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7章 讀者都已步入中年

“瓊瑤劇”能否恢復往日風光等

自從《還珠格格》第三部后就退隱江湖的瓊瑤阿姨要殺回熒屏了,據說湘廣電集團將大手筆與瓊瑤進行合作以搶占電視劇市場。然而在日劇、韓劇日益火爆的今天,“瓊瑤劇”還能有往日的輝煌嗎?當年“追捧”瓊瑤作品的讀者都已步入中年,已顯得“老態”的瓊瑤劇能否面對強勁的韓流,贏得新的觀眾群?

瓊瑤劇的特點在于細膩、唯美,尤其是她善于造“夢”。然而如今觀眾的審美已發生很大變化,對娛樂需求也趨于現實,需要看到更多能減壓的、能受益的劇目,而不只是局限在單調的言情劇或某一題材上。瓊瑤劇走紅于內地娛樂業相對落后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其“磨拖羅拉”式(即磨蹭、噦嗦、拖拉)劇情也不符合現在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瓊瑤劇當年風行的另一原因是她刻畫了一個個至純至美的人物形象,他們為了愛情可以犧牲一切。然而今天的熒屏,觀眾對“完美”人物形象并不買帳,認為太脫離現實,缺乏真實感,與現實生活距離太大。此外,瓊瑤劇曾捧紅了很多新人,如《一簾幽夢》中,幾位演員的演出已成為經典。劉德凱因為飾演“費云帆”成為眾多少女心中的擇偶對象。而如今的瓊瑤劇能否還有新人一捧就紅的非凡魔力?

上世紀末,隨著網絡的普及,瓊瑤劇就曾經有被冷落的跡象,好在《還珠格格》一舉挽回頹勢。但在當前日劇、韓劇羽翼已豐,同時國內青春劇制作水平也不斷提高的形勢下,如若不加以改變,仍以“煽情”、“眼淚”去面對觀眾,瓊瑤劇能否走紅還真不好說。

南昌讀者;張偉

“超女”又來了

去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我都在被超女的新聞輪番轟炸著,到了后面,自己已經從索然無味到將近崩潰的邊緣,不過工作還是要做的,所以當身邊的朋友還在樂滋滋地熱捧心中的超女時,我就已經在祈禱超女的決賽快點結束,好讓自己不用再每日沉浸在超女的字眼中。好不容易比賽結束了,三甲決出了,這時張含韻的聲勢突然壯大,又讓我跌了一次眼鏡,在唱片界如此蕭條的情況下,她的專輯卻賣得紅紅火火,簽唱會也是人頭涌涌,在熱門論壇上,更是處處可見馬甲和她的粉絲“廝殺”得不亦樂乎。我不少朋友的彩鈴,都變成了《酸酸甜甜就是我》,更別說就因為她說了一句讀書難,馬上演變成為熱門討論話題。雖然我上次看她唱現場,就像twins一樣,只要動作大一點,馬上氣就接不上去了,跑調的時刻更是多得讓人不忍再批評這個小女孩,相信她自己也在努力控制聲音,只是不聽使喚。但是小妮子成功的事實不容否認,她已經躍升為今年內地的風頭人物之一,不但聲勢比去年旺許多,相信荷包更是每日見漲。更不用說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何潔了,人氣簡直就是超級火爆,還真沒見過在香港的音樂頒獎禮上內地歌手這么風光的,而且還是幾個剛剛出道幾個月的新人。

好不容易超女選秀帷幕終于落下,盡管超女的風頭仍勁,可終于不用天天經受這幾個名字的輪流轟炸了。可還沒清靜多久,如今新一輪“超級女生”大賽又大張旗鼓地拉開了序幕,而且分賽區增加為八個城市,香港和臺北也有可能榜上有名。看著一群群被超女刺激的人們,我不禁茫然,是我落伍了,趕不上時代了還是這個時代越來越浮躁了?

廣州讀者:王恬

細節其實很重要

電影是社會生活的集中再現,是人民生活動態的經典展示,雖然電影的情節多是編出來的、導出來的、演出來的,靠化裝化出來的,依賴背景、場景,但是讓觀眾看到的影片一定要具有真實性,否則觀眾會不舒服,覺得別扭、虛假,這就是電影最大的敗筆。

細節在一部影片中能否被觀眾接受,經受住大家挑剔的眼光,影響到整部影片的成敗。如果忽略細節,情節不符合事實,隨著導演、演員的想法瞎編亂造、興致所至,或是不重視細節,缺乏精益求精的態度,出來的影片一定是失敗的。電影《天下無賊》中,女賊跳下火車后與火車對向奔跑的情節就很不合理。由于火車的高速行駛造成巨大的慣力和反作用,會把女賊卷進車輪之下碾成肉泥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跳下火車后順著火車前進的方向跑幾步,然后再慢慢減速,最終停下來,人就比較安全了。按說該片的導演也是家喻戶曉的大導演,可為什么還會犯如此錯誤呢?所以當一名導演不容易,當一名好導演更不容易,當一名世界級的大導演就更不容易了,不僅要求有學識和經驗的積累、超逾常人的天賦,更需要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細節本來是最容易實現的,往往也是最容易被人所忽視的,很多影片盡管有很吸引人的劇情、有大牌的演員和導演、大制作的場面,可還會招來一片非議,原因之一就是細節缺乏真實性,僅僅從影片的設計出發,情節離譜的甚至可笑,無法讓觀眾認可。

