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年中國中小企業發展藍皮書(精裝版)
-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編著
- 915字
- 2024-01-25 18:23:08
第二節 2020年中國中小企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中小企業恢復基礎尚不穩固
受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逆全球化、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小企業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穩固。縱觀2020年,除2月外,大型企業PMI均高于榮枯線。中型企業、小型企業整體徘徊在榮枯線附近,尤其是小型企業,多個月份制造業PMI低于榮枯線。2019—2020年我國大型、中型、小型企業制造業PMI如圖2-3所示。

圖2-3 2019—2020年我國大型、中型、小型企業制造業PMI
數據來源:Wind數據庫,2021年4月
從企業景氣指數來看,2020年我國企業經營景氣指數大幅下滑,隨后持續回升,逐步恢復接近2018年水平。2018—2020年企業經營景氣指數如圖2-4所示。
二、中小企業開拓海外市場不確定性增加
受逆全球化及貿易保護主義等因素影響,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全球產業鏈重新布局,中小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難度有所提升。尤其是2020年第一季度,企業出口訂單指數跌至19.1,中小企業開拓海外市場面臨較大挑戰。2018—2020年企業出口訂單指數如圖2-5所示。

圖2-4 2018—2020年企業經營景氣指數
數據來源:Wind數據庫,2021年4月

圖2-5 2018—2020年企業出口訂單指數
數據來源:Wind數據庫,2021年4月
三、中小企業公平競爭環境有待增強
中小企業合法權益被侵犯的現象仍時有發生,主要體現在中小企業及企業家合法財產權被侵犯、應收賬款未被及時支付、創新成果被侵犯、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的權益被侵犯等。例如,近年來,平臺經濟領域“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不斷加劇,“大數據殺熟”、平臺“二選一”等涉嫌壟斷問題致使無數依賴于平臺的中小企業和個體戶深受影響。平臺“二選一”看似是在維護自身利益,本質上是濫用市場地位,逼迫中小企業“站隊”,擠壓競爭對手的發展空間,甚至侵犯中小企業的生存權利。一些頭部互聯網平臺利用資本優勢形成壟斷行為,以打“價格戰”、限制競爭等手段打壓中小企業,以減少競爭者出現,這是對市場競爭機制的破壞。究其原因,一是中小企業法律意識較為薄弱,對自身的權益邊界不清晰,時常存在自身合法權益被侵犯卻不自知的現象;二是受制于權益維護訴求渠道不暢通,中小企業反應合法訴求的渠道較少、流程較為復雜;三是維權時間長、成本高等因素,致使中小企業維權難度大。因此,亟須從多方面加強對中小企業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營造更有利于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