓趙曉婉父親平躺。
就算是在彎著腿之下勉強躺平,但是林遠、趙曉婉和其母親三人又該坐在哪里?
躺平的趙曉婉父親就得占兩個座,就算是林遠開車,副駕駛也坐不下趙曉婉和其母親兩人。
最后,還是林遠根據趙曉婉說的種種情況后靈機一動,想到了醫院的救護車。
救護車的空間大,不但有專門供病人躺的床,再坐林遠、趙曉婉和其母親三人也輕而易舉。
還可以給醫院協商帶上一名護士和醫生,預防趙曉婉父親在長途中病情惡化。
司機也可以給一起安排,畢竟送完他們之后還要回來。
連借口林遠都想好了,病人轉院,醫院用救護車護送這不是很正常嗎!
況且,救護車上還有可抬可推的擔架,為趙曉婉父親在救護車和招待所之間來回倒騰提供了便利。
再加上林遠給了醫院一筆高達三百的租車費用,又給隨行司機、護士和醫生比月工錢還要多的50塊補助,這才將事情給順利的辦了下來。
林遠的這一系列操作,當然瞞不過掌管錢財的趙曉婉,見父親還沒有到上海看病,光是去的交通費用就花了林遠四五百塊,說不感動那是不可能的。
同時也慶幸自己遇到了林遠。
如果沒有林遠,或許她連如何送父親去上海看病的車都解決不了。
當一切準備就緒,剛過給倆公司發工錢的十月中旬,也就是10月16日這一天,留下五千塊做為公司正常運轉的流動資金后,林遠懷揣著三萬三千多的巨款,拿了幾件換洗衣服后就和趙曉婉一起踏上了上海之行。
等上了路,事實才證明困難永遠比預計的更多。
司機、護士、醫生、林遠、趙曉婉和其父母一共七人,再加上帶的一些衣物和生活用品,將救護車塞的滿滿當當的。
因為路況較差,車上人員車多,邊走邊停之下,第一天只走了八九十公里,連所在的市都還沒有出。
晚上住宿縣招待所又遇到了問題。
有著縣醫院開具的轉院證明,想要住招待所,只要繳納房費就沒問題。
但怪就怪他們一行人太多,而他們下榻的縣招待所的空余房間只剩下三間,便只能擠一擠了。
趙曉婉母親徐艷紅因為要照顧丈夫趙河山,所以兩人一間房。
護士和趙曉婉兩個女孩一間房。
剩下的司機、醫生和林遠三個男的就只能湊活一下了。
可是房間內就兩張單人床,睡不了三人,無奈之下林遠只能找招待所服務員要了一份被褥打地鋪。
司機開車需要保持良好的睡眠,否則第二天開車顛簸,讓趙曉婉父親的病情加重就不好了。
而醫生也同樣重要,在趙曉婉父親趙河山沒什么問題時,醫生除了常規檢查外只是個透明人。
但如果一旦趙河山的病情惡化,醫生就會是穩定趙河山病情,保障其順利趕到上海做手術的最關鍵之人。
相比之下,反而是忙前忙后的林遠成了那個無關緊要之人。
索性只是在屋里打地鋪,于是荒郊野外,這對常年在建筑工地干活的林遠來說小菜一碟。
就是第二天起床后,因為地面太硬有些腰酸背痛。
再加上司機師傅和醫生兩人都打呼嚕打的震天響,讓他一夜都沒這么睡好,讓他第二天有些哈欠連天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