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套路得人心
- 華娛:從配音系到神劇導演
- 江湖煮夫
- 2406字
- 2023-06-24 17:07:58
啟星,典型的京城大妞,因為特別的姓氏“愛新覺羅”,在表演班和柳亦菲齊名。
但這些都是虛名,男同學表達一番好奇后,又去捧“柳亦菲的臭腳”。
可以說,一個柳亦菲,艷壓了02級表演班!
面對主動找上門的呂小布,啟星沒有拒絕,內心還有點小欣喜:總算還有人有眼光。
耐不住呂小布的死纏爛打,約著一起看書。
兩人在圖書館呆了三個小時,呂小布除了開始的熱情,后面埋頭奮筆疾書。
“呂小布同學,飯點到啦。”
好聽的女聲響起,呂小布回過神,
“啟星,今天麻煩你,請你吃西餐。”
白色體恤,發白的牛仔褲,短碎發,一臉陽光,勉強能打開80分。
啟星嘴里客氣,“呂同學,別太浪費。”
轉頭又問,“咱們去薩莉亞,還是老莫?”
莫斯科餐廳有正宗的俄餐,是老京城人的心頭好,正像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除了“拍婆子”、“茬架”、“溜冰”“刷夜”等內容,幾乎所有頑主最向往的事情是:去“老莫”大搓一頓!
“到了你就知道!”呂小布不否認,推出花了50塊錢,從畢業師兄買的N手自行車。
見女生皺眉,笑嘻嘻的說,“《甜蜜蜜》看過沒有,咱們也復刻一下經典橋段。你是學表演的,不會怕了吧?”
小心翼翼的收攏裙子,側坐在自行車后座,開心的拍著呂小布肩膀,“出發啰,駕!”
來到紅色招牌,上面掛著“山姆大叔”的牌子。
呂小布振振有詞,“肯德基也是西餐!正好有優惠券,不用要過期。”
說完拿出兩張優惠劵,上面大寫的字母“M”醒目,大步走向前臺。
啟星忍住笑,笑看呂小布走向前臺點餐。
點餐臺,呂小布把優惠劵遞給服務員,對方看了一眼,又遞了過來,指了指門頭。
兩人爭辯了幾句,呂小布拿著托盤,不情愿的走了過來,
啟星實在忍不住,趴在桌子,兩肩發抖,聲音有點顫抖,
“來肯德基,用麥當勞的優惠券,你太有才啦。”
離開肯德基,啟星也沒停止微笑。
送到女生宿舍,呂小布再次叮囑,“啟星同學,多多幫忙啊!找幾個玩航模、火車模型的大手子。事成之后,請你去酒吧。”
腦海里的電影片段,開頭就是火車、飛機大戰的大場面,還有飛機撞山的鏡頭;實拍的話,成本根本承受不住。特效又太貴,只能另辟蹊徑。
呂小布發誓,找啟星幫忙,絕對不是為了美色,實在是人生地不熟,需要個地頭蛇幫忙。
回到宿舍,只剩下黃博一人。
呂小布丟過打包的雞腿,“博哥,專門為你打包的,熱乎著呢。”
黃博人面廣,隔三岔五的接個小活,發傳單,餐廳兼職,弄了不少肯德基、麥當勞的優惠劵,便宜賣給其他學校的學生,也送了不少給同宿舍。
呂小布包里裝滿白嫖的優惠劵,在肯德基出示麥當勞優惠劵,只是為了博人一笑。
黃博也不客氣,大口吃起來,還嫌棄沒帶冰可樂,“托你的福,哥哥今天也開個葷。”
“博哥,短信我看了,不就是沒平時分嗎?考試前突擊,多拿點卷面分,照樣及格!”
對考試,齊魯人有著莫名的自信。
看過幾遍書,記住章節要點,呂小布能自己出題。
看到題目,就能知道老師的出題意圖,
“小布,聽哥一聲勸!趁熱打鐵,趕緊去找黃老師道歉,說不定能放你一馬。”
呂小布沒在意,黃博勸不動,也不再浪費口舌。
配音系高職班,學制為三年;初來的新鮮感過后,面對繁重作業。
天天出早功,念誦“杰克,噢,我的老伙計,我要狠狠踢你的屁股!”,“八百標兵奔北坡。”
開學一個月后,新鮮感消失,又覺得專科低人一等,有人想著退學,或者躲到網吧砍《傳奇》。
黃博勸解,反被同學懟,“這個教室不給用,那個排練廳中午才給用,高職班都是研究生給我們上課,咱們是后媽養的?”
“花一樣的錢,甚至還高一倍,人還被看不起,真的后悔。”
“前天去廣告公司應聘,人家只要本科生,不把咱們高職當北電學生。”
黃博今天好不容易逮到呂小布,忍不住訴苦,
“小布,你頭腦靈活,想想怎么改變班級的學習氣氛……”
“博哥,人各有志。咱們已經取巧,進了影視圈子。讓他們去次橫店,才知道身在福中不知福,知道身上的北電標志,有多么重要。”
演員比金字塔還殘酷,底層當背景板的群演;再上一級是有鏡頭的前景演員;更上一級是特約演員,分為小特、中特,大特,那些專門演白胡子老頭、街道大媽、胖丫頭、機靈的小孩子,甚至還會有打斷臺詞。
橫店大部分追夢人,一輩子只能當群演,想有個特寫,一句臺詞,需要付出額外的金錢、肉體。
北電出來的人,進組就是有臺詞、劇情的配角,最少也是拿大特的錢。
2000年后,關于電影市場化改革的政府文件一個接著一個出臺。
《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影業改革的若干意見》,指出要組建電影集團和進行股份制改革;《關于進一步推進組建電影集團的原則意見》,推進“集團化、股份制”改革進程;
產業轉型帶動了創作轉型,電影人創作時優先考慮的不再是“什么可以拍”,而是“觀眾想看什么樣的電影”。
2002年開啟“院線制”改革——不同的影院,跨區域組建放開的體系。這一改革實現了電影從區域分包到全國發行的轉移。
30條電影院線正式投入運營,其中11條為跨省院線,改變了之前以行政區域為主的供片模式,這是中國電影放映體制改革的一件大事。
剛剛頒行的《電影管理條例》,放寬電影創作的準入門檻,民營企業有了獨立拍攝資格,電影產量大幅增加。同時,放映方面也進行政策調整。
《電影管理條例》規定國產電影的放映時間不得低于年度總放映時間的三分之二。
電影制度改革后,計劃經濟中以西電、成電、長電為主的,市場崩塌;新成立的民營公司起頭,邀請知名導演,演員,成為新主流。
事實上,娛樂資源越來越向科班集中,北方以北影、中戲,南方魔都,更南方的粵語圈影響力猥瑣,變成了地方劇。
話題有點沉重,校園廣播打破了尷尬氣氛。
水木年華的《在他鄉》,響徹整個校園。
民謠、搖滾,是校園常客。
呂小布腦海忽然蹦出一段旋律:傍晚6點下班,換掉藥廠的衣裳。
妻子在熬粥,我去喝幾瓶啤酒。
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廈崩塌
揮去腦海里的旋律,面對眼巴巴求助的黃博,呂小布說,“博哥,幫忙調查下,咱們學校,東北、西南,方言的同學,到時候請你吃飯。”
“嗨,一點小事,要你請客,不把我當兄弟。明天給你。”
呂小布人來瘋,更多時間還是沉默;自來熟的黃博更受歡迎,交游四海,用同學的話,“這人沒威脅!”