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儒學定于一尊的時代

一 尊儒時代背景及原因

自孔子創立儒學后,到戰國時期,經過孟子與荀子的大力弘揚,儒學成為那個時代與墨家相并提的兩大顯學之一。雖然這種學說在社會上有很大的影響力,但一直沒有得到諸侯國的實際支持,孔子和孟子周游列國去宣傳儒家主張,均未成功。各個諸侯國大多采用了法家觀念,任用法家人物,比如魏、楚、韓等國。后來的秦國則采用了商鞅的法制思想,實行了土地私有制、中央集權郡縣制等,從而使秦國走上了富強之路,為秦始皇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

此后秦始皇滅掉六國,統一四海,建立了大秦帝國。按照他的設想:“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保ā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秦統一全國,成為第一個皇帝,故而稱“始皇”。他想將這個皇位一代代地傳下去,讓其后人萬世為君,但他沒想到的是,統一中國后的大秦只存在了十幾年,僅傳了二世就徹底崩潰。

劉邦建立漢朝后,西漢早期的幾位皇帝除了解決當務之急,大多會考慮不可一世的秦帝國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土崩瓦解的原因。他們注意到先秦時代戰亂十分頻繁,各個諸侯國為了生存,必須實行富國強兵的政策,經過一系列的兼并,形成戰國七雄,他們看到了武力的有效性,所以那時可以稱為尚武時代。

漢朝建立后,面臨多個問題,從內政方面來說,要解決地方諸侯與中央的關系。戰國時期,秦國通過設立郡縣制,廢除了地方諸侯的特權,以此形成中央集權,但高度集權的模式有利有弊,利的一面是全國統一,弊的一面是地方政府缺乏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這也是秦帝國迅速滅亡的重要原因。劉邦也有分封之舉,當時有同姓王和異姓王,后來他意識到這些新的諸侯有抗衡中央的危險,于是又將異姓王一一鏟除,到文帝時期,同姓王又形成新的威脅,這是需要漢廷處理的問題之一。

在傳統觀念中,皇與王都要有顯貴的出身,但是劉邦出身于平民,他無法從血統上來證明以漢代秦的法統性,他需要一種學說來證明劉姓取得皇權的必然性,恰好儒家的觀念基本符合他的這些需求,因此從漢初朝廷推崇儒家,其一是為了安定社會,其二是為了捋順傳承。

就儒家的整體觀念而言,他們推崇中央集權,同時講求宗法制度,而中國封建社會恰好是典型的宗法制體系,雖然由秦至漢實行的都是郡縣制,但宗法家族制在社會上仍然延續。儒家的宗法制度以嫡庶之分為中心,強調宗族等級,維護宗法家長專制。這些觀念都是漢王朝所需要的。

儒家的基本思想可分為仁和禮兩大體系,孟子學派偏重仁,荀子學派偏重禮??鬃拥牡茏佑腥粽f:“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而“孝弟”則是指孝順父母、尊重兄長,為此可以說儒家思想是建立在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制度之上的,由宗法家族觀念推到社會道德,由治家推到治國,由孝父推到忠君。儒家的禮學則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秩序?!抖Y記·曲禮》中說:“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可見禮在社會上有多么重大的作用。在中央集權時代,這種觀念最容易體現出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

但是,儒家也擔心皇帝對權力的濫用,所以必須讓皇帝也有所敬畏,于是又創造出一個至高無上的天來約束皇權。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說:“以人隨君,以君隨天?!背济癖仨氉駨木?,君主則聽命于天。從表面上看,這是對君權的一種約束,但實際上又等于承認君權神授,因為“天子”就是天之子。因此,儒家觀念可以完善的解釋朝代更迭的合法性,以及皇權的相對絕對性。

相比較而言,春秋戰國時期的其他各家學派不具備這些實用性。例如,與儒家相并稱的墨家,他們主張兼愛貴利,否定貴賤親疏的等級秩序,這種觀念不利于建立統治階級的權威性,法家可以使諸侯國變得強大,適合于創業而不適合于守成。漢儒對秦之敗做過系統分析,比如,賈誼在《過秦論》中說:“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边@句話點中了秦朝的要害,因為秦王朝奪取政權后沒有改變策略,繼續使用暴力作為唯一統治手段,不懂得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賈誼在《過秦論》中稱:“夫并兼者高詐力,安定者貴順權,此言取與守不同術也。秦離戰國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異也?!奔娌⑺麌?,當然要重視計謀和實力,但安定國家則要懂得順勢權變,因此賈誼說,攻取和守成需要不同的政策,秦國用它的實力滅掉六國,但是統一中國后,卻沒有改變那種只適合于攻而不適合于守的策略,這就是秦帝國滅亡的原因。西漢早期的學者總結了秦亡的原因,認為只有儒家之術最利于現實統治,那時的社會風氣盛行黃老之術,而儒家順時因變,將一些觀念融合進儒家體系中,再講述給皇帝聽,這些觀念恰好符合了帝王思想,由此使得儒家受到了空前的重視。之后儒家又想辦法打擊異端,使得儒家成為唯一立于漢朝的思想體系。自那時起,一直到今天,儒家一直是中國最主要的社會思想體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龙| 平顺县| 贵南县| 来安县| 罗山县| 滦平县| 延寿县| 施甸县| 平顶山市| 奉贤区| 碌曲县| 衡阳县| 固镇县| 高平市| 阳东县| 任丘市| 修文县| 五大连池市| 延边| 专栏| 金湖县| 全椒县| 高州市| 温宿县| 苏尼特左旗| 鄂托克旗| 乌拉特后旗| 茂名市| 保靖县| 杂多县| 丹巴县| 佛坪县| 博湖县| 富民县| 两当县| 广州市| 双城市| 塘沽区| 沽源县| 光泽县|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