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中國工業技術創新情況

一、我國將科技創新尤其是自主創新放在更重要位置

(一)創新將成為我國走向世界舞臺的閃亮名片

2018年4月,一年一度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出席開幕式并發表題為《開放共創繁榮 創新引領未來》的主旨演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國要順應時代潮流,堅持開放共贏,勇于變革創新,向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不斷邁進。講話中10處提到“創新”,更是明確指出,“變革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根本動力。誰排斥變革,誰拒絕創新,誰就會落后于時代,誰就會被歷史淘汰。”習近平總書記提到,中國人民將繼續大膽創新,推動發展;還指出中國將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二)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臺

2018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第一項重點工作,并明確提出了要構建開放、協同、高效的共性技術研發平臺。近兩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陸續啟動了新型創新平臺的建設工作,計劃在“十三五”規劃期間分別建設15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20家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以及若干家國家產業創新中心,目標就是突破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自2015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啟動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聚焦戰略性、引領性、重大基礎共性需求,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升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創新能力。截至2018年年底,已批復建設了動力電池、增材制造、信息光電子、印刷及柔性顯示、機器人、集成電路、智能傳感器、數字化設計與制造、輕量化材料成型技術與裝備9家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培育了90余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初步形成了領域明確、區域競合、上下銜接的建設格局。

(三)基礎研究是創新之源,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的體現

2018年,共性技術研發和基礎研究是我國科技創新的兩大主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多次講話中提到要加強基礎研究,并強調:“先進技術、關鍵技術越來越難以獲得,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上升,逼著我們走自力更生的道路,這不是壞事,中國最終還是要靠自己。”基礎研究一直以來是我國技術創新鏈條中的短板,是制約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主要環節。基礎研究的問題主要體現在自主創新成果匱乏、高端基礎研究人才缺乏、基礎研究創新投入不足、激勵創新的環境不夠4個方面。2018年2月,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將基礎研究提高到更高位置,全面部署了基礎研究工作,明確了我國基礎科學研究3個階段的發展目標,具體從5個方面提出了20個重點任務。

(四)改革人才評價體系成為科技界的頭等大事

2018年,科技創新領域的“帽子問題”受到關注。“帽子問題”是指科研人員追求職稱、職位、核心期刊第一作者、專著第一作者等頭銜,而不把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作為工作目標的現象。“帽子問題”的價值取向已經在國內學術界彌漫了很長時間,科研工作者追逐名利無心學術,長期下來,學術界難以產出真正有價值的成果,而多是有影響的文章,甚至一些科研工作者不惜通過學術造假等行為獲得社會認可。“帽子問題”反映出我國科技創新體制的不完善,尤其是在人才評價體系等方面存在問題。因此,亟須盡快進行機制改革,破除唯“帽子”的價值取向。2018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要求“十三五”規劃期間,在優化“三評”工作布局、減少“三評”項目數量、改進評價機制、提高質量效率等方面實現更大的突破,建設新型人才評價體系。

二、我國工業技術創新要素投入總量持續增加

依據《2018年中國統計年鑒》數據,2017年,我國技術創新經費投入持續增加,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研究與試驗發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經費投入力度不斷加大。R&D經費投入總量17606.1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12.31%;研發投入強度(即研發投入占 GDP 的比例)也從2016年的2.11%穩步提高到2017年的2.13%,如圖2-1所示。

圖2-1 2013—2017年我國研發投入總量、同比增長率及研發投入強度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18》,2018年10月)

2017年,企業作為技術創新的主體,研發投入占全國研發投入的比例較高,R&D經費支出增長率保持較高水平,研發投入增長態勢良好,如圖2-2所示。

圖2-2 2013—2017年我國企業R&D經費支出、增長率與占全國研發投入比例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18》,2018年10月)

2017年,企業研發人員規模保持在較高水平。從圖2-3中可以看出,2011—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人員全時當量由2011年的193.9萬人/年提高到2017年的273.6萬人/年,在全國企業中所占比例達70%左右。

圖2-3 2011—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R&D人員全時當量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18》,2018年10月)

工業企業投資建設研發機構的數量和比例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圖2-4顯示,2004—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立的研發機構數量大幅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研發活動的企業比例由2004年的6.2%提高到2017年的27.4%。

圖2-4 2004—2017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研發機構企業與有研發活動占比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18》,2018年10月)

三、我國工業技術創新能力持續提升,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效顯著。《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首次躋身全球創新指數17強。

2017年,我國國內授權發明專利達到32.70萬件,同比增長8.24%,發明專利總授權量累計達到179.11萬件。2017年,國內發明專利授權數量前10位的地區占據了2017年授權量的75.4%,專利總累計量占全國總量的75%,主要為北京、廣東、江蘇、浙江、上海等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在同比增長方面,北京、廣東、湖北、陜西保持在10%以上,部分地區甚至達到27%以上的年增長率(見表2-1)。

表2-1 2017年國內發明專利授權數量前10位地區狀況表

續表

數據來源:國家知識產權局,2018年1月。

在全國技術市場的交易情況方面,從圖2-5中可以看出,2008—2017年,我國技術市場成交額保持高速的增長態勢。2013—2017年,增速保持在15%左右,2017年,交易額達到13424億元。

圖2-5 全國技術市場交易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18》,2018年10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开江县| 台南市| 芮城县| 信宜市| 深泽县| 定州市| 石柱| 涿鹿县| 额尔古纳市| 万源市| 务川| 且末县| 石泉县| 张家界市| 浦城县| 祁东县| 广东省| 常德市| 营山县| 来安县| 文化| 大渡口区| 仁布县| 三原县| 慈利县| 红桥区| 綦江县| 枣强县| 德庆县| 务川| 岳西县| 改则县| 神池县| 凭祥市| 舞阳县| 留坝县| 昌黎县| 鸡东县| 边坝县| 象山县| 崇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