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還帶這樣的?
- 大明說書,洪武舉家旁聽
- 作家avKY8d
- 2043字
- 2023-07-14 20:00:00
而此時,身邊一群人,從太子朱標,到大將藍玉,再到錦衣衛們,一個個徹底傻眼了。
咱們啥時候插嘴了?
咱們可是連大氣都沒敢出一下啊!
都怪臺上那小子,一個勁的作死,你看,果不其然,這怒火蔓延到咱們身上來了吧?
但朱元璋的話那就是金口玉言,卻不得不從,眾人趕緊連連點頭哈腰,捂住嘴巴,表示絕對不再插嘴。
周星燦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說了起來。
“何為內閣?內閣便是與現有的衙門,包括六部以及九卿在內的所有衙門在外獨立存在的另外一個衙門,由文官充任其內。”
“所有入內閣的官員,在外朝不得擔任任何職務,并隨時待命,以供皇帝差遣。”
“內閣成員一般為三至五人,領頭者稱之為首輔,次之稱之為次輔,余下者統稱為閣老。”
“但這僅僅是用來區別入閣時間的長短,職務之上并無任何高低之別,官銜也無差別。”
“內閣的職責便是將每日奏折分門別類,按照不同的類別給予不同的初步意見,再交由皇帝裁決。”
“這一步可以稱之為眾議,對于表現出色者,皇帝可以賜予他們一些頭銜,比如大學士之類,若是表現不好,那就踢出內閣。”
“如此,便是內閣。”
周星燦話音落地,朱元璋跟朱標頓時眼前一亮。
尤其是朱標,更是喜出望外。
雖然聽起來有些不簡單,但實際上這不就是自己如今每日所做的工作嗎?
如今把這些工作交給更多人去做,那自己就可以輕松的多了。
就連朱元璋聞言,也是一臉滿意。
還好咱能沉得住氣,忍得住,要是一不小心真把這小子給砍了,可就是咱大明的損失了啊。
這個內閣較之先前的相權,有些相似之處,但本質上卻是截然不同的存在。
首先宰相不僅有具體的官銜,還有自己的官署,六部九卿也都在他的管轄之內,甚至連幕僚的官員他都有權力自行任命。
若說皇帝是一個國家的實際統治者,那么宰相更像是一個國家的半個統治者。
可內閣就不一樣了,無論誰在里面任職,都沒有具體的官銜,因此對于官員的任命他們也就失去了權力。
對于朝政,這些人只有提供建議的權力,卻沒有處理的權力。
不僅如此,他們的辦公地點是由皇帝決定的,皇帝需要他們在哪里,他們就要出現在哪里。
美其名曰內閣成員,實則就是皇帝的狗腿子,只要皇帝不開心了,隨時都能換成別人。
這個計策簡直妙極啊!
不僅緩解了皇帝工作量太大的難題,還一并解決了皇權旁落的潛在威脅!
一念及此,朱元璋不由深深的看了一眼周星燦。
你盡管作死,誰敢傷你一根汗毛,朕便誅他九族!
可憐周星燦,一心作死,哪想到臺下坐著的就是當今皇帝朱元璋啊!
見眾人一臉崇拜的看著自己,周星燦便繼續說了起來。
“內閣雖好,但卻不是一勞永逸之道,也有一個致命的缺憾。”
周星燦話音落地,眾人不由再次愣住了。
只是奈何卻沒人敢開口詢問了。
“這就是我剛說的三步之中的第二步。”
“因為內閣很有可能會演變為另外一種形式的相權,主要還是取決于人。”
“若是皇帝勤政生性要強,內閣便只是一個幕僚機構,淪為皇帝的狗腿子。”
“若是皇帝懶惰驕奢淫逸,內閣便會獨掌大權,只需十幾年光景,天下人心中的內閣,便會成為跟宰相同等級別的存在。”
“一旦到了這個時候,皇帝若再想收回權力,那就難于登天了。”
周星燦倒也不是危言聳聽,這內閣實際上也就是大明自身的產物,朱棣趕走建文帝朱允炆后,大明進入了永樂時期。
而內閣便是在永樂時期出現的,只是永樂大帝朱棣跟他老子朱元璋性子極其相似,都是極其強勢的皇帝,因此內閣壓根成不了什么氣候。
只要朱棣高興,一天換十遍內閣成員,也毫無關系。
永樂時期的大才子解縉便是最好的例子,作為內閣的首輔,竟然被朱棣直接丟到雪地里,以至于被活生生凍死了。
要知道《永樂大典》的編撰,這解縉可謂是居功至偉的,即便如此也難逃厄運。
因此永樂時期的內閣,對于皇權的威脅基本為零。
但永樂大帝歸天之后,朱高熾繼承皇位,內閣的存在就徹底不可同日而語了。
朱高熾的身子骨甚至還不如他大伯朱標,因此對于朝政那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至于皇權逐漸落入了內閣手中。
大明歷史上,內閣首輔可是出了不少人才的。
著名的徐階,嚴嵩,夏言,高拱,張居正等等等等,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人精。
便是對帝王制衡之術足以排進歷史前三的嘉靖,也因為內閣的強大,以煉丹為由,三十年不曾上朝。
替大明續命提出一條鞭法的張居正,更是曾當眾說道:“我非相,乃攝也!”
足見大明中后期文官的權力,有多么強大,甚至較之宰相,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過對于此時的朱元璋來說,這壓根情況就不可能存在。
雖然如今的朱元璋已是五十好幾的人了,但仍舊精力充沛,典型的勞模皇帝。
除了如山的奏折需要他處理之外,他甚至還能抽空去查閱錦衣衛遞交上來的密報。
大明上上下下,就沒有朱元璋不知道的事情。
因此即便成立了內閣,在朱元璋手里,那也不過是一個替自己分擔工作量的工具人罷了。
但太子朱標的身子骨卻是孱弱的很,日后仰仗內閣的時間自然不會少。
朱元璋一念及此,不由也擔憂起來。
只是抬頭看了看臺上的周星燦,想問又最終忍住了。
眾人看著朱元璋的表情,一個個都驚掉了下巴。
這是咱認識的那個陛下嗎?
一個胡惟庸案就砍瓜切菜一般殺了數萬人的皇帝,此時竟然如此表情?
唯獨朱標,想笑又不敢笑。
上次看見父皇這種表情,還是在母后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