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不是森羅萬象,而是自己內心的諾曼底沒有到岸而已,我們總是在思考,思考世界,思考世界的人性,我們在生存的海岸線上一直在沉著,沉著著內心的祭奠,祭奠生,也祭奠死,卻總是忽視著我們活著,都說快樂,都說知足常樂,都說積善人家慶有余,可是我們忽視了別人,那個內心中的你自己,都說人不為己,枉作為人,可是每天的思考就只是我如何接受自己,愛的人也好,恨的人也罷,生命從來都是進取出的未來,不是因為要放棄,而是接受與接納,我們在思考,思考著怎么才會更好,但是需求是生命給予我們唯一的愛,我們更需求才更趨向于人,但是同時的接納與需求是我們一起在思考,生命其實無關信仰,無關理想,更無關夢想,前提的條件是,我們是生命的共載體,因為我們還是我們,我們才是需求,關愛是什么,是關于愛的課題,而關愛我們每天關乎自我的沉著,我們夢幻著,是為了我們渴求著,同時希冀著,但是我們同時也在背離著,叛離著,因為我們有著我們優于任何物種的智慧和修長的腿腳,我們依舊每天思考著。
探討過世界,會發現哪怕只是一個球體,這個球體在視覺上,我們的視覺里,沒有我們,手里的球,或者站立的球,我們依然活著,我們活在了中心,因為我們就是中心的個體,我們是個體,個體是自我,我或者你,是我們,但是我們只是各自,或許有人會說悲涼,但是秋風掃落葉帶來碩果的芬芳,泥土帶來了葉的歸期,同等的美麗里,各自殊然,我們糾結又糾集著,因為彼此都在痛,痛都在彼此,總有人說事不關己的門前雪,可是依然感受著,我們真的是我們,因為我們都在追逐,追逐我們釋懷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