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你知道,你還要說?
- 大明:偷看我日記,老朱長生不老
- 想想烏鴉吃什么
- 2174字
- 2023-07-17 22:07:26
再度回到暗無天日的地牢之中,楊青的心情是無比復雜的。
有憤怒、有興奮、有如釋重負,也有一絲絲的恐懼。
古代的等級階位秩序分明,像他這般直言不諱,就差蹬著六部官員的腦門罵他們的人,怕大明整個歷史上也不會再有了。
能做到這一件事情,他自然無比興奮。
但狠狠發泄之后,取而代之的又是不安和恐懼。
沒轍,在歷史上,老朱的兇名實在是夸張,對于他們這些穿越者來說,是只要提起來就會被嚇得尿褲子的存在。
而在后世之中,關于老朱殘暴行徑的調侃也是多如牛毛。
比如什么,小時候看這一集九族突然沒了云云。
由此便可見老朱的心狠手辣。
“媽的,仔細一想,我這一世似乎是個孤兒,找九族怕是找不到的。”
“朱元璋會不會因為這一點,把九族的罪全部壓在我身上,給我來個凌遲處死啊?”
想到這兒,楊青忍不住渾身顫抖,好不容易有了第二條命,他是真的不想死啊。
可有時候命運就是這樣,不由自己說了算。
“罷了,反正說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哪有收回的道理?”
“趁著牢飯還有,不如飽飽吃幾頓,做個餓死鬼,說不定還能繼續投胎。”
想到這里,楊青也就釋然了。
不過擺歸擺,能掙扎一下,他還是要掙扎一下的。
盤膝,閉氣,開始冥想。
功法修行非一日之寒,雖然有點臨時抱佛腳的意思,但楊青還是希望自己的身上能出現什么金手指光環,比如說他其實是萬中無一的修行天才,修行功法的速度是別人的十幾倍這樣的。
只不過他這種想法只存在了片刻,就被無情的事實打敗。
別說入門了,感覺自己連功法的第一重都根本摸不到。
“難道就一定要陰陽雙修嗎?”
嘗試了幾番的楊青,頹然的躺在茅草堆上,看著自己完全沒有變化的身軀,心中發出一聲長嘆。
這間牢房雖然安靜,鴉雀無聲,但沒有了藍玉的陪伴,他居然感到有一絲絲的不適應。
“算了,遇到困難睡大覺,吉人自有天相吧。”
心中苦悶不能言,清醒著便是一種痛苦。
他微微側身,調整到了一個舒服的姿勢,就這樣沉沉睡去。
不知過了多久,幾聲喊喝讓他從睡夢中驚醒。
“起來了,大人要審你!”
楊青迷迷糊糊坐起身來,心中愈發不滿。
再看窗外,已經是夜半時分。
這大明的官兒也太沒有人情味兒了,睡得好好的就給他叫起來了。
等到他清醒的差不多了,在看眼前這人,卻見他藏在陰影之中看不清容貌,只是身高馬大,無形之中有一絲威嚴。
“為什么還要審?之前不是已經審過我了嗎?”
“休要廢話,咱.......本官問你什么你便答什么。”
楊青嘆了口氣,往墻上一靠,一副隨便的樣子,做好了受折磨的準備:
“縱然你問多少遍,我的回答都不會改。”
“藍玉無罪,我楊青亦無罪。”
“六部會審,本官已經聽了個大概。”
朱元璋冷笑一聲:
“你和藍玉到底有沒有罪,可不是你這一張嘴說了算!”
“公然頂撞六部,造謠是非,鼓動削藩,這已是一等一的大罪。”
“你應該慶幸,本官還愿意審你,要不然迎接你的,就是那千把刀凌遲之酷刑!”
看到楊青沉默不語,朱元璋的語氣稍微放緩了些。
“雖然你已經犯下無數罪行,但蒙圣上恩典,若你此刻認罪伏誅,本官或許還能在圣上面前替你說情一二,保你一個不死。”
“念在你直言不諱的份上,相信陛下也會網開一面。”
朱元璋是很少會向罪臣露出這般親切的態度的。
他之所以愿意放過楊青,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楊青今天早上所說的那一番話。
沒有將矛頭生生指向自己,而是轉向六部。
雖然這種方式有些投機取巧,但在朱元璋看來,怪罪同僚抬捧皇帝,這同樣也是身為人臣的一份能力。
但凡他的表現有半分讓朱元璋暴跳如雷,朱元璋都不會親自跑來這一趟,給他這個機會。
他也相信,以楊青的性格,絕對不是那種鉆牛角尖的人。
只是楊青的每一次表現都總是讓他出乎意料。
在聽到對方愿意給自己一條活路之后,楊青反而嗤笑一聲。
“你騙鬼呢?若是相信當今圣人愿意放我一馬,我還不如相信太陽從西邊出來呢。”
朱元璋的額頭忍不住爆出青筋,難道他老朱在下面的人眼里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暴君形象?
似乎是覺得理由還不夠充分,楊青又補充道:
“再說了,就算你地位不低,確實能說服圣人放我一馬。”
“可讓我認罪,意味著藍玉還是要死。”
“等到大明失去這最后一位可用之將,等到陛下百年之后,該來的還是會來。”
“等到二世子上臺削藩,天下大亂,我等普通臣子,又如何能夠獨善其身?”
“怕是落得個凄凄慘慘戚戚的下場!”
朱元璋對于楊青所言,早已在日記里看的麻木。
但聽他親口說出這些,這位千古一帝還是勃然大怒。
“你這賊人,處處斥責藩王之不適。”
“陛下之深謀遠慮,豈是你這小子能夠想得到的?”
“嘿,你別說,我還真就想得到。”
楊青哈哈一笑,更是看得朱元璋怒不可遏:
“那你倒是給本官說說,陛下之所作所為,都是為了什么?”
“不過以下幾點。”
楊青掰開手指頭來,一點一點開始細數。
“陛下性情多疑,信不得外人,只信自家子孫。”
“因此大封朱氏弟子,是以要將大明的天下,看作朱氏的天下。”
“他認為,應當吸取宋朝之教訓,加固邊關防線,效仿周武,以天子諸侯之相,內外呼應,鐵索連環,將整個大明鑄造為一個牢不可破的鐵桶。”
“歷史上又諸多外戚或是朝臣謀亂朝野,這也正是如今陛下選擇屠殺朝中大臣之關鍵。”
“陛下相信,一旦有人權勢滔天,后輩子孫若是不能壓制,便會釀成大禍,將這大明的天下拱手易主。”
“這也是陛下為什么要殺藍玉,為什么要給藍玉定罪的具體原因。”
“陛下,是不想再讓后輩受盡他之苦悶,只是想讓他們安然的享受這個天下,僅此而已!!”
“啪!”
朱元璋猛然站起,怒火沖天!
“你既然都知道!”
“為何還要說出那般誅心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