武漢讀者:郝明松

品味章子怡

我總認為眼睛會暴露一個人的內心。說實話,以前并不是太喜歡章子怡,可能一方面和她飾演的大部分影片有關,她所飾演的角色,眼神中流露出的總是太多的犀利與挑釁,即使在《我的父親母親》中,那眼光中也缺乏戀愛中的溫婉與柔和,另一方面和眾多有關她的傳聞有關,章子怡可以說是目前爭議最多、負面新聞也最多的女演員之一。她的一夜成名的走紅方式,被冠以的野心讓我一直對其不敢恭維。

可是隨著她在演藝事業上越來越成功,尤其是在國際上獲得的眾多聲譽及影響,我越來越相信,她的成功并不僅僅是憑借她的年輕美貌。我更相信她在不為人知的時候,付出了很多的努力。雖然《藝伎回憶錄》在網上已經是罵聲一片,但我還是認為它具有一定的可看度。章子怡的片子還是有一些觀賞價值的,且不說她的演技,根據以往她主演片子的情況來看,劇本都比較吸引人,導演也多是大牌,這次想必也不會差到哪去。藝伎不是妓女,是一種特別的藝術,章子怡把這個角色把握得很有分寸,何況她的舞蹈功底對角色大有幫助,從舞姿到表情,活脫脫一個有著高超技藝的藝伎。而最令我佩服的是,整部片子中,再也見不到昔日那個充滿冷血的雙眸,她的眼神始終煥發出柔和的光彩,更多的時候,是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的一種堅韌和隱忍。一個好的藝人不就應該是演什么像什么的嗎?章子怡這么年輕就能在國際上獲得盛譽,其實國人應該感到驕傲,且不論過程,畢竟這個現實結果是讓人羨慕的。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而章子怡并沒有辜負,她是美麗的,也是聰明的,更加是努力的。

沈陽觀眾:楊旭

說票房

自從鄧小平那句“發展才是硬道理”的名言問世以來,人們強調什么什么重要總喜歡套用那句話。這不,電影界有人強調票房,說得最多的就是“票房才是硬道理”。有人這么解釋這

句話,票房高,沒道理也有道理,票房低,有道理也沒道理。

但是,電影是藝術性的商品,商品性的藝術。既然是商品,當然要追求經濟效益,而作為藝術,也不能不講社會效益。張藝謀說過,電影是商品,但應該是精神商品,它有雙重屬性,它有幫助人類克服自身缺點,引導和激發人類擺脫自身庸俗的任務。馮小寧也表達過類似的觀點:當我們拿商業規律去衡量電影的同時,還必須拿藝術規律去衡量電影。從民族文化的宏觀角度去看待電影生產,有幾個衡量標準是并存的:其一是電影的品格、思想和文化內涵,其二是廣大觀眾看得懂并且喜歡看,其三是在商業運作的機制中取勝。這三個方面綜合起來才是評價電影作品的基本標準,只拿票房作為惟一的標準是不科學的。

況且,票房也是相對的。在國內票房低不等于在國際上票房低:在此地票房低不等于在彼地票房低,在此時票房低不等于在彼時票房低。當年《公民凱恩》在競爭奧斯卡最佳影片時惜敗于《青山翠谷》,但如今,熟悉世界電影史的人都知道前者的地位遠非后者能比。陳凱歌的《黃土地》當年也是票房不佳,但是二十多年過去了,電影界在評選百年百佳乃至十佳電影時,仍然把選票投給了這部影片。霍建起的佃口山、那人、那狗》《暖》在國內票房不好,但據說卻深受日本觀眾的推崇和喜愛,票房很好。

可見,經典電影不計一時之短長及票房的高低,只求觀眾在時間的長河中默默地增長,它注重的更多的是藝術品位和人文關懷。

湖南讀者:瞿孝軍

當心軍人形象模式化

近年來,銀幕上軍事題材影視劇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其中,相當一部分作品得到了觀眾的認可,播出后引起了較好的社會反響。應該說,這是一種可喜的現象。但是,有一點應引起我們的注意,那就是,不少影視劇中的軍人形象雷同化傾向嚴重,仿佛從一個模子里倒出來似的。這些劇中的主要角色無一例外都是五大三粗型,不僅嗓門大,而且舉止大大咧咧、言語粗俗、不修邊幅、性格魯莽、脾氣暴烈、動輒發火拍桌子罵娘。

誠然,軍人隊伍中不乏這類性格者,但可以肯定的是,具有這類性格的人只是少數,并非軍人就一定是這種形象。智勇雙全、文武兼備、處事冷靜、足智多謀的軍人比比皆是,這才是軍人的主流,也是我們應該大力宣揚的軍人形象。如果熒幕上的軍人形象始終拘泥于這種單一固定的模式,時日一長,難免引起觀眾的膩煩,進而對一向崇拜的“最可愛的人”“刮目相看”。我國軍人性格中固然有剛烈的一面,但也不乏細膩、睿智的一面,既有沖鋒陷陣時的英勇頑強,也有審時度勢時的冷靜思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晋县| 股票| 黑河市| 湖口县| 平武县| 海林市| 长阳| 固镇县| 理塘县| 阿合奇县| 谷城县| 根河市| 东安县| 陵水| 玉环县| 江孜县| 集安市| 康马县| 博湖县| 行唐县| 黄浦区| 辉县市| 安宁市| 睢宁县| 汉沽区| 瓦房店市| 沾化县| 老河口市| 辰溪县| 浙江省| 河北省| 应城市| 壶关县| 桃园县| 兴义市| 射阳县| 新营市| 阳西县| 永修县| 海盐县| 南